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大型立式罐体开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511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地下洞室的开挖支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直径圆柱形罐身开挖方法。涉及的一种地下大型立式罐体开挖方法包括:上通道导洞开挖,下通道导洞开挖,溜渣井开挖,穹顶洞室采用环形开挖预留岩柱法;穹顶被覆施工:环梁与穹顶混凝土分开浇筑,施工缝留设在环梁与壳体分界处且靠近壳体一侧500mm处;罐身开挖:穹顶被覆施工完成且混凝土达到28天强度后开始罐身开挖;采用竖向分层、水平分环、深浅结合的开挖方法;罐身被覆施工:罐身开挖及初支完成后准备罐身被覆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大型立式罐体开挖方法,具有经济、安全、快速、简易的特点,对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风险和工程投资具有重要意义。投资具有重要意义。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大型立式罐体开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洞室的开挖支护
,具体涉及一种大直径圆柱形罐身开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不断发展,地下结构越建越大,建设任务越来越重,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地下洞室的重要组成部分,罐身呈圆柱状,具有断面大、进出通道断面小、机械化程度低、围岩易变形不稳定、成型困难等特点,受通道断面限制,难以采用大型开挖、支护设备,影响施工进度且增加施工成本。
[0003]在《一种洞库罐体开挖方法》专利号CN112065470A中率先提出了一种超大断面圆柱形罐体和穹顶的地下洞库开挖方法,但是其存在以下不足:1)溜渣井布置在罐体下通道口对侧,第二部开挖是从罐体底部斜向上开挖至罐体对侧,作为后续开挖的出渣通道,随着下通道导洞顶部覆盖层越来越薄,发生坍塌、掉块的可能性越大,无法保证下通道导洞内施工作业人员及设备安全。
[0004]2)每个自然层的开挖,均以第三部开挖的竖井为内切圆向外扩展多个圆环,从内向外逐次进行圆柱形扩挖直至罐体另一侧的轮廓线。但是,圆环之间的围岩厚度大小不一,对钻孔深度要求比较高,爆破孔装药量控制难度大,可操作性差,成形质量难以控制。
[0005]3)边开挖边支护,工序之间交替变换频繁,施工周期较长,投入大。
[0006]4)罐体爆破中,未采取有效措施对已完成的穹顶被覆进行保护。
[0007]因此,需要一种地下大型立式罐体开挖方法,以填补现有施工工艺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下大型立式罐体开挖方法,以解决目前在大直径竖井开挖过程中遇见的机械化程度低、成型困难、工序交替变换频繁、围岩稳定性差、施工效率低、施工成本高等问题。
[0009]针对现有施工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大型立式罐体开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上通道导洞开挖:为减少临时支护工程量,上通道导洞采用直接挑顶开挖法:即上通道进入穹顶洞室后,沿穹顶顶部轮廓线继续向前进行挑顶开挖,边开挖边支护,直至开挖至内环轮廓线,开挖纵向坡度同穹顶轮廓线切线倾角;步骤二、下通道导洞开挖:采用与上通道导洞开挖方法相同的直接挑顶开挖法;步骤三、溜渣井开挖:为减少吊装出渣的工作量,提高罐身开挖出渣的施工效率,减小吊装出渣的安全风险,在下通道导洞的正上方自上而下爆破开挖连接上、下通道的溜渣井,直径为3.0m;步骤四、穹顶洞室开挖:穹顶洞室采用环形开挖预留岩柱法,即中部预留岩柱作为关键支撑,先开挖径向
中导洞,再逐序环向爆破开挖,每循环进尺开挖后及时初期支护并尽早封闭成环,最后挖除中心岩柱;步骤五、穹顶被覆施工:环梁与穹顶混凝土分开浇筑,施工缝留设在环梁与壳体分界处且靠近壳体一侧500mm处;步骤六、罐身开挖:穹顶被覆施工完成且混凝土达到28天强度后开始罐身开挖;采用竖向分层、水平分环、深浅结合的开挖方法,分层台阶高度控制在3.0m左右,每层开挖前,先扩挖溜渣井,再以扩挖后的溜渣井为临空面,由里向外逐圈扩挖至预留保护层,罐身周围预留1.0m~3.0m厚保护层暂不开挖,待本层主爆区开挖完毕后,改用光面爆破分段挖除保护层,初期支护及时跟进;步骤七、罐身被覆施工:罐身开挖及初支完成后准备罐身被覆施工;防水板在二次衬砌前按要求铺设;为加快浇筑速度,减轻劳动强度,保证安全,提高质量,宜采用滑模实施罐身被覆施工;滑模在井底组装,组装完成后即可浇筑混凝土;其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

防排水施工

钢筋绑扎

滑模组装

浇筑混凝土

滑模滑升(边滑边灌)

滑模拆除;罐身基础属于扩大基础,其截面宽度与墙身厚度不一致,应在滑模施工前单独完成。
[0010]步骤一中,罐身开挖受进出通道断面制约,无法应用大型挖装设备,为克服小断面通道施工的局限性,通道宽度为4.0m,开挖高度为4.5m。
[0011]]步骤二中,按设计要求进行开挖支护,直至溜渣井位置,停止向前掘进并封闭下通道口,为自上而下开挖溜渣井做准备。
[0012]步骤三中,采用潜孔钻机竖向打孔,钻孔孔径约为90mm,钻至下通道顶面50cm处停钻,然后装Ф32乳化炸药,由内至外逐圈起爆,溜渣井贯通后即可作为穹顶洞室开挖和罐身开挖的出渣通道。
[0013]步骤四中,在内环及核心柱开挖过程中,在洞室中央保留3m高台不挖;在步骤五施工完毕后,即可挖除洞室中央保留的3m高台;步骤五中的施工顺序为:初支检测

测量放样

环梁施工

搭设临时作业平台

防水层施工

安装穹顶外层、内层钢筋

组装承重支架

安装穹顶模板和木板

支架加固

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模板和支架拆除;模板及支架拆除顺序:从穹顶中央开始,逐环向外拆除。
[0014]步骤五中,穹顶壳体被覆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混凝土浇筑时从拱脚向拱顶分层布料,以确保穹顶在任何时间受到的荷载是均匀的,避免偏压。未填充部分,采取注浆方式处理。
[0015]步骤六中,第一、第二层开挖:首先扩挖溜渣井,再以扩挖后的溜渣井为临空面,由里向外逐圈扩挖至罐身预留保护层,罐身周围预留1.0m~3.0m厚保护层暂不开挖,待本层主爆区全部开挖完毕后,改用光面爆破分段挖除保护层,初期支护及时跟进;当预留保护层厚度大于0.5m时,在光爆孔外侧增加一排辅助爆破孔,光爆孔在辅助爆破孔之后起爆,即光爆孔最后起爆。起爆前,采用炮被覆盖,保护穹顶被覆及预埋件;步骤六中,第二层开挖支护结束后,首先挖除第二层临时施工坡道,并在上通道口增设防护栏杆及安全网,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再由内向外逐圈扩挖溜渣井至预留保护层,开挖及支护方法同第一、第二层;第三层开挖支护结束后,再继续扩挖溜渣井至与下通道地面平齐处,并保留一条临时施工坡道,方便施工机械设备从下通道进出;第一、第二层出渣以上通道出渣为主,溜渣井出渣为辅;
第三层至第五层均从下通道出渣。
[0016]步骤六中,挂网、喷浆:以未开挖的基岩为作业平台,分段挖除罐身周围保护层;根据“逐层开挖、逐层支护,开挖一段、支护一段”的原则,罐身保护层分段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挂网、喷浆,避免围岩暴露时间过长。如遇围岩破碎、风化严重时,应严格控制分段开挖长度,并采用弱爆破减小对围岩的扰动。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地下大型立式罐体开挖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整个开挖过程中,不需提升洞渣,一方面避免了吊装出渣的安全风险,另一方面提高了罐体开挖出渣的施工效率,大大提高了大断面罐身开挖的施工进度。
[0018]本专利技术以溜渣井为临空面自上向下进行扩挖,能显著地提高炮孔利用率,降低炸药消耗量,提高经济效益。
[0019]本专利技术以溜渣井为临空面自上向下进行扩挖,工作效率高,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大型立式罐体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开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上通道导洞开挖:为减少临时支护工程量,上通道导洞采用直接挑顶开挖法:即上通道进入穹顶洞室后,沿穹顶顶部轮廓线继续向前进行挑顶开挖,边开挖边支护,直至开挖至内环轮廓线,开挖纵向坡度同穹顶轮廓线切线倾角;步骤二、下通道导洞开挖:采用与上通道导洞开挖方法相同的直接挑顶开挖法;步骤三、溜渣井开挖:为减少吊装出渣的工作量,提高罐身开挖出渣的施工效率,减小吊装出渣的安全风险,在下通道导洞的正上方自上而下爆破开挖连接上、下通道的溜渣井,直径为3.0m;步骤四、穹顶洞室开挖:穹顶洞室采用环形开挖预留岩柱法,即中部预留岩柱作为关键支撑,先开挖径向中导洞,再逐序环向爆破开挖,每循环进尺开挖后及时初期支护并尽早封闭成环,最后挖除中心岩柱;步骤五、穹顶被覆施工:环梁与穹顶混凝土分开浇筑,施工缝留设在环梁与壳体分界处且靠近壳体一侧500mm处;步骤六、罐身开挖:穹顶被覆施工完成且混凝土达到28天强度后开始罐身开挖;采用竖向分层、水平分环、深浅结合的开挖方法,分层台阶高度控制在3.0m左右,每层开挖前,先扩挖溜渣井,再以扩挖后的溜渣井为临空面,由里向外逐圈扩挖至预留保护层,罐身周围预留1.0m~3.0m厚保护层暂不开挖,待本层主爆区开挖完毕后,改用光面爆破分段挖除保护层,初期支护及时跟进;步骤七、罐身被覆施工:罐身开挖及初支完成后准备罐身被覆施工;防水板在二次衬砌前按要求铺设;为加快浇筑速度,减轻劳动强度,保证安全,提高质量,宜采用滑模实施罐身被覆施工;滑模在井底组装,组装完成后即可浇筑混凝土;其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

防排水施工

钢筋绑扎

滑模组装

浇筑混凝土

滑模滑升

滑模拆除;罐身基础属于扩大基础,其截面宽度与墙身厚度不一致,应在滑模施工前单独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大型立式罐体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罐身开挖受进出通道断面制约,无法应用大型挖装设备,为克服小断面通道施工的局限性,通道宽度为4.0m,开挖高度为4.5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大型立式罐体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按设计要求进行开挖支护,直至溜渣井位置,停止向前掘进并封闭下通道口,为自上而下开挖溜渣井做准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大型立式罐体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采用潜孔钻机竖向打孔,钻孔孔径约为90mm,钻至下通道顶面50cm处停钻,然后装Ф32乳化炸药,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竹李春堂王春光李向龙杨国防翟军强于少博巴贵杨宗霖安利斌李海风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