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山地转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52268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山地转运设备,包括:架体;底架,底架安装在架体上的底架,底架上固定安装有中立杆;顶压杆,顶压杆固定在中立杆上,顶压杆能发生弹性变形,顶压杆上固定有卡口头,卡口头卡口内有橡胶制成的卡垫用于卡紧光伏板;底架上设有槽口与光伏板底边卡紧限位。通过顶压杆上卡口头内的卡垫来卡住光伏板顶部边框,光伏板底部卡在底架的槽口中,顶压杆弹性变形将光伏板卡紧在底架的槽口中,解决固定绳会压到光伏板中部区域面板上存在固定绳磨损光伏晶板表面的问题。在固定绳磨损光伏晶板表面的问题。在固定绳磨损光伏晶板表面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组件山地转运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山地转运设备,属于光伏施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清洁能源占总体能源结构正在发生改变,随着而来的是山地光伏施工项目越来越多,但是山地光伏因地势坡度较大、大型运输机械无法将光伏组件直接转运到安装场所,造成二次转运,而传统人工转运容易造成组件损坏及转运效率低下,影响最终山地光伏电站建成速度。
[0003]现有运输装置设备见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5014369U的一种光伏组件转运背夹,通过固定绳对光伏板进行捆绑,固定绳在捆绑时需要勒紧才能从光伏板顶边施力对光伏板固定,而固定绳在勒紧时,固定绳会压到光伏板中部区域面板上,存在固定绳磨损光伏晶板表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山地转运设备。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山地转运设备,包括:
[0007]架体;
[0008]底架,底架安装在架体上的底架,底架上固定安装有中立杆;
[0009]顶压杆,顶压杆固定在中立杆上,顶压杆能发生弹性变形,顶压杆上固定有卡口头,卡口头卡口内有橡胶制成的卡垫用于卡紧光伏板;
[0010]底架上设有槽口与光伏板底边卡紧限位。
[0011]所述底架经缓冲阻尼件B安装在架体上,底架通过缓冲阻尼件B在架体上获得阻尼缓冲。
[0012]中立杆经缓冲阻尼件A与架体安装,中立杆通过缓冲阻尼件A在架体上获得阻尼缓冲。
[0013]所述顶压杆用两个板体通过螺钉可调节高度安装构成。
[0014]所述架体背部安装有软垫;所述软垫为海绵。
[0015]所述软垫向背带部分拱起,拱起的软垫被压平使人的双肩能获得全方软垫缓冲。
[0016]所述中立杆顶部有中垫,通过中垫对光伏板背部进行支撑。
[0017]所述底架,包括外轨及可控滑动安装在外轨内的内轨;所述外轨顶部有开口,所述外轨顶面固定有外橡胶垫,外橡胶垫上设有槽口A,所述外轨顶面固定有内橡胶垫,内橡胶垫有槽口B,槽口A和槽口B构成底架的槽口。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顶压杆上卡口头内的卡垫来卡住光伏板顶部边框,光伏板底部卡在底架的槽口中,顶压杆弹性变形将光伏板卡紧在底架的槽口中,解决固定绳会压到光伏板中部区域面板上存在固定绳磨损光伏晶板表面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转运设备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转运设备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转运设备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底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顶压杆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技术封闭式缓冲阻尼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本技术封闭式缓冲阻尼件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0026]图8是本技术封闭式缓冲阻尼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

顶压杆;2

卡口头;3

卡垫;4

光伏板;5

底架;53

内轨;54

螺栓;55

外轨;56

外橡胶垫;57

内橡胶垫;58

槽口A;59

槽口B;6

架体;61

软垫;62

背带;7

缓冲阻尼件B;71

顶筒;72

压柱;73

弹性斜囊;74

密封圈;8

缓冲阻尼件A;9

连接板;51

中立杆;52

中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29]如图1至图8所示。
[0030]本申请的一种光伏组件山地转运设备,包括:
[0031]使用时接触地面的架体6,架体6之间经孔网构成的连接板9进行连接;
[0032]经缓冲阻尼件B7安装在架体6上的底架5,底架5通过缓冲阻尼件B7在架体6上获得阻尼缓冲;
[0033]固定安装在底架5上的中立杆51,中立杆51经缓冲阻尼件A8与架体6安装,中立杆51通过缓冲阻尼件A8在架体6上获得阻尼缓冲;
[0034]固定在中立杆51上的顶压杆1,顶压杆1采用能发生弹性的硬质塑料等材料制成,顶压杆1用两个板体通过螺钉可调节高度安装构成,如图5所示,顶压杆1上焊接固定有卡口头2,卡口头2卡口内有橡胶制成的卡垫3用于卡紧光伏板4;
[0035]底架5上设有槽口与光伏板4底边卡紧限位。
[0036]通过顶压杆1上卡口头2内的卡垫3来卡住光伏板4顶部边框,光伏板4底部卡在底架5的槽口中,顶压杆1弹性变形将光伏板4卡紧在底架5的槽口中,解决固定绳会压到光伏板中部区域面板上存在固定绳磨损光伏晶板表面的问题。底架5经缓冲阻尼件B7安装在架体6上,中立杆51背部经缓冲阻尼件A8安装在架体6背部上,缓冲阻尼件A8、缓冲阻尼件B7采用封闭式的缓冲阻尼件为光伏板4在背行转运中提供缓冲。
[0037]所述架体6背部安装有软垫61,软垫61为海绵等弹性体,所述软垫61向背带62部分拱起,在背带62扣于人体双肩时,拱起的软垫61被压平使人的双肩能获得全方软垫缓冲。
[0038]架体5上的所述中立杆51顶部有橡胶等软体制成的中垫52,通过中垫52对光伏板4背部进行支撑,解决现有技术没有对光伏板背板支撑容易导致光伏板4背部被勒紧变形的问题。
[0039]现有运输装置设备见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5014369U的一种光伏组件转运背夹,第二承重板在拉出第一承重板后,上表面没有对光伏板底框缓冲卡合软垫,导致在运输尺
寸不同的光伏板时底框容易与第二承重板上表面硬性接触摩擦损坏。
[0040]光伏组件山地转运设备使用的底架5,包括外轨55及可控滑动安装在外轨55内的内轨53,所述外轨55和内轨53内部均为中空来减轻重量,所述外轨55和内轨53上设有多个螺纹通孔,外轨55与内轨53经螺栓54旋合在螺纹通孔实现可控滑动安装;
[0041]所述外轨55顶部有开口,所述外轨55顶面固定有外橡胶垫56,外橡胶垫56上设有槽口A58,所述外轨55顶面固定有内橡胶垫57,内橡胶垫57有槽口B59,槽口A58和槽口B59构成底架5的槽口;所述外橡胶垫56和内橡胶垫57均为橡胶体。
[0042]在需要运输尺寸不同光伏板4或运输两片光伏板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山地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6);底架(5),底架(5)安装在架体(6)上的底架(5),底架(5)上固定安装有中立杆(51);顶压杆(1),顶压杆(1)固定在中立杆(51)上,顶压杆(1)能发生弹性变形,顶压杆(1)上固定有卡口头(2),卡口头(2)卡口内有橡胶制成的卡垫(3)用于卡紧光伏板(4);底架(5)上设有槽口与光伏板(4)底边卡紧限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山地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5)经缓冲阻尼件B(7)安装在架体(6)上,底架(5)通过缓冲阻尼件B(7)在架体(6)上获得阻尼缓冲。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山地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中立杆(51)经缓冲阻尼件A(8)与架体(6)安装,中立杆(51)通过缓冲阻尼件A(8)在架体(6)上获得阻尼缓冲。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山地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杆(1)用两个板体通过螺钉可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仁科杰邹杨黄明强梅世忠吴森范圆成洪成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州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