窨井井口预留用压路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558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窨井井口预留用压路支架,包括环形撑板,所述环形撑板的底部设有多个等高的撑脚,所述环形撑板的内侧边沿处设有向下延伸至与撑脚底部齐平的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撑板的内侧形成有位于窨井井口周侧的通孔,所述通孔内侧水平铺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挡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可保持水平状态,且无需拆卸,保持对窨井井口的敞开,且不影响压路机的驶过等特点。压路机的驶过等特点。压路机的驶过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窨井井口预留用压路支架


[0001]本技术属于一种压路支架,具体涉及一种窨井井口预留用压路支架。

技术介绍

[0002]沥青道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经过多次沥青摊铺碾压,而在压实过程中遇到路面的雨水井、污水井、管道井这些井口时,由于井口的窨井盖一次性铺装高度只能与道路最后一次摊铺碾压等高,难以与前期的分层路基摊铺碾压等高,导致窨井盖施工与前期的每次道路分层沥青摊铺碾压施工相冲突,由于井口的承重能力差,为防止压路机经过时井口坍塌,往往在窨井口铺设垫板,阻挡窨井口,在沥青混凝土铺设压实完成后,挖开垫板上方的沥青混凝土,然后留出窨井口的空间。
[0003]在公开号为CN109267588B的公开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道路施工窨井井口预留安装装置,包括定位套筒、盘绕沙袋、预装井盖、井塞、井口端口,所述定位套筒包括上套筒、下套筒、环形钢板,所述上套筒与下套筒分别焊接在环形钢板内环圈上下端面,所述下套筒位于井口端口内圈侧,所述环形钢板位于井口端口上部,所述环形钢板侧面等角度铰接有六组锁链,所述锁链端头连接有拉环,六组所述锁链位于盘绕沙袋外侧面,所述拉环位于盘绕沙袋最上层内圈侧。
[0004]上述装置安装时,需要填装沙袋和沙土,且在路面铺设完成后,还需要移出沙袋和沙土,且沙袋的体积较大,质量较重,移除更加困难,施工困难度依旧存在,上述装置预装井盖,在压路过程中,压路机需要在井盖上反复压过,以保证路面压实,沙袋为缓冲材料,压路机压过之后,井盖易发生倾斜,使得井盖与路面并不齐平,从而影响路面的压平压实。

技术实现思路
r/>[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窨井井口预留用压路支架,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沙袋移除困难,且井盖被压时容易发生倾斜等问题。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窨井井口预留用压路支架,包括环形撑板,所述环形撑板的底部设有多个等高的撑脚,所述环形撑板的内侧边沿处设有向下延伸至与撑脚底部齐平的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撑板的内侧形成有位于窨井井口周侧的通孔,所述通孔内侧水平铺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挡杆;上述环形撑板可与撑脚配合,支撑在窨井井口的周侧,并在通过沥青混凝土铺设路面时,可通过环形挡板对沥青混凝土进行阻挡,防止沥青混凝土掉落至窨井内,且可通过环形挡板的支撑,使得井口周侧的沥青混凝土被挤压至环形挡板处,从而使得井口周侧的沥青混凝土可被压实或压平,而通孔可对窨井井口进行预留,保持窨井井口的畅通,同时环形撑板的顶面可通过撑脚和环形挡板的底端配合,与路面保持齐平,使得压路机压过时,环形撑板可保持平稳,而档杆的设置,以便于对压路机的经过进行支撑,保持压路机经过时的平稳性。
[0007]作为优选,相邻两个所述撑脚之间形成有开口;上述开口的设置,以便于周侧沥青混凝土从开口流动至环形挡板处,充实环形撑板下方,实现沥青混凝土的流动,方便对沥青
混凝土压实。
[0008]作为优选,所述撑脚的截面为L型结构;上述撑脚的截面为L型结构,可增加撑脚的可支撑面积,使得撑脚对环形撑板的支撑更加稳定。
[0009]作为优选,各个所述撑脚的内侧与环形挡板之间相互围合形成有空腔;上述空腔的设置,使得窨井周侧的沥青混凝土可流入空腔内,填充空腔,在沥青混凝土成型后,增加沥青混凝土与环形撑板之间的紧固性,且撑脚截面的L型结构,可增加与沥青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和相对阻挡性,加强环形撑板的结构稳定性。
[0010]作为优选,所述挡杆两端面上均设有轴向设置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设有朝通孔内侧延伸的撑杆,所述通孔内壁上设有与撑杆配合的插孔;上述导向孔和撑杆的设置,使得撑杆可通过导向杆的连接支撑,固定在插孔内,悬在通孔上,多个撑杆相互配合,可对压路机支撑,避免压路机陷入通孔内而导致压轮不顺畅,甚至导致环形撑板移位。
[0011]作为优选,所述导向孔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撑杆的端部侧壁上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挡杆两端内螺纹的螺纹互为相反方向;上述内螺纹和外螺纹的设置,使得撑杆可固定在挡杆的两端,加强撑杆与挡杆的结构强度,而挡杆两端内螺纹的螺纹互为相反方向,使得挡杆转动时,挡杆两端的撑杆可同步同向转动,从而实现挡杆两端的撑杆的同向移动,继而方便同时调整撑杆的位置,将撑杆固定在插孔内,保持挡杆两端的撑杆平衡,使得挡杆受力更加均匀,增加承重能力。
[0012]作为优选,所述插孔的内壁上设有沿轴线方向设置的限位条,所述撑杆端部设有与限位条配合的限位槽;上述限位条和限位槽的结构设置,可对撑杆的径向转动形成阻挡限位,避免撑杆发生转动而影响支撑效果,同时在转动挡杆时,可通过限位条和限位槽的限制,阻止撑杆径向转动,实现撑杆的轴向移动。
[0013]因此,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可保持水平状态,且无需拆卸,保持对窨井井口的敞开,且不影响压路机的驶过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
[0015]图2是图1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0016]图3是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8]如图1和3所示,一种窨井井口预留用压路支架,包括环形撑板1,环形撑板1的底部设有多个等高的撑脚11,环形撑板1的内侧边沿处设有向下延伸至与撑脚11底部齐平的环形挡板12,环形撑板1的内侧形成有位于窨井井口周侧的通孔13,通孔13内侧水平铺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挡杆2,相邻两个撑脚11之间形成有开口111,撑脚11的截面为L型结构,各个撑脚11的内侧与环形挡板12之间相互围合形成有空腔14。
[0019]上述撑脚设于环形撑板的底部,靠环形撑板的外侧边缘处,环形撑板中部的通孔包围在窨井井口周侧,对井口让位,环形挡板的底端与撑脚的底端平齐,可保持环形撑板的水平状态,环形撑板通过撑脚和环形挡板的配合固定在窨井井口的周侧,当压路时,沥青混
凝土从环形撑板的周侧被压想环形撑板下方,沥青混凝土从开口流入空腔,并受环形挡板的阻挡,成型在空腔内,与环形撑板之间形成连结固定,在压路时,多个挡杆相互平行固定在环形撑板内侧,并与环形撑板的顶面平齐。
[0020]如图2

3所示,挡杆2两端面上均设有轴向设置的导向孔21,导向孔21内设有朝通孔13内侧延伸的撑杆22,通孔13内壁上设有与撑杆22配合的插孔131,导向孔21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211,撑杆22的端部侧壁上设有与内螺纹211配合的外螺纹221,挡杆2两端内螺纹211的螺纹互为相反方向,插孔131的内壁上设有沿轴线方向设置的限位条132,撑杆22端部设有与限位条132配合的限位槽222。
[0021]上述挡杆为可拆卸结构,在压路完成后,可将挡杆拆卸,重复使用,使用时,将挡杆一端的撑杆插入一侧的插孔内,转动挡杆,撑杆可在插孔内轴向移动,深入插孔内,伸长撑杆一定长度后,将挡杆朝着另一端移动,使得另一端的撑杆进入插孔内,继续转动挡杆,挡杆两端的撑杆从而全部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窨井井口预留用压路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撑板(1),所述环形撑板(1)的底部设有多个等高的撑脚(11),所述环形撑板(1)的内侧边沿处设有向下延伸至与撑脚(11)底部齐平的环形挡板(12),所述环形撑板(1)的内侧形成有位于窨井井口周侧的通孔(13),所述通孔(13)内侧水平铺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挡杆(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窨井井口预留用压路支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撑脚(11)之间形成有开口(11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窨井井口预留用压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撑脚(11)的截面为L型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窨井井口预留用压路支架,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撑脚(11)的内侧与环形挡板(12)之间相互围合形成有空腔(1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林孙峰张涛陈雪汪海泳赵坚梅俊马伟健陈佳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佳薏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