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塑形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486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角膜塑形镜,角膜塑形镜的内表面从中心到边缘依次包括基弧区、反转弧区、配适弧区和边弧区,其中当所述角膜塑形镜被用户佩戴时所述内表面接触所述用户的角膜;所述基弧区用于重塑角膜上皮细胞层,其中,所述基弧区为非球面形状,所述基弧区的非球系数小于0,所述基弧区曲率半径从所述基弧区中心顶点到所述基弧区边缘逐渐增大,以及所述非球面基弧区的塑形厚度与所述用于欲降近视度数相关。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使佩戴上述角膜塑形镜的用户,具有高且稳定的离焦量,并且取得精确地矫正屈光不正的效果。正屈光不正的效果。正屈光不正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角膜塑形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矫正眼睛视力的医疗器械的
,尤其涉及一种角膜塑形镜。

技术介绍

[0002]近视性屈光不正是指人眼调节静止的状态下,外界的平行光线进入人眼后,由于近视眼的眼轴过长或屈光力太强,经屈光系统折射的光纤聚焦于视网膜之前。近视是一个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特别是在亚洲地区,近视发病率持续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视觉报告》,到2020年,全球近视患者约有26亿人,从2015年的统计数据中可以发现,3.12亿患者年龄小于19岁;另一项全球性报告称,早在2000年全球近视人数就已达14.06亿人,预计在2000至2050年期间,患有近视的儿童和青少年人数预计将增加2亿人,且这一增长在东亚地区更为明显。在中国,近视发病率高的同时伴有低龄化,形势不容乐观。有研究者发现上海3

10岁儿童近视患病率为20.1%,患儿的患病率从6岁的5.2%、7岁的14.3%急剧上升至10岁的52.2%;另一些研究者调查了广州市区4364名5

15岁儿童,发现近视总患病率为38.1%,其中7岁、10岁儿童的患病率分别为7.7%和30.1%。
[0003]在临床上有研究发现,角膜塑形镜在矫正患者屈光不正的同时,被证明具有延缓眼轴增长的作用,因此被2019年发布的《近视管理白皮书》列为用于近视管理的首要手段,故而,角膜塑形镜在临床上的两大功能为暂时性地矫正患者屈光不正以及延缓儿童和青少年近视度数的加深。
[0004]目前,传统设计的角膜塑形镜采用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的内表面由多个不同曲率半径的球面衔接而成,由于角膜塑形镜延缓眼轴增长的效果与塑形后角膜的离焦量有关,塑形后角膜离焦量越大,角膜塑形镜预期延缓眼轴增长的效果越好。而离焦量的大小是由戴镜时塑形镜与角膜之间有效泪液层形态所决定的,传统设计的球面塑形镜的基弧区曲率半径BOZR会随着患者角膜FK值和欲降度数D的改变而发生变化,镜片基弧区与患者角膜间的有效泪液层便会偏离理想形态,导致角膜塑形后的离焦量不稳定,进而导致塑形镜延缓眼轴增长的效果不稳定。
[0005]因此,为了追求更好的延缓眼轴增长的效果,近年来的角膜塑形镜更多的采用非球面基弧区设计。然而,这一非球面基弧区设计在取得更大离焦量的同时,往往会造成患者视觉质量的下降,进而影响了角膜塑形镜矫正屈光不正的功能,由此可见角膜塑形镜的设计过程中,存在取得更大离焦量和更好地矫正屈光不正相互制约的问题。
[0006]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特殊基弧区设计的角膜塑形镜,在拥有高且稳定离焦量的同时,保证精确地矫正屈光不正。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角膜塑形镜,用以实现在拥有高且稳定离焦量的同时精确地矫正屈光不正。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角膜塑形镜,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所述角膜塑形镜的内表面从中心到边缘依次包括基弧区、反转弧区、配适弧区和边弧区,其中当所述角膜塑形镜被用户佩戴时所述内表面接触所述用户的角膜;所述基弧区用于重塑角膜上皮细胞层,其中,所述基弧区为非球面形状,所述基弧区的非球系数小于0,所述基弧区曲率半径从所述基弧区中心顶点到所述基弧区边缘逐渐增大,以及所述非球面基弧区的塑形厚度与所述用于欲降近视度数相关;所述反转弧区用于储蓄泪液并接纳角膜上皮细胞层;所述配适弧区用于将角膜塑形镜的镜片中心定位于角膜上;所述边弧区用于提供泪液在角膜和镜片间的流通通道。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角膜塑形镜佩戴在用户的眼部时,角膜塑形镜的内表面与用户的角膜相互贴合,且内表面的基弧区对应在角膜中心,基弧区用于重塑角膜中心的上皮细胞层,非球面基弧区从中心顶点到基弧区边缘的曲率半径逐渐增大,即,基弧区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变得平坦,因此,角膜塑形镜佩戴在角膜上,可以取得更大的离焦量,从而具有更好地延缓眼轴增长的效果;而且非球面基弧区的塑形厚度和用户欲降近视度数相关,对角膜屈光不正的矫正更加精确。
[0011]可选的,所述基弧区的非球系数的取值大小与所述用户的角膜形态和所述用户欲降近视度数相关。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用户的角膜形态和欲降近视度数,调整基弧区的非球系数,使得基弧区与角膜之间的有效泪液层厚度形态稳定,具有更大的离焦量。
[0013]可选的,所述基弧区的非球系数大于或等于负9。
[0014]可选的,所述基弧区的塑形厚度与所述用户欲降近视度数相关,包括:
[0015]所述非球面基弧区的塑形厚度与所述用户欲降近视度数满足如下塑形厚度模型:
[0016][0017]其中,S为所述用户眼球的治疗区大小;D为所述用于欲降近视度数;n为所述用户的角膜折射率。
[0018]可选的,所述基弧区的光学区直径大于或等于5mm,且小于或等于6.6mm。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取得更好的延缓眼轴增长的效果。
[0020]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1]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角膜塑形镜,通过将塑形镜内表面基弧区设计为非球系数的非球面形状,且非球系数大于等于负9、小于0,可以取得更大的离焦量,具有更好的延缓眼轴增长效果,且非球面的基弧区可以有效控制有效泪液层形态,使得泪液层形态接近理想状态,能够进一步提高离焦量的稳定性;
[0022]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角膜塑形镜,塑形后的患眼角膜外表面与基弧区内表面形状一致,且塑形后角膜厚度满足塑形厚度模型公式,使得角膜塑形镜对患者眼部屈光不正的矫正更加精确。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角膜塑形镜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角膜塑形镜的使用状态时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0025]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角膜塑形镜外表面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角膜塑形镜;
[0029]11、内表面;111、基弧区;112、反转弧区;113、配适弧区;114、边弧区;
[0030]12、外表面;
[0031]2、患眼角膜;
[0032]3、泪液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文中使用的“包括”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0034]实施例
[0035]参照图1,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膜塑形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膜塑形镜的内表面从中心到边缘依次包括基弧区、反转弧区、配适弧区和边弧区,其中当所述角膜塑形镜被用户佩戴时所述内表面接触所述用户的角膜;所述基弧区用于重塑角膜上皮细胞层,其中,所述基弧区为非球面形状,所述基弧区的非球系数小于0,所述基弧区曲率半径从所述基弧区中心到所述基弧区边缘逐渐增大,以及所述非球面基弧区的塑形厚度与所述用于欲降近视度数相关;所述反转弧区用于储蓄泪液并接纳角膜上皮细胞层;所述配适弧区用于将角膜塑形镜的镜片中心定位于角膜上;所述边弧区用于提供泪液在角膜和镜片间的流通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膜塑形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炽李怡李念宁张馨月陈齐欧张劼常兆华
申请(专利权)人:微创视神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