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后浇带防渗漏的绿色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4728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地下室后浇带防渗漏的绿色施工方法,包括构造地下室底板、构造地下室外墙和构造地下室顶板,当地下水水位较低时,地下室底板防水混凝土厚度大于500mm,可在地下室底板上部设置滤水层、取消底板下部的防水附加层、防水层和防水保护层,在地下室的构造过程中,在地下室底板和地下室外墙以及地下室顶板的构造过程中均设置后浇带,一方面可以增加水泥墙体之间连接的紧固性,另一方面避免了地下室的各个墙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渗水漏水的情况,极大地增加了地下室的稳定性,提高了地下室的密封性。下室的密封性。下室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室后浇带防渗漏的绿色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室建造
,具体涉及地下室后浇带防渗漏的绿色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建筑大量配备了地下室做为车库、储藏室等,甚至地下住房、地下超市等也大量存在,但是所有地下室都存在一个通病,那就是由于通风不畅引起空气潮湿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地下室内墙容易出现返潮,从而破坏装修面层、导致室内存放物品霉变、影响室内电气设备正常工作,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电气设备短路,从而引起火灾的毁灭性灾难,存在着极大地安全隐患;长期居住在地下室的人,常常因为潮湿而引发皮肤湿疹、风湿等疾病。为了确保地下室干燥健康的环境,目前,地下室的防水防潮措施主要是采用双墙结构,利用地下室内墙和外墙之间的空隙,将地下水阻隔在地下室内墙之外。采用双墙结构的地下室,在防水防潮方面确实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内外墙之间的空隙始终处于地下,墙壁和地下室底部存在大量水分,造成潮气长期无处排散,从而依然引起内墙返潮。因此,防水防潮仍然是地下室设计和施工中的一大难题,所以我们提出地下室后浇带防渗漏的绿色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地下室后浇带防渗漏的绿色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中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地下室后浇带防渗漏的绿色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构造地下室底板:
[0007]步骤A1:将地下室底板下方的基土夯实,开挖后浇带基槽;
>[0008]步骤A2:构造地下室底板与地下室外墙转角节点
[0009]步骤A3:在底板基土和后浇带基槽上方构造地下室底板防水层;
[0010]步骤A4:在后浇带基槽的两侧设置密目钢板网,然后在底板基土上浇筑底板混凝土;
[0011]步骤A5:清理底板与后浇带结合处的浮浆和垃圾并湿润;
[0012]步骤A6:在后浇带基槽内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0013]步骤二:构造地下室外墙:
[0014]步骤B1:在后浇带两侧设置钢板止水带和密目钢板网,并将钢板止水带和密目钢板网焊接固定,然后浇筑外墙混凝土;
[0015]步骤B2:清理外墙与后浇带结合处的浮浆和垃圾并湿润;
[0016]步骤B3:安装后浇带支模板,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0017]步骤B4:在外墙板和后浇带的外部构造地下室外墙防水层;
[0018]步骤B5:构造地下室外墙之间的转角节点;
[0019]步骤B6:在地下室外墙外回填土,并将回填土分层夯实,且密实度大于93%;
[0020]步骤三:构造地下室顶板:
[0021]步骤C1:在后浇带两侧设置密目钢板网和顶板支撑;
[0022]步骤C2:清理顶板与后浇带结合处的浮浆和垃圾并湿润;
[0023]步骤C3:在顶板与后浇带的外侧构造地下室顶板防水层;
[0024]步骤C4:构造地下室外墙与地下室顶板转角节点。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A3中:构造地下室底板防水层的具体步骤包括:
[0026]步骤A31:将地下室底板下方的基土夯实,夯实密实度大于93%;
[0027]步骤A32:基土夯实之后,浇筑100

150mm厚C15混凝土的垫层,混凝土须在浇筑的同时压实抹光且养护时间大于3天;
[0028]步骤A33:先在垫层上施工防水附加层,然后将防水附加层表面清理干净,再在防水附加层上铺设防水层,防水层为厚度大于2mm的聚氨酯防水涂膜和厚度大于4mm的防水卷材中的一种;
[0029]步骤A34:在防水层的上方浇筑5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003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B4中:构造地下室外墙防水层的具体步骤包括:
[0031]步骤B41:通过止水螺杆固定安装地下室外墙模板,然后浇筑混凝土,养护时间大于14天,然后割除止水螺杆,并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将止水螺杆端头封闭,得到外墙基层;
[0032]步骤B42:将外墙基层打磨平整,先在外墙基层表面施工防水附加层,然后将防水附加层表面清理干净,再在防水附加层上铺设防水层,防水层为厚度大于2mm的聚氨酯防水涂膜和厚度大于4mm的防水卷材中的一种;
[0033]步骤B43:在防水层的外侧设置施工厚度为30mm的聚苯板防水保护层。
[003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C3中:构造地下室顶板防水层的具体步骤包括:
[0035]步骤C31:采用结构找坡且找坡不小于1%施工找坡层;
[0036]步骤C32:在找坡层外侧设置防水层,防水层为厚度大于2mm的聚氨酯防水涂膜和厚度大于4mm的防水卷材中的一种;
[0037]步骤C33:在防水层外部施工厚度为40mm的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同时在保护层内设置钢筋网。
[003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A2中地下室底板与地下室外墙转角节点的具体步骤为:
[0039]步骤A21:在地下室底板的外侧砌筑厚度大于120mm的砖墙并在砖墙的内侧抹灰;
[0040]步骤A22:在砖墙与地下室底板之间的连接处构造防水附加层、防水层和防水保护层;
[0041]步骤A23:在地下室底板上方设置节点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004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B5中构造地下室外墙之间的转角节点的具体步骤为:
[0043]步骤B51:在地下室外墙相交处的内侧与外侧均施工防水附加层,防水附加层由转角处向两侧平伸的长度大于250mm;
[0044]步骤B52:在防水附加层的外部设置防水层;
[0045]步骤B53:在防水层的外侧设置聚苯板防水保护层。
[004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C4中构造地下室外墙与地下室顶板转角节点的具体步骤为:
[0047]步骤C41:在地下室外墙与地下室顶板相交的外侧施工防水附加层,防水附加层由相交处向下和平伸的长度大于250mm;
[0048]步骤C42:在防水附加层的外部设置防水层;
[0049]步骤C43:在防水层的外侧设置聚苯板防水保护层。
[005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51](1)本专利技术中,在地下室的构造过程中,在地下室底板和地下室外墙以及地下室顶板的构造过程中均设置后浇带,一方面可以增加水泥墙体之间连接的紧固性,另一方面避免了地下室的各个墙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渗水漏水的情况,极大地增加了地下室的稳定性,提高了地下室的密封性;
[0052](2)本专利技术中,在对地下室底板的构造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地下水深度以及基土要求,可以选择三种不同的构造方法,解决了当地下水水位较低时,现有的施工在长时间的地底水侵入时无法更好的导出和排出的情况,提高了地下室底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5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54]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下室后浇带防渗漏的绿色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构造地下室底板(7):步骤A1:将地下室底板(7)下方的基土夯实,开挖后浇带基槽;步骤A2:构造地下室底板(7)与地下室外墙(8)转角节点步骤A3:在底板基土和后浇带基槽上方构造地下室底板防水层;步骤A4:在后浇带基槽的两侧设置密目钢板网,然后在底板基土上浇筑底板混凝土;步骤A5:清理地下室底板(7)与后浇带(70)结合处的浮浆和垃圾并湿润;步骤A6:在后浇带基槽内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步骤二:构造地下室外墙(8):步骤B1:在后浇带(70)两侧设置钢板止水带和密目钢板网,并将钢板止水带和密目钢板网焊接固定,然后浇筑外墙混凝土;步骤B2:清理地下室外墙(8)与后浇带(70)结合处的浮浆和垃圾并湿润;步骤B3:安装后浇带支模板,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步骤B4:在地下室外墙(8)和后浇带(70)的外部构造地下室外墙防水层;步骤B5:构造地下室外墙(8)之间的转角节点;步骤B6:在地下室外墙(8)外回填土,并将回填土分层夯实,且密实度大于93%;步骤三:构造地下室顶板(9):步骤C1:在后浇带(70)两侧设置密目钢板网和顶板支撑;步骤C2:清理地下室顶板(9)与后浇带(70)结合处的浮浆和垃圾并湿润;步骤C3:在地下室顶板(9)与后浇带(70)的外侧构造地下室顶板防水层;步骤C4:构造地下室外墙(8)与地下室顶板(9)转角节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防渗漏的绿色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3中:构造地下室底板防水层的具体步骤包括:步骤A31:将地下室底板(7)下方的基土夯实,夯实密实度大于93%;步骤A32:基土夯实之后,浇筑100

150mm厚C15混凝土的垫层,混凝土须在浇筑的同时压实抹光且养护时间大于3天;步骤A33:先在垫层上施工防水附加层,然后将防水附加层表面清理干净,再在防水附加层上铺设防水层,防水层为厚度大于2mm的聚氨酯防水涂膜和厚度大于4mm的防水卷材中的一种;步骤A34:在防水层的上方浇筑5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防渗漏的绿色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4中:构造地下室外墙防水层的具体步骤包括:步骤B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唯佳吕俊杰吕洁刘甫山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神舟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