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埋洞预埋套筒拆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4466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埋洞预埋套筒拆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其包括预埋套筒,预埋筒外侧贴装有隔离薄膜,预埋套筒顶部连接有顶盖,顶盖上开设有插装孔,插装孔两侧固定有位于预埋套筒内的挡柱,插装孔内插设有用于将预埋套筒固定在建筑模板上的固定件,预埋套筒配套有能够将预埋套筒从建筑模板上拆除的螺杆自拆除机构,螺杆自拆除机构包括顶升螺杆,顶升螺杆上螺纹连接有顶升螺管,顶升螺管外侧固定有顶升翼片,顶升翼片与顶升螺管形成与插装孔相适配的类十字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施工人员在进行预埋套筒拆除时不用再对时间要求太高,而且拆除预埋套筒时基本不会影响预埋孔洞的成型质量,同时,拆除过程更为轻松快捷。为轻松快捷。为轻松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埋洞预埋套筒拆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
,特别是指一种预埋洞预埋套筒拆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施工质量的提升成为了每个建设项目管理的基本出发点,现浇混凝土楼板预留孔洞的施工质量,直接或间接对结构主体质量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快速、准确、保质保量的完成现浇混凝土楼板孔洞预埋施工作业,成为了在建项目管理层所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0003]传统现浇混凝土楼板预埋孔洞时,一般都是将预埋洞模具固定在楼板的底侧模板上,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后,待混凝土初步凝固,再及时将预埋洞模具从楼板模板上拆除。
[0004]传统的拆除预埋洞模具的方式对时间要求较高,必须在混凝土凝结强度不高时及时拆除才行,否则一旦混凝土完全凝结,混凝土与预埋洞模具结合的紧密程度会大大提升,极大的提高了预埋洞模具的拆除难度,施工人员不得不通过铁钎、锤子等工具进行“暴力”拆除,这种拆除方式不仅会损坏预埋孔洞模具,而且影响孔洞的成型质量,同时还需要损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费时、费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预埋洞预埋套筒拆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使得施工人员在进行预埋套筒拆除时不用再对时间要求太高,而且拆除预埋套筒时基本不会影响预埋孔洞的成型质量,同时,拆除过程更为轻松快捷。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预埋洞预埋套筒拆除装置,包括顶盖,顶盖连接在外壁贴装有隔离薄膜的预埋套筒上,顶盖上开设有插装孔,插装孔两侧固定有位于预埋套筒内的挡柱,预埋套筒配套有能够将预埋套筒从建筑模板上拆除的螺杆自拆除机构;所述螺杆自拆除机构包括顶升螺杆,顶升螺杆上螺纹连接有顶升螺管,顶升螺管外侧固定有顶升翼片,顶升翼片与顶升螺管形成与插装孔相适配的类十字结构。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当所述顶升螺杆位于插装孔内并与插装孔同轴设置时,顶升翼片远离顶升螺管的一端与顶升螺杆中轴线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挡柱与插装孔中轴线之间的最短距离。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升螺杆顶端设有一体成形的六方柱。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升螺杆底端固定有与所述插装孔相适配的受力底座,受力底座远离顶升螺杆的一侧设有防偏杆。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受力底座为弧形片,弧形片的开口侧朝向顶升螺杆。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偏杆远离所述受力底座的一端为锥形头。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升螺杆的长度为所述预埋套筒高度的2

2.5倍。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预埋套筒固定在建筑模板上时,预埋套筒通过固定件与建筑模板连接,固定件包括呈L形的固定拉杆,固定拉杆的一根支杆上设有螺纹丝,固定拉杆设有螺纹丝的支杆从建筑模板下方穿过建筑模板伸至预埋套筒内并从所述插装孔伸出,固定拉杆伸出插装孔的一端套设有加固垫片并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固定拉杆远离插装孔的一根支杆与建筑模板的底面抵紧。
[0014]一种预埋洞预埋套筒拆除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拆除设置在建筑模板与预埋套筒之间的所述固定件;步骤二:调整顶升螺管在顶升螺杆上的位置,并将带有顶升螺管的顶升螺杆插入插装孔,使顶升螺杆与插装孔同轴线设置,并使顶升螺杆下方的防偏端头与建筑模板接触,同时保持顶升翼片位于所述挡柱之间;步骤三:通过外部工具带动顶升螺杆转动,顶升螺杆通过顶升螺管带动顶升翼片抵在挡柱上并偏离插装孔,顶升翼片在顶升螺杆带动下上升并推动预埋套筒顶部的顶盖,使预埋套筒脱离建筑构件的预埋洞。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利效果在于:1、在进行建筑构件浇筑时,事先安装在建筑模板上的预埋套筒能够浇筑完成的建筑构件中形成预埋孔洞,通过螺杆自拆除机构可实现预埋套筒在建筑构件上的拆卸,对拆除时间要求较低。
[0016]2、在进行预埋套筒的拆除时,隔离薄膜使得凝固后的混凝土对预埋套筒只是压紧而非完全固定在预埋洞内,通过旋转顶升螺杆,能够实现顶升螺管和顶升翼片的上升,顶升翼片上升能够推动预埋套筒从预埋洞中升起,进而实现预埋套筒在预埋洞的脱离,整个脱离过程无需担心混凝土是否完全凝固,无时间上的要求。
[0017]3、转动顶升螺杆的时候,可通过外部工具夹在顶升螺杆或顶升螺杆顶部的六方柱上,例如电动扳手,外部工具通过带动顶升螺杆转动,能够实现预埋套筒的拆卸,整个拆卸过程方便简单,相较于传统的“暴力拆除”,不会破坏预埋洞的结构,不影响建筑构体的整体质量。
[0018]4、受力底座能够避免顶升螺杆从建筑模板上开设的与固定拉杆相对应的洞口中掉落,保证了本专利技术的可实施性,防偏杆插入建筑模板上开设的与固定拉杆相对应的洞口中时,能够避免顶升螺杆发生偏离,即使建筑模板尚未开设与固定拉杆相对应的洞口,防偏杆底端的锥形头在转动时能够在建筑模板上形成一个定位槽孔,减小了顶升螺杆发生偏离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螺杆自拆除机构插入预埋套筒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拆除预埋套筒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固定拉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螺杆自拆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至少两个预埋套筒安装在建筑模板上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通过螺杆自拆除机构拆除不同预埋套筒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预埋套筒;11、顶盖;12、插装孔;13、挡柱;21、固定拉杆;22、加固垫片;23、固定螺母;31、顶升螺杆;32、顶升螺管;33、顶升翼片;41、受力底座;42、防偏杆;311、六方柱;5、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一种预埋洞预埋套筒拆除装置,包括顶盖11,顶盖11连接在外侧贴装有隔离薄膜(图中未标示)的预埋套筒1的顶端。顶盖11上开设有与预埋套筒1的中轴线同轴设置的插装孔12。具体的,预埋套筒1为圆柱状筒体,隔离薄膜为PE塑料薄膜,顶盖11通过点焊的方式焊接在预埋套筒1的顶端,插装孔12是由同心设置的圆形孔与矩形孔组合而成的类十字形孔洞,类十字形孔洞与预埋套筒1为同轴设置。
[0024]隔离薄膜能够避免预埋套筒1直接与混凝土接触,防止预埋套筒1与凝固后的混凝土完全固定,便于后期预埋套筒1的拆除。插装孔12方便后续拆除工具在预埋套筒1内的设置。...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埋洞预埋套筒拆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11),顶盖(1)连接在外壁贴装有隔离薄膜的预埋套筒(1)上,顶盖(11)上开设有插装孔(12),插装孔(12)两侧固定有位于预埋套筒(1)内的挡柱(13),预埋套筒(1)配套有能够将预埋套筒(1)从建筑模板上拆除的螺杆自拆除机构;所述螺杆自拆除机构包括顶升螺杆(31),顶升螺杆(31)上螺纹连接有顶升螺管(32),顶升螺管(32)外侧固定有顶升翼片(33),顶升翼片(33)与顶升螺管(32)形成与插装孔(12)相适配的类十字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埋洞预埋套筒拆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顶升螺杆(31)位于插装孔(12)内并与插装孔(12)同轴设置时,顶升翼片(33)远离顶升螺管(32)的一端与顶升螺杆(31)中轴线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挡柱(13)与插装孔(12)中轴线之间的最短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预埋洞预埋套管拆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螺杆(31)顶端设有一体设置的六方柱(3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埋洞预埋套筒拆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螺杆(31)底端固定有与所述插装孔(12)相适配的受力底座(41),受力底座(41)远离顶升螺杆(31)的一侧设有防偏杆(4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埋洞预埋套筒拆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底座(41)为弧形片,弧形片的开口侧朝向顶升螺杆(3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埋洞预埋套筒拆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偏杆(42)远离所述受力底座(41)的一端为锥形头。7.根据权利要求1、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士会王军校陈瑜刘坤李剑东李兴蔚李凯刘月秋陈沛伦萧玉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