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滇中牛杂交改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473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养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滇中牛杂交改良方法,包含以下杂交方法,准备身体强壮的滇中牛与西本牛若干只,滇中牛与西本牛进行杂交得到第一代育种F1,以滇中牛为父本与第一代育种F1进行杂交得到第二代育种F2,以滇中牛为母本与第一代育种F1进行杂交得到第三代育种F3,再以西本牛为父本与第一代育种F1杂交得到第四代育种F4,以西本牛为母本与第一代育种F1杂家得到第五代育种F5,对五代育种的初始体重进行测量并记录成长数据。将所测得的育种体重随时间变化数据记录并制备成折线图,根据记录的数据折线图对每组育种的饲养体重变化进行分析,并制备预测模拟不同品种的杂交牛的体重变化模拟预测图。牛的体重变化模拟预测图。牛的体重变化模拟预测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滇中牛杂交改良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养殖
,具体为一种滇中牛杂交改良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牛羊肉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加之农村生活条件的提高以及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牛羊也逐渐退出了家庭养殖。牛羊养殖主要是一些规模化、专门化的养殖场,但受多方面的影响,短时间内牛羊生产数量还满足不了国内市场需求,同时,我们肉牛肉羊良种化程度较低,所以呈现出养殖数量大但产量较低,且质量差,为了提高牛的产量与实现大面积养殖的牛,人们开始利用不同品种之间的杂交从而得到更加容易饲养与养殖速度更快的新品种,使用两种不同品种的牛进行交配,产生新一代更符合人类需求的犊牛,称之为杂交改良牛,本申请提出一种滇中牛杂交改良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技术方案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滇中牛杂交改良方法,包含以下杂交方法,
[0005]S101、准备身体强壮的滇中牛与西本牛若干只;
[0006]S102、滇中牛与西本牛进行杂交得到第一代育种F1;
[0007]S103、以滇中牛为父本与第一代育种F1进行杂交得到第二代育种F2;
[0008]S104、以滇中牛为母本与第一代育种F1进行杂交得到第三代育种F3;
[0009]S105、再以西本牛为父本与第一代育种F1杂交得到第四代育种F4;
[0010]S106、以西本牛为母本与第一代育种F1杂交得到第五代育种F5;
[0011]S107、对五代育种进行挑选分类,选用较为健硕的幼仔进行继续饲养。
[0012]优选的,对所述每种育种的初始体重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0013]优选的,所述五代育种饲养过程如下:
[0014]S201、记录下育种的初始体重并对五代育种进行标记,混合饲养;
[0015]S202、然后对育种进行统一的饲养,喂养同样的饲料且控制喂养量统一;
[0016]S203、每隔一个月对五代育种进行体重测量并记录数据;
[0017]S204、在进行饲养的过程中发现育种体重出现增长量异常时将育种进行隔离开出来;
[0018]S205、对隔离出来的育种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确定是否存在疾病问题;
[0019]S206、待所有育种的体重变化不明显时则停止实验数据的记录;
[0020]S207、将所测得的育种体重随时间变化数据记录并制备成折线图。
[0021]优选的,所述步骤S205中对育种进行检查若是出现疾病感染则及时进行治疗恢复,并对患病育种牛进行标记,治疗结束后重新将育种牛放入饲养圈进行饲养,若对育种检查没有出现疾病则继续进行观察并记录体重变化。
[0022]优选的,根据所述步骤S207的数据折线图对每组育种的饲养体重变化进行分析,并制备预测模拟不同品种的杂交牛的体重变化模拟预测图。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滇中牛杂交改良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4]1、该滇中牛杂交改良方法在进行杂交育种结束后,记录下育种的初始体重并对五代育种进行标记,混合饲养,然后对育种进行统一的饲养,喂养同样的饲料且控制喂养量统一,每隔一个月对五代育种进行体重测量并记录数据,在进行饲养的过程中发现育种体重出现增长量异常时将育种进行隔离开出来,对隔离出来的育种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确定是否存在疾病问题,待所有育种的体重变化不明显时则停止实验数据的记录,通过杂交育种的饲养能够确定更加优良的培育品种,为大面积饲养与提高饲养牛的产量做准备。
[0025]2、该滇中牛杂交改良方法,将所测得的育种体重随时间变化数据记录并制备成折线图,根据记录的数据折线图对每组育种的饲养体重变化进行分析,并制备预测模拟不同品种的杂交牛的体重变化模拟预测图,从而方便日后饲养时进行体重监测,并能通过体重监测及时发现饲养的牛身体是否出现异常。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滇中牛杂交流程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杂交育种饲养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请参阅图1

2,一种滇中牛杂交改良方法,包含以下杂交方法,
[0030]S101、准备身体强壮的滇中牛与西本牛若干只;
[0031]S102、滇中牛与西本牛进行杂交得到第一代育种F1;
[0032]S103、以滇中牛为父本与第一代育种F1进行杂交得到第二代育种F2;
[0033]S104、以滇中牛为母本与第一代育种F1进行杂交得到第三代育种F3;
[0034]S105、再以西本牛为父本与第一代育种F1杂交得到第四代育种F4;
[0035]S106、以西本牛为母本与第一代育种F1杂交得到第五代育种F5;
[0036]S107、对五代育种进行挑选分类,选用较为健硕的幼仔进行继续饲养。
[0037]进一步的,对所述每种育种的初始体重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0038]进一步的,所述五代育种饲养过程如下:
[0039]S201、记录下育种的初始体重并对五代育种进行标记,混合饲养;
[0040]S202、然后对育种进行统一的饲养,喂养同样的饲料且控制喂养量统一;
[0041]S203、每隔一个月对五代育种进行体重测量并记录数据;
[0042]S204、在进行饲养的过程中发现育种体重出现增长量异常时将育种进行隔离开出来;
[0043]S205、对隔离出来的育种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确定是否存在疾病问题;
[0044]S206、待所有育种的体重变化不明显时则停止实验数据的记录;
[0045]S207、将所测得的育种体重随时间变化数据记录并制备成折线图。
[004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05中对育种进行检查若是出现疾病感染则及时进行治疗恢复,并对患病育种牛进行标记,治疗结束后重新将育种牛放入饲养圈进行饲养,若对育种检查没有出现疾病则继续进行观察并记录体重变化。
[0047]进一步的,根据所述步骤S207的数据折线图对每组育种的饲养体重变化进行分析,并制备预测模拟不同品种的杂交牛的体重变化模拟预测图。
[0048]工作原理:该滇中牛杂交改良方法在进行杂交育种结束后,记录下育种的初始体重并对五代育种进行标记,混合饲养,然后对育种进行统一的饲养,喂养同样的饲料且控制喂养量统一,每隔一个月对五代育种进行体重测量并记录数据,在进行饲养的过程中发现育种体重出现增长量异常时将育种进行隔离开出来,对隔离出来的育种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确定是否存在疾病问题,待所有育种的体重变化不明显时则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滇中牛杂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杂交方法,S101、准备身体强壮的滇中牛与西本牛若干只;S102、滇中牛与西本牛进行杂交得到第一代育种F1;S103、以滇中牛为父本与第一代育种F1进行杂交得到第二代育种F2;S104、以滇中牛为母本与第一代育种F1进行杂交得到第三代育种F3;S105、再以西本牛为父本与第一代育种F1杂交得到第四代育种F4;S106、以西本牛为母本与第一代育种F1杂交得到第五代育种F5;S107、对五代育种进行挑选分类,选用较为健硕的幼仔进行继续饲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滇中牛杂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每种育种的初始体重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滇中牛杂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五代育种饲养过程如下:S201、记录下育种的初始体重并对五代育种进行标记,混合饲养;S202、然后对育种进行统一的饲养,喂养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新刘树林蔡武祥李丽芬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阿里郎黄牛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