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池包外壳的无卤阻燃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551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池包外壳的无卤阻燃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尼龙40~67份,玻纤20~30份,改性三聚氰胺聚磷酸盐5~10份,二乙基次磷酸铝4~10份,阻燃扩链剂0.1~0.5份,增韧剂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池包外壳的无卤阻燃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池包外壳的环保无卤阻燃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行业发展的新一代的交通工具,在节能减排,减少对传统石油资源的依赖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而电池包是新能源汽车内电池模块的承载体,对电池模块的安全防护起到关键作用。传统车用电池包外壳采用钢板、铝合金等材料铸造,质量较重,随着汽车节轻量化的发展,电池包外壳材料出现了玻纤增强复合材料、SMC片状材料和碳纤增强复合材料等多种轻量化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尼龙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几种工程塑料之一,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和热变形温度。但由于玻纤的“灯芯”效应使材料更易燃烧,阻燃性能达不到新能源车的要求,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因此,进一步研究增强尼龙材料的阻燃性能,使其具有更加优异的安全、环保指标,是近年来研究者广泛关注的热点。
[0003]无卤阻燃体系材料具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少,发烟量低等优点,是近年来阻燃聚酰胺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专利CN112409785B以MCA为阻燃剂,纳米二氧化硅为协效助燃剂,发挥纳米二氧化硅的纳米效应,和MCA阻燃剂一起作用加速尼龙的碳化速度,制备了无卤阻燃尼龙材料。专利CN113248912B通过制备微胶囊包覆红磷母粒阻燃剂,水滑石与氧化锌配合作用,能有效改善尼龙材料的阻燃效果。但是,MCA三聚氰胺盐主要适用于不加填料的PA6(尼龙6)和PA66(尼龙66)的阻燃,且在受热过程总会出现析出的现象。红磷母粒阻燃剂与尼龙树脂存在相容性问题,易导致尼龙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池包外壳的无卤阻燃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良好阻燃效果,并兼具良好的耐高温、力学性能、冲击强度高等特点。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电池包外壳的无卤阻燃尼龙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尼龙40~67份,玻纤20~30份,改性三聚氰胺聚磷酸盐5~10份,二乙基次磷酸铝4~10份,阻燃扩链剂0.1~0.5份,增韧剂3

8份,其他助剂1~2份;
[0007]所述尼龙为PA6、PA66或其混合物,相对粘度为2.5~2.9,优选相对粘度为2.7;
[0008]所述的改性三聚氰胺聚磷酸盐是通过溶胶凝胶法SiO2对三聚氰胺聚磷酸盐进行表面包覆制得;
[0009]所述玻纤为无捻短切玻纤,单丝直径为10~15um,长度3

4.5mm;
[0010]所述二乙基次磷酸铝,平均粒度(D50)10

20um。
[0011]所述阻燃扩链剂为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
[0012]所述增韧剂为马来酸酐接枝POE(POE

g

MAH),接枝率1%~2%;
[0013]所述加工助剂包括但不限于抗氧剂、润滑剂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电池包外壳的无卤阻燃尼龙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尼龙树脂、改性三聚氰胺聚磷酸盐、二乙基次磷酸铝、阻燃扩链剂、增韧剂以及其他助剂加入高速混合机中混合15

20min,得到混合原料;将混合原料料加入到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主喂料口进料,所述短切玻纤从侧喂料口进料,熔融共混后挤出,冷却,切粒,即得所述用于电池包外壳的无卤阻燃尼龙材料。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溶胶凝胶法SiO2对三聚氰胺聚膦酸盐MPP进行表面改性,改性后的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明显改善了其表面性能,实现了mMPP粒子在尼龙基体中良好的界面结合性和分散性,热分解温度高且分解时间长,有利于MPP在PA6基体中阻燃作用的发挥和PA6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改善。二乙基次磷酸铝进行复配的情况,用较小的添加量,使材料的阻燃级别达到UL94 V

0,并且力学性能明显改善。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具有反应活性的环氧基团,能与PA6材料的末端基团羧基和氨基进行高密度交联,使尼龙燃烧后形成更致密的炭,提高了炭层中阻燃元素的含量,在气相和凝聚相中发挥阻燃作用,增强了阻燃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以及对比例中具体所采用的相关市售或供货商提供的原料,但不仅限于如下原料:尼龙66EPR27:平顶山神马工程塑料有限责任公司,相对粘度为2.7;玻纤ESC10

03

568H/A: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直径10um,长度3mm;三聚氰胺聚磷酸盐EPFR

MPP300,普塞呋磷化学有限公司平均粒径(D50)5um;二乙基次磷酸铝ADP,苏州联雄精细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平均粒度(D50)10

20um;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苏州启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子量:297.264;POE

g

MAH:N413A,宁波能之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功能基团含量0.4~0.8wt%%;助剂为抗氧剂1098德国巴斯夫、抗氧剂168北京极易化工有限公司、润滑剂EBS日本花王。
[0018]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9]实施例1
[0020]一种用于电池包外壳的无卤阻燃尼龙材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尼龙66 67份,玻纤20份,改性三聚氰胺聚磷酸盐5份,二乙基次磷酸铝4份,阻燃扩链剂0.1份,增韧剂3份以及抗氧剂1098 0.3份、抗氧剂168 0.2份、EBS 0.5份;
[0021]其中,改性三聚氰胺聚磷酸盐的制备方法为:加入200ml正硅酸乙酯和300ml乙醇,机械搅拌10min,再将200g MPP慢慢加入,然后加入0.2g冰醋酸为催化剂,机械搅拌1h,经过洗涤、过滤、干燥和粉碎,得到改性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MPP粉末。
[0022]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0023]将尼龙树脂、改性三聚氰胺聚磷酸盐、二乙基次磷酸铝、阻燃扩链剂、增韧剂以及其他助剂加入高速混合机中混合15min至均匀,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加入到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主喂料口进料,所述玻纤从侧喂料口进料,控制螺杆转速300r/min,螺杆温度为240~265℃,熔融共混挤出,冷却,切粒,即得所述卤阻燃尼龙材料。
[0024]实施例2
[0025]一种用于电池包外壳的无卤阻燃尼龙材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尼龙66 62份,玻纤20份,改性三聚氰胺聚磷酸盐8份,二乙基次磷酸铝4份,阻燃扩链剂0.2份,增韧剂5份以及抗氧剂1098 0.3份、抗氧剂168 0.2份、EBS 0.5份;
[0026]其中,改性三聚氰胺聚磷酸盐的制备方法为:加入200ml正硅酸乙酯和300ml乙醇,机械搅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池包外壳的无卤阻燃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尼龙40~67份,玻纤20~30份,改性三聚氰胺聚磷酸盐5~10份,二乙基次磷酸铝4~10份,阻燃扩链剂0.1~0.5份,增韧剂3

8份,其他助剂1~2份;所述尼龙为PA6、PA66或其混合物,相对粘度为2.5~2.9;所述改性三聚氰胺聚磷酸盐是通过溶胶凝胶法SiO2对三聚氰胺聚磷酸盐进行表面包覆制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包外壳的无卤阻燃尼龙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玻纤为无捻短切玻纤,单丝直径为10

15u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包外壳的无卤阻燃尼龙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三聚氰胺聚磷酸盐的制备方法为:加入一定比例正硅酸乙酯和适量乙醇,升温至100℃,再将MPP慢慢加入,然后加入冰醋酸为催化剂,经过洗涤、过滤、干燥和粉碎,得到mMPP粉末。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包外壳的无卤阻燃尼龙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乙基次磷酸铝,平均粒度(D50)10

20u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包外壳的无卤阻燃尼龙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扩链剂为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包外壳的无卤阻燃尼龙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为POE

g

MAH、SEBS

g

MAH、PE

g

MAH中的至少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包外壳的无卤阻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兴宾李青松辛文博张朕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尚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