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4783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近视矫正眼镜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眼镜片;眼镜片包括基片,基片上设有中心光学区及周边光学区;周边光学区包括鼻侧弱离焦区、颞侧强离焦区、远用上方区及中近用舒缓调节区;鼻侧弱离焦区及颞侧强离焦区分别位于中心光学区左右两侧且水平设置;远用上方区及中近用舒缓调节区分别位于中心光学区上下两侧,且分别位于鼻侧弱离焦区及颞侧强离焦区之间并呈竖直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够实现看远时,中心光学区成像于视网膜之上,旁中心则成像于视网膜之上或视网膜前方,又能够兼顾中近距注视时,结合眼球内旋的现象,在眼镜片的下方区域附加正离焦量,驱动眼睛放松睫状肌,以此可以形成全视程的周边无离焦状态或近视离焦状态。态。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镜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近视矫正眼镜
,具体说是一种眼镜片。

技术介绍

[0002]临床研究表明,近视儿童配戴单光镜后周边视网膜远视性离焦量增大,设计符合人眼包括中心视网膜和周边视网膜屈光状态的眼镜,成为了控制近视进展的新思路;用于近视控制的减少视网膜周边离焦的理论,其光学模型主要是指看远的时候(5米以外的入射光线),在轴上光线成像于视网膜之上的同时,轴外光线也能成像于视网膜之上或前方(如图1),同时,文献中还表明,周边屈光状态在左右眼相应的部位具有对称性,但是颞侧的远视离焦明显大于鼻侧;即近视眼颞侧和鼻侧视网膜周边呈现远视性离焦,但是颞侧比鼻侧视网膜周边屈光度数要大,呈现不对称现象;
[0003]研究还证实,近视患者的上方和下方视网膜周边为近视性离焦,视网膜周边近视性离焦对于近视患者来说,不会加快眼轴的增长,不需要矫正;
[0004]视力的矫正,除了要考虑消除周边视网膜的远视离焦以减缓眼轴的增长外,还要考虑看近时的舒适度,人眼成像系统类似一部变焦的照相机,可以自主调节人眼的屈光状态,适应不同的注视距离,对于正常人来说,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被看清,主要是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可以通过睫状体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在注视由远而近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的曲度会变大,除此之外,当要看清近处物体时,眼不但要调节,且两眼的视轴也要转向被注视物体,即双眼内转,这样才能使双眼物像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经过视中枢合二为一,形成双眼单视,也就是说,看近的时候会同时发生调节、集合和瞳距缩小的三种现象;调节超过集合作用的相对剩余调节量,我们称为正储备调节,也就说看近时,如果剩余调节量越多,那看近的时候舒适度越高,越不容易出现视疲劳,这也就是为什么说看近的时候戴一副老化镜(正镜)有助于放松睫状肌的原因;同时内旋角度越大的时候,意味着注视距离最近,人眼睫状肌也是调节曲度最大的时候(如图2);
[0005]然而,现有的离焦镜片的设计存在以下不足:
[0006](1)大多数为周边360
°
范围内单一的离焦设计,没有兼顾视网膜颞侧和鼻侧为非对称性离焦的实际情况;
[0007](2)单一的离焦设计没有结合看近时,眼睛会随着注视距离的变近内旋的角度也随之增大,睫状肌的调节也越紧张这一实际情况,在下方区域设置对应于不同内旋角度的离焦量,最大程度的放松调节;
[0008](3)目前市面上的离焦设计都是单一的选择一种离焦方式,或是点状或是环状或是渐进的方式,但是配戴者对于不同镜片区域的离焦敏感程度有个体差异,需要结合其自身的敏感程度,分人分区的选择适宜的周边离焦的设计,在保证功能性的前提下,又具有更好视觉效果;
[0009]因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眼镜片。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眼镜片。
[0011]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眼镜片,所述眼镜片包括基片,所述基片上设有中心光学区及周边光学区,且所述周边光学区通过离焦模块进行离焦处理;
[0012]所述周边光学区包括鼻侧弱离焦区、颞侧强离焦区、远用上方区及中近用舒缓调节区;
[0013]所述鼻侧弱离焦区及颞侧强离焦区分别位于所述中心光学区左右两侧且水平设置;
[0014]所述远用上方区及中近用舒缓调节区分别位于所述中心光学区上下两侧,且分别位于所述鼻侧弱离焦区及颞侧强离焦区之间并呈竖直分布。
[0015]优选地,所述离焦模块采用点状离焦或环状离焦;
[0016]所述点状或环状离焦中区域的屈光度为:
[0017]PW=PW0+D(1

1)
[0018]式(1

1)中PW0为所述中心光学区的屈光度,D为离焦量;
[0019]所述眼镜片中点状或环状离焦区的曲率半径和所述中心光学区的曲率半径的关系为:
[0020][0021]式(1

2)中,D为离焦量,n为镜片材料的折射率,d为镜片的中心厚度,r
1离
为镜片离焦区的曲率半径,r
1中
为镜片中心光学区的曲率半径,r2为中心光学区对应面的曲率半径。
[0022]优选地,所述离焦模块还采用渐变离焦;
[0023]所述渐变离焦中区域的各点屈光度为:
[0024][0025]式(1

3)中,PW0为所述中心光学区的屈光度,D

为距离中心L

的离焦量,D

为距离中心L

的离焦量,L

为渐变区域某一点距离中心的距离;
[0026]所述渐变离焦中区域的平均离焦量为:
[0027][0028]离焦量及调控离焦分布为:
[0029][0030]式(1

5)中,r为镜片的位置半径,c为曲面的顶点出的曲率,k为二次曲面的圆锥系数,z为在位置r处的面形矢高。
[0031]优选地,所述眼镜片适用于框架镜或接触镜,且所述中心光学区为圆或椭圆形。
[0032]优选地,适用于框架镜的所述中心光学区的直径范围为8

20mm;适用于接触镜的所述中心光学区的直径范围为3

7mm。
[0033]优选地,所述鼻侧弱离焦区及所述颞侧强离焦区的平均离焦量范围为0.50~
5.0D,且所述鼻侧弱离焦区的区域范围为

45
°
~+45
°
,所述颞侧强离焦区的区域范围为+135
°


135
°

[0034]优选地,所述远用上方区的区域范围为+45
°
~+135
°
所述中近用舒缓调节区的区域范围为

135
°


45
°

[0035]优选地,所述中近用舒缓调节区附加正向相对屈光度。
[003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7]1、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除了满足看远时,轴上入射光线成像于中心视网膜之上,轴外入射光线成像于周边视网膜之上或前方,同时兼顾注视中近距时,结合眼球内旋的现象,在眼镜片的下方区域附加正向离焦量,驱动眼睛放松睫状肌,形成全视程的周边无离焦或近视离焦状态。
[0038]2、本专利技术在中心光学区,足矫患者的近视度数,同时,根据人眼实际的离焦情况,设定鼻侧弱离焦区和颞侧强离焦区,采用不同的离焦量,既有效消除了各区域的远视离焦,又避免了对称离焦设计给患者带来的视觉感受不适;另外,由于正透镜产生负球差,负透镜产生正球差,近视患者佩戴为负镜,但是球差随着瞳孔的直径和近视度数的变化其变化速率不同,通过远用上方区域非球面控制其离焦的变化速率,弥补球面设计因残留球差带来间接远视离焦的问题,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镜片包括基片(A),所述基片(A)上设有中心光学区(a)及周边光学区(b),且所述周边光学区(b)通过离焦模块进行离焦处理;所述周边光学区(b)包括鼻侧弱离焦区(1)、颞侧强离焦区(2)、远用上方区(3)及中近用舒缓调节区(4);所述鼻侧弱离焦区(1)及颞侧强离焦区(2)分别位于所述中心光学区(a)左右两侧且水平设置;所述远用上方区(3)及中近用舒缓调节区(4)分别位于所述中心光学区(a)上下两侧,且分别位于所述鼻侧弱离焦区(1)及颞侧强离焦区(2)之间并呈竖直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离焦模块采用点状离焦或环状离焦;所述点状或环状离焦中区域的屈光度为:PW=PW0+D(1

1)式(1

1)中PW0为所述中心光学区(a)的屈光度,D为离焦量;所述眼镜片中点状或环状离焦区的曲率半径和所述中心光学区(a)的曲率半径的关系为:式(1

2)中,D为离焦量,n为镜片材料的折射率,d为镜片的中心厚度,r
1离
为镜片离焦区的曲率半径,r
1中
为镜片中心光学区(a)的曲率半径,r2为中心光学区(a)对应面的曲率半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离焦模块还采用渐变离焦;所述渐变离焦中区域的各点屈光度为:式(1

3)中,PW0为所述中心光学区(a)的屈光度,D

为距离中心L

的离焦量,D

为距离中心L

的离焦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悦群陈然柳翠英付志英
申请(专利权)人:欧普康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