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流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84871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流输送系统。分流输送系统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与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一致;第三输送带位于第一输送带和/或第二输送带的一侧;升降装置设置在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之间且包括机座、第一驱动装置和承载组件,第一驱动装置与承载组件驱动连接,承载组件的第二子承接结构位于第一子承接结构的下方,承载组件具有第一子承接结构与第一输送带对接的承接状态和第一子承接结构处于举升状态、第二子承接结构与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对接的输送状态;转运装置用于将处于举升状态的第一子承接结构上的工件转运至第三输送带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分流机构在分流操作时影响分流输送系统的输送效率的问题。输送效率的问题。输送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流输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输送系统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流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为了降低产品摆放所占用的空间,会通过输送系统将产品输送至指定位置并由码垛机器人对产品进行码垛操作,而码垛机器人的码垛效率通常小于产品的生产效率,导致输送带需额外设置分流机构以组成分流输送系统,使得产品在输送过程中能够被分流至多个输送带上,进而便于多个码垛机器人同时进行码垛作业。
[0003]然而,在分流机构从输送带上对产品进行分流时,存在输送带上的产品在分流处发生堆积甚至掉落的现象,严重影响分流输送系统的输送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流输送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分流机构在分流操作时影响分流输送系统的输送效率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流输送系统,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与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一致;第三输送带,位于第一输送带和/或第二输送带的一侧;升降装置,设置在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之间,升降装置包括机座、第一驱动装置和承载组件,第一驱动装置与承载组件驱动连接,以驱动承载组件升降运动,承载组件包括第一子承接结构和第二子承接结构,第二子承接结构位于第一子承接结构的下方,承载组件具有第一子承接结构与第一输送带对接的承接状态和第一子承接结构处于举升状态、第二子承接结构与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对接的输送状态;转运装置,用于将处于举升状态的第一子承接结构上的工件转运至第三输送带上。
[0006]进一步地,分流输送系统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第一检测装置设置在第三输送带上,以用于检测第三输送带上是否有工件;控制模块,与第一检测装置和转运装置均连接;其中,在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到第三输送带上未放置工件时,以通过控制模块控制转运装置将工件转运至第三输送带上。
[0007]进一步地,第一驱动装置与控制模块连接,升降装置还包括:检测探头,与控制模块连接且设置在第一子承接结构上;其中,在检测探头检测到工件或者与工件接触时,以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启动,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承载组件上升,直至第一子承接结构运动至举升状态。
[0008]进一步地,分流输送系统还包括: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一子承接结构的高度位置,在第二检测装置的检测值达到预设值时,判断第一子承接结构处于举升状态;其中,在第二检测装置的检测值达到预设值且检测探头检测到工件或者与工件接触时,以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停止运行。
[0009]进一步地,第一子承接结构和第二子承接结构连接,升降装置还包括传动组件,传动组件为丝杠螺母结构,丝杠螺母结构包括:丝杠,与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连接;螺母,设置在
第一子承接结构或者第二子承接结构上,丝杠与螺母螺纹连接。
[0010]进一步地,第一子承接结构包括第一承接本体和多个第一辊轮,多个第一辊轮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承接本体上;和/或,第二子承接结构包括第二承接本体和多个第二辊轮,多个第二辊轮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承接本体上。
[0011]进一步地,升降装置还包括:联轴器,第一驱动装置通过联轴器与丝杠连接;轴承,设置在机座上且套设在丝杠外。
[0012]进一步地,升降装置还包括:导轨,设置在机座上,导轨的延伸方向与升降装置的升降方向一致;连接结构,第一子承接结构和第二子承接结构设置在连接结构上,连接结构可沿导轨的延伸方向滑动;其中,导轨为一个;或者,导轨为多个,多个导轨沿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0013]进一步地,检测探头设置在第一承接本体上且位于全部第一辊轮靠近第二输送带的一侧,沿第一承接本体的高度方向,至少部分检测探头位于第一辊轮的上方。
[0014]进一步地,第三输送带和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一致,转运装置包括:机架,架设在第一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上;夹持部,夹持部可活动地设置在机架上,以用于夹持所待转运工件。
[0015]进一步地,第一检测装置为光电安全保护装置。
[0016]进一步地,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与检测探头驱动连接,以驱动检测探头沿水平方向和/或高度方向运动。
[0017]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分流输送系统的第二输送带与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一致,第三输送带位于第一输送带和/或第二输送带的一侧,升降装置设置在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之间。升降装置包括机座、第一驱动装置和承载组件,第一驱动装置与承载组件驱动连接以驱动承载组件升降运动,承载组件的第二子承接结构位于第一子承接结构的下方,承载组件具有第一子承接结构与第一输送带对接的承接状态和第一子承接结构处于举升状态、第二子承接结构与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对接的输送状态,转运装置用于将处于举升状态的第一子承接结构上的工件转运至第三输送带上。这样,当需要对第一输送带上的工件进行分流时,承载组件先处于承接状态,工件被第一输送带输送至第一子承接结构上后,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承载组件抬升至输送状态,以使第一子承接结构处于举升状态,此时第二子承接结构与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对接,则分流处的工件可通过第二子承接结构被输送至第二输送带上,即第二输送带和第一输送带继续输送,不会在分流处发生工件堆积甚至掉落。转运装置将位于第一子承接结构上的工件转运至第三输送带上,以实现分流输送系统的分流功能。其中,在第三输送带进行分流过程中,第一输送带上的工件通过第二子承接结构输送至第二输送带上,以避免工件在在分流过程中出现堆积、甚至掉落的现象,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分流机构在分流操作时影响输送系统的输送效率的问题,提升了工件的输送效率。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分流输送系统的实施例的升降装置的承载组件处于输送
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示出了图1中的分流输送系统的升降装置的承载组件处于承载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示出了图1中的分流输送系统的升降装置的承载组件处于输送状态下的主视图。
[0022]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3]1、第一输送带;2、第二输送带;3、第三输送带;4、升降装置;40、机座;41、第一驱动装置;42、承载组件;421、第一子承接结构;4211、第一承接本体;4212、第一辊轮;422、第二子承接结构;4221、第二承接本体;4222、第二辊轮;43、检测探头;44、传动组件;441、丝杠;45、联轴器;46、轴承;461、轴承安装板;47、导轨;48、连接结构;49、连接杆;5、转运装置;50、机架;51、夹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5]需要指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流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带(1);第二输送带(2),与所述第一输送带(1)的输送方向一致;第三输送带(3),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1)和/或第二输送带(2)的一侧;升降装置(4),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带(1)和所述第二输送带(2)之间,所述升降装置(4)包括机座(40)、第一驱动装置(41)和承载组件(42),所述第一驱动装置(41)与所述承载组件(42)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承载组件(42)升降运动,所述承载组件(42)包括第一子承接结构(421)和第二子承接结构(422),所述第二子承接结构(422)位于所述第一子承接结构(421)的下方,所述承载组件(42)具有所述第一子承接结构(421)与所述第一输送带(1)对接的承接状态和所述第一子承接结构(421)处于举升状态、所述第二子承接结构(422)与所述第一输送带(1)和所述第二输送带(2)对接的输送状态;转运装置(5),用于将处于所述举升状态的所述第一子承接结构(421)上的工件转运至所述第三输送带(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输送系统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三输送带(3)上,以用于检测所述第三输送带(3)上是否有工件;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转运装置(5)均连接;其中,在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第三输送带(3)上未放置所述工件时,以通过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转运装置(5)将所述工件转运至所述第三输送带(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流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41)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升降装置(4)还包括:检测探头(43),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子承接结构(421)上;其中,在所述检测探头(43)检测到所述工件或者与所述工件接触时,以通过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41)启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41)驱动所述承载组件(42)上升,直至所述第一子承接结构(421)运动至所述举升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流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输送系统还包括: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子承接结构(421)的高度位置,在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的检测值达到预设值时,判断所述第一子承接结构(421)处于所述举升状态;其中,在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的检测值达到所述预设值且所述检测探头(43)检测到所述工件或者与所述工件接触时,以通过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41)停止运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流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承接结构(421)和第二子承接结构(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伟通吴智维陈浩民罗扬艺李亮翟新宾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