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保温罩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4514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真空保温罩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包括保温罩本体和顶部可拆卸设置在保温罩本体的内侧壁以及内侧顶端的真空保温盒装置;真空保温盒装置包括盒体和保温结构;盒体包括开口向下的外壳和设置在外壳的开口处的端盖;保温结构包括固设在外壳的内部的顶端的上保温材料层、固设在端盖的顶部的下保温材料层以及设置在上保温材料层与所述下保温材料层之间的绝密真空层。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保温罩由于结构设计的缺陷性,存在拆卸困难、保温棉易腐蚀大量脱落、保温棉脱落后,难更换,一处损坏需要全部更新,耗材量大、以及保温罩框架缺少保温棉的隔离,易大幅度变形及保温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保温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保温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保温罩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轧设备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真空保温罩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热轧生产线中,保温罩的作用是防止经粗轧机轧制后的板坯在输送至精轧机的过程中,由于温降过大,而影响正常的工艺控制,是轧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出于保温效果的考虑,保温罩在尽可能低的位置,在板坯周围形成密闭的空间以达到良好的保温性能。
[0003]在现有技术中,热轧保温罩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保温罩壳体、锚固钉、垫片、螺母、保温棉Ⅰ、保温棉Ⅱ、钢丝网等。主要的作用是:为辊道运输中的钢坯保温。在热轧加热炉之前设置的辊道保温罩的作用是提高钢坯入炉温度;在粗轧和精轧辊道之间的保温罩的作用是减小钢坯的温降和温度波动,避免由于钢坯尾部过低和头尾温度波动过大,对机组正常的工艺操作和设备的稳定运行产生严重影响,并从而影响到产品质量。该装置的工作流程是。
[0004]目前现有技术中的保温罩装置的结构和功能效果不理想,存在如下问题:
[0005]1、一般保温罩不是独立整体,拆卸困难,即保温罩与辊道花架为整体连接,若更换辊子,需整体拆卸保温罩及花架,耗时过多且需额外调用汽车吊才能更换;
[0006]2、现有技术中的保温罩部分的保温棉一般固定方式不好,使用过程中在高温下保温罩结构变形大,使保温棉大量脱落;
[0007]3、由于复杂结构限制无法及时更换保温棉,使保温罩内壁过烧氧化,影响保温效果;
[0008]4、在易损的保温罩的内壁上缺少保温棉的隔离,热辐射直接传到保温罩主要受力钢架上,导致整个架体大幅度扭曲变形;
[0009]5、保温棉在保温罩内部采用整体布置的方式,更换困难,有一处损坏就需要全部更新,耗材比较大;
[0010]6、在热轧辊道上的保温棉因为直接裸漏,耐火不耐水,容易被辊道冷却水腐蚀脱落,故障率高,降低保温罩的保温效果。
[0011]综上所述,现有技术所设计的保温罩由于结构设计的缺陷性,主要存在保温罩与辊道花架整体连接,导致拆卸困难、保温棉由于裸露沾水以及保温罩框架变形,易导致保温棉腐蚀大量脱落、保温棉脱落后,难更换,一处损坏需要全部更新,耗材量大、以及保温罩框架缺少保温棉的隔离,易大幅度变形及保温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2]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空保温罩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目前的,现有技术所设计的保温罩由于结构设计的缺陷性,主要存在保温罩与辊道花架整
体连接,导致拆卸困难、保温棉由于裸露沾水以及保温罩框架变形,易导致保温棉腐蚀大量脱落、保温棉脱落后,难更换,一处损坏需要全部更新,耗材量大、以及保温罩框架缺少保温棉的隔离,易大幅度变形及保温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真空保温罩装置,包括:保温罩本体和顶部可拆卸设置在所述保温罩本体的内侧壁以及内侧顶端的真空保温盒装置;其中,所述真空保温盒装置包括盒体和保温结构;所述盒体包括开口向下的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开口处的端盖;所述保温结构包括固设在所述外壳的内部的顶端的上保温材料层、固设在所述端盖的顶部的下保温材料层以及设置在所述上保温材料层与所述下保温材料层之间的绝密真空层。
[0014]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所述保温罩本体的内侧壁上以及内侧顶端上均设置有安装座,在所述安装坐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在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支座,在所述支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位置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通过插销可拆卸连接。
[0015]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所述保温罩本体的内侧顶端设置有至少两个真空保温盒装置;在相邻的所述真空保温盒装置之间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顶端设置在所述保温罩本体的内侧顶端上。
[0016]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所述保温罩本体的内侧顶端设置有导向板固定座;在所述导向板固定座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固定孔;在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孔的位置对应的通孔;所述导向板设置在所述导向板固定座的两个侧壁之间,在所述固定孔与所述通孔之间设置有销轴,在所述销轴的一端设置有垫圈,在所述销轴的另一端设置有开口销。
[0017]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上保温材料层的厚度为30mm
±
10mm;所述下保温材料层的厚度为30mm
±
10mm;所述绝密真空层的厚度为20mm

60mm;和/或,所述上保温材料层为陶瓷纤维层;和/或,所述下保温材料层为介孔材料层。
[0018]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所述保温罩本体与所述真空保温盒装置的顶部连接处设置有金属密封圈。
[0019]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保温罩本体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所述框架内部的耐热衬板;所述框架包括底部支撑架和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架顶部的筋梁;所述筋梁由槽钢对拼密封焊接形成。
[0020]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端盖包括盖板和围绕所述盖板的顶部的周边设置的固定连接板;所述固定连接板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开口处的外侧壁上;所述盖板为不锈钢耐热板。
[0021]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外壳为不锈钢外壳。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真空保温罩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3]制作开口向下的外壳,并在所述外壳的内部的顶端固定预设厚度的上保温材料层,得到第一外壳;
[0024]制作与所述第一外壳的下部开口相匹配的端盖,并在所述端盖的顶端固定下保温材料层,得到第一端盖;
[0025]将所述第一端盖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外壳的开口处,并对所述上保温材料层与所述下保温材料层之间的空间做真空处理,使所述空间形成绝密真空层,得到真空保温盒装置;
[0026]制作保温罩本体,将所述真空保温盒装置通过可拆卸结构安装在所述保温罩本体的内侧壁及内侧顶端上,得到真空保温罩装置;
[0027]将所述真空保温罩装置直接设置在辊道两侧的护板上或将所述真空保温罩装置安装在辊道一侧的倾翻抬臂架上,并通过液压缸控制所述真空保温罩装置的位置。
[0028]从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真空保温罩装置及其制作方法,通过在保温罩本体的内侧壁以及内侧顶端可拆卸设置真空保温盒装置,单个真空保温盒装置可以单独拆卸、更换,便于维护,并且,有真空保温盒装置隔离保温罩内壁与高温钢坯,对保温罩内壁有阻热防护作用,热辐射不能直接传到保温罩主要受力钢架上,保温罩主体不受影响不易变形扭曲;保温罩本体为独立整体,可以直接吊装、便于拆卸;保温结构固定在盒体内部,且分为上保温材料层和下保温材料层,增加保温效果,并且,上保温材料层与下保温材料层之间设置有绝密真空层,保温材料不直接裸漏,耐火耐水,在盒体的内部上下保温材料层之间形成的绝密真空层内空气不流动,使上下保温材料层避免与水汽接触,防止腐蚀脱落;有一处真空保温盒装置损坏只需要更换损坏此处真空保温盒装置即可,节省时间和材料。
[0029]为了实现上述以及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保温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罩本体和顶部可拆卸设置在所述保温罩本体的内侧壁以及内侧顶端的真空保温盒装置;其中,所述真空保温盒装置包括盒体和保温结构;所述盒体包括开口向下的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开口处的端盖;所述保温结构包括固设在所述外壳的内部的顶端的上保温材料层、固设在所述端盖的顶部的下保温材料层以及设置在所述上保温材料层与所述下保温材料层之间的绝密真空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保温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温罩本体的内侧壁上以及内侧顶端上均设置有安装座,在所述安装坐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在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支座,在所述支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位置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通过插销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保温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温罩本体的内侧顶端设置有至少两个真空保温盒装置;在相邻的所述真空保温盒装置之间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顶端设置在所述保温罩本体的内侧顶端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保温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温罩本体的内侧顶端设置有导向板固定座;在所述导向板固定座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固定孔;在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孔的位置对应的通孔;所述导向板设置在所述导向板固定座的两个侧壁之间,在所述固定孔与所述通孔之间设置有销轴,在所述销轴的一端设置有垫圈,在所述销轴的另一端设置有开口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保温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温材料层的厚度为30mm
±
10mm;所述下保温材料层的厚度为30mm
±
10mm;所述绝密真空层的厚度为2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雷生杨良文张晔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