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微纤维网络结构体的微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4358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有微纤维网络结构体的微针,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微针,其在溶解性微针基底中含有不溶性微纤维网络结构体,从而即使针中不包含药物,也可以通过贴片背面的药物注入用孔将药物水溶液大量且与药物种类无关地传递到皮肤。传递到皮肤。传递到皮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含有微纤维网络结构体的微针


[0001]本申请主张基于2020年06月30日申请的韩国申请第10

2020

0080091号和第2021年04月29日申请的韩国申请第10

2021

0055845号的优先权,相应申请的说明书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内容均援用于本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有微纤维网络结构体的微针贴片。

技术介绍

[0003]在经皮药物传递系统中,10至15微米厚的作为皮肤最外层的角质起到最重要的屏障作用。长度在数百微米以内的微针(microneedle)通过最少的侵入可以物理性地穿透皮肤,可以简便、无痛地向皮肤有效传递药物,因此在化妆品以及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研究。从1998年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普劳斯尼茨小组利用半导体工艺技术制造的硅微针的开发开始,用金属、陶瓷或玻璃制造的多种固体(solid)微针在皮肤上生成暂时的微通道,从而传递涂覆在针上的药物或局部涂布在皮肤上的药物。然而,存在如果针在皮肤内折断或者小颗粒等东西留在体内,则可能诱发炎症(inflammation)反应的问题。另一方面,由水溶性聚合物制成的溶解性(dissolving)微针通过含有药物而制造,渗透到皮肤后,随着针的溶解,药物被释放出来。虽然与固体微针相比,具有可易于制造、不存在皮肤上会留下残留物的问题等多种优点,但可担载的活性化合物限于亲水性物质。另外,微针因数百微米尺寸,内部可担载的药物量有限,从而仅可传递少量的药物,因此这可能不足以产生功效。不仅如此,在制造微针的工艺中,还存在不稳定的活性物质发生变性的问题。
[0004]因此,报告了用于改善溶解性微针的药物装载量的几项研究。有研究报告称,对溶解性微针和局部制剂分别装载相同的药物,涂布局部制剂,然后应用针,从而与单独使用针时相比提高了药物传递效率(参考非专利文献1、2)。另外,还报告了在含有亲水性药物的溶解性微针贴片边缘涂布马油,从而同时传递药物和马油2种相的系统。然而,上述方法也未能大幅改善药物传递量,并且在使用上存在很大不便,例如应在涂布在皮肤上的制剂适当干燥后应用针,或者应在将油相涂布在针上后应用于皮肤等。
[0005]在整个本说明书中参考了很多文献并标注了其引用。所引用的文献的公开内容其整体作为参考并入本说明书中,从而更加明确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水平以及本专利技术的内容。
[0006][现有技术文献][0007]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第10

2017

0103698号
[0008]非专利文献1:Molecular pharmaceutics 14(2017)2024

2031
[0009]非专利文献2: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 18(2019)1083

1091
[0010]非专利文献3: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 18(2019)936

943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技术课题
[0012]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确认了当通过在溶解性微针中添加不溶性微纤维网络结构体来制造微针贴片时,通过微针贴片进行皮肤穿孔后追加供应的多种药物不仅可以沿着上述微纤维结构体形成的网络结构体快速扩散,而且可以在贴片整个区域向皮肤深处大量传递给皮肤,并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13]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涉及一种含有微纤维网络结构体的微针,更具体地,是为了提供一种微针,其在溶解性微针基底中含有不溶性微纤维网络结构体,从而可以通过贴片背面将药物水溶液大量且与药物种类无关地传递到皮肤。
[0014]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下具体例。
[0015]具体例1.一种微针,其包含:微纤维网络结构体;以及微针形成物质。
[0016]具体例2.如具体例1所述的微针,其特征在于,形成上述网络结构体的微纤维是选自由纤维素纤维、丙烯酸纤维、壳聚糖纤维、聚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以及聚酰胺纤维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
[0017]具体例3.如先前具体例中任一个所述的微针,其特征在于,上述微针包括形成有多个针的针部以及附着有上述多个针的基板(substrate)部,上述微纤维网络结构体包含在上述基板部中。
[0018]具体例4.如先前具体例中任一个所述的微针,其特征在于,上述微纤维网络结构体不包含在上述针部中。
[0019]具体例5.如先前具体例中任一个所述的微针,其特征在于,上述微针形成物质在皮肤内溶胀或溶解。
[0020]具体例6.如先前具体例中任一个所述的微针,其特征在于,上述微针形成物质包括水溶解性聚合物。
[0021]具体例7.如先前具体例中任一个所述的微针,其特征在于,上述微针形成物质包括选自由透明质酸或其盐、羧甲基纤维素或其盐、乙烯基吡咯烷酮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糖类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
[0022]具体例8.如先前具体例中任一个所述的微针,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微针的总重量,上述微针中包含的微纤维网络结构体的含量为0.01重量%以上至小于13.6重量%。
[0023]具体例9.如先前具体例中任一个所述的微针,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微针的基板部上形成有药物注入孔。
[0024]具体例10.如先前具体例中任一个所述的微针,其特征在于,当通过上述药物注入孔注入药物时,药物通过上述基板部中包含的微纤维网络结构体扩散到微针贴片的整个区域。
[0025]具体例11.如先前具体例中任一个所述的微针,其特征在于,上述微纤维网络结构体是氧化的生物纤维素微纤维网络水分散体。
[0026]具体例12.如先前具体例中任一个所述的微针,其特征在于,对于上述氧化的生物纤维素,氧化前生物纤维素中包含的全部醇基中0.8mmol/g纤维素以上被羧基取代。
[0027]具体例13.一种微针试剂盒,其包含先前具体例中任一个所述的微针以及单独配备的药物。
[0028]具体例14.一种为美容目的向皮肤有效地注入有效成分的方法,包括:准备先前具体例中任一个所述的微针的步骤;以及通过在上述微针的基板部上形成的药物注入孔注入
有效成分的步骤。
[002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和益处将通过下述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权利要求书和附图更加明确。
[0030]技术解决方案
[003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观点是提供一种微针,其包含:微纤维网络结构体;以及微针形成物质。
[0032]作为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将溶解性微针形成物质与水不溶性的微纤维网络结构体一起混合,并通过现有溶解性微针的制造方法即微模塑(micromolding)方法制造微针贴片。
[0033]上述微纤维网络结构体由于具有三维相互缠绕的网络结构,因此不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微针,其包含:微纤维网络结构体;以及微针形成物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其特征在于,形成上述网络结构体的微纤维是选自由纤维素纤维、丙烯酸纤维、壳聚糖纤维、聚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以及聚酰胺纤维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其特征在于,上述微针包括形成有多个针的针部以及附着有上述多个针的基板(substrate)部,上述微纤维网络结构体包含在上述基板部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针,其特征在于,上述微纤维网络结构体不包含在上述针部中。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其特征在于,上述微针形成物质在皮肤内溶胀或溶解。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其特征在于,上述微针形成物质包括水溶解性聚合物。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其特征在于,上述微针形成物质包括选自由透明质酸或其盐、羧甲基纤维素或其盐、乙烯基吡咯烷酮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糖类组成的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智恩全胜贤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生活健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