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5409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模具,涉及土建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建筑模具施工效率低和建筑模具原材料浪费大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基框;基框包括若干通过连接结构首尾连接的板体,连接结构布设于所述板体四周;所述连接结构包含至少一对用于穿设连接件且延伸方向相交的连接孔。一对延伸方向相交的连接孔,分别设置在两个不同的板体上,连接件将穿设在该两个连接孔内,使两个板体垂直连接在一起,以改变板体的连接方向,并在通过板体上连接结构使若干数量的板体首尾连接。通过连接不同数量的板体,达到便于使用者根据需要浇筑的混凝土几何尺寸搭建对应建筑模具,进而提高施工效率和减少材料浪费的目的。的目的。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模具是一种临时性结构,它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模具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荷载,实现混凝土安全浇筑的目的。现有的建筑模具是根据需要浇筑的混凝土的几何尺寸来搭建一个建筑模具,这种建筑模具只能为这一种混凝土浇筑使用,不能按施工环境需求而适应性改变建筑模具的配合施工面积,使得在施工时需要对建筑模具进行不断切割、重复拼接来配合施工面积,极大的降低了施工效率,同时,又浪费了建筑模具的原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模具,包括基框;基框包括若干通过连接结构首尾连接的板体,使若干板体形成上下贯通的部件;板体的数量为2N个,且N大于等于2;其中,连接结构布设于所述板体四周;所述连接结构包含至少一对用于穿设连接件且延伸方向相交的连接孔。一对延伸方向相交的连接孔,分别设置在两个不同的板体上,连接件将穿设在该两个连接孔内,使两个板体垂直连接在一起,以改变板体的连接方向,并在通过板体上连接结构使若干数量的板体首尾连接。通过连接不同数量的板体,达到便于使用者根据需要浇筑的混凝土几何尺寸搭建对应建筑模具,进而提高施工效率和减少材料浪费的目的。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5]基框;所述基框包括若干通过连接结构首尾连接的板体,使若干板体形成上下贯通的部件;所述板体的数量为2N个,且N大于等于2;其中,所述连接结构布设于所述板体四周;所述连接结构包含至少一对用于穿射连接件且延伸方向相交的连接孔。
[000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板和第一连接件;所述板体的外壁设置有靠近外壁板面两侧边沿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件布置于第一连接板的两端,用于分别穿设在相邻的两个板体的第一连接孔内,使该两个板体水平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二连接孔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孔设置于板体一侧壁;所述第二连接件依次穿设于一板体的第一连接孔和另一板体的第二连接孔,将该两板体交叉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板体另一侧壁设置有第一限位柱;沿基框宽度方向连接的两个板体中,其中一个板体的第一限位柱可适配于另一个板体的第二连接孔内。通过该结构,达到便于使用者固定相邻板体,提高固定效率的目的。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三连接孔、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件;所述板体的外壁设置有靠近外壁板面两端边沿的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件布置于第二连接板的两
端,用于分别穿设在相邻的两个板体的第三连接孔内,使该两个板体纵向连接。通过该结构,达到便于使用者调节建筑模具高度的目的。
[0010]进一步地,所述板体的上壁设置有第二限位柱;所述板体的下壁设置有限位孔;位于上方的板体的第二限位柱可适配于位于下方的板体的限位孔内。达到便于使用者对上下相邻板体进行限位,进而便于使用者固定相邻板体,提高固定效率的目的。
[0011]进一步地,所述板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包括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与第一连接孔位置对应,用于与第一连接板适配;所述第二放置槽与第三连接孔位置对应,用于与第二连接板适配。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的纵截面面积自板体的外壁向内壁方向,逐渐增大。通过该结构,达到便于使用者将连接板自板体侧壁放入放置槽内,并减小连接板自放置槽内滑出几率的目的。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的内侧面与板体内壁所在平面重合。通过该结构,达到提高利用该用于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模具建筑出的混泥土模型表面平整度的目的。
[0014]进一步地,满足N=4*Q,Q为大于1的整数时,所述板体可沿纵向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模具,包括基框;基框包括若干通过连接结构首尾连接的板体,使若干板体形成上下贯通的部件;板体的数量为2N个,且N大于等于2;其中,连接结构布设于所述板体四周;所述连接结构包含至少一对用于穿设连接件且延伸方向相交的连接孔。一对延伸方向相交的连接孔,分别设置在两个不同的板体上,连接件将穿设在该两个连接孔内,使两个板体垂直连接在一起,以改变板体的连接方向,并在通过板体上连接结构使若干数量的板体首尾连接。通过连接不同数量的板体,达到便于使用者根据需要浇筑的混凝土大小搭建对应建筑模具,进而提高施工效率和减少材料浪费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模具N=3时,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放大位置A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模具用板体前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模具N=2时,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23]1‑
板体;2

第一连接孔;3

第一连接板;4

第一连接件;5

第二连接孔;6

第二连接件;7

第一限位柱;8

第三连接孔;9

第二连接板;10

第三连接件;11

第二限位柱;12

限位孔;13

第一放置槽;14

第二放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
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5]实施例:如图1

图4所示,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模具,该用于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模具竖直设置,由2N个板体1连接成上下贯通的部件。
[0026]该板体1设置为矩形体结构,在板体1上的四周布置有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孔2、第一连接板3、第一连接件4、第二连接孔5和第二连接件6。其中,第一连接孔2设置在板体1外壁的左端和右端,第二连接孔5开设在板体1的一个侧壁上,该第一连接孔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连接孔5的延伸方向相交。如图1所示为N=3、共计6个板体1时的用于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模具,且第二连接孔5开设在板体1的左侧壁上。第一个板体1的内壁与第二板体1的左侧壁贴合,将第一个第二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框;所述基框包括若干通过连接结构首尾连接的板体(1),使若干板体(1)形成上下贯通的部件;所述板体(1)的数量为2N个,且N大于等于2;其中,所述连接结构布设于所述板体(1)四周;所述连接结构包含至少一对用于穿设连接件且延伸方向相交的连接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孔(2)、第一连接板(3)和第一连接件(4);所述板体(1)的外壁设置有靠近外壁板面两侧边沿的第一连接孔(2);所述第一连接件(4)布置于第一连接板(3)的两端,用于分别穿设在相邻的两个板体(1)的第一连接孔(2)内,使该两个板体(1)水平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二连接孔(5)和第二连接件(6);所述第二连接孔(5)设置于板体(1)一侧壁;所述第二连接件(6)依次穿设于一板体(1)的第一连接孔(2)和另一板体(1)的第二连接孔(5),将该两板体(1)交叉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另一侧壁设置有第一限位柱(7);沿基框宽度方向连接的两个板体(1)中,其中一个板体(1)的第一限位柱(7)可适配于另一个板体(1)的第二连接孔(5)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三连接孔(8)、第二连接板(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云刘娟姜宏超杨阆宁江鄢好朱亮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冶勘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