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热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1831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热熨装置,包括恒温加热器和固定盘,所述恒温加热器的外周拆卸式设有热奄包,热奄包内拆卸式设有药包;所述固定盘设有两个、分别固定在恒温加热器外侧,且将恒温加热器和热奄包夹在两固定盘之间,所述固定盘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恒温加热器温度的温度调节键和为恒温加热器供电的充电口和开关;固定盘远离恒温加热器的一侧还设有手柄,所述手柄、固定盘及恒温加热器三者同轴布置。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中药热熨装置,能有效解决现有热熨装置温度难以把控,患者体验感差、达不到治疗效果的问题。达不到治疗效果的问题。达不到治疗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热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中药热熨
,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热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热熨法是中医独特、有效的外治法之一,采用药物经过加热处理,借助温热之力将药性由表达里,敷于患部、腧穴做来回往返的移动而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传统的热熨法使用热奄包进行操作,但其温度难以把控,且热力难以维持,患者的体验感大打折扣;对于操作者,若进行循经热熨法,需反复加热,操作繁琐费时费力。
[0003]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方法为:将热熨包装入自制小布袋中,扎紧袋口,放进微波炉中加热,待温度适宜后,置于患者相应部位热熨,每次20~30分钟,熨烫时力度需均匀,开始用力要轻,随着温度降低后,力度需增大。该方法操作简单,治疗效果也不错;但是操作时比较繁琐,操作者需要反复加热热熨包;温度难以把控,过热易烫伤患者,温度低达不到治疗效果,患者的体验感大打折扣。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综合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热熨装置,能有效解决现有热熨装置温度难以把控,患者体验感差、达不到治疗效果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中药热熨装置,包括恒温加热器和固定盘,所述恒温加热器的外周拆卸式设有热奄包,所述热奄包内拆卸式设有药包;所述固定盘设有两个、分别固定在恒温加热器外侧,且将恒温加热器和热奄包夹在两固定盘之间,所述固定盘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恒温加热器温度的温度调节键和为恒温加热器供电的充电口和开关;固定盘远离恒温加热器的一侧还设有手柄,所述手柄、固定盘及恒温加热器三者同轴布置。
[0007]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热奄包为条状,且热奄包的宽度与两固定盘之间的距离一致;所述热奄包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拉链,药包通过拉链处的开口塞入热奄包内;热奄包的两端通过开合扣连接、并包覆在恒温加热器外。热奄包可拆卸,便于对其内药材进行更换和热奄包本身进行清洗以重复利用。
[0008]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热奄包的包布为长绒棉布材质,且热奄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置药小格,各置药小格的宽度相同;这样可保证整个热奄包的平整,保证吸热均匀和提高平整度,保证使用舒适度。
[0009]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开合扣包括配合使用的子排扣和母排扣,所述子排扣固定在热奄包的一端内侧,母排扣固定在热奄包的另一端内侧;子母排扣均设置在端部内侧位置,可防止子母排扣扣合时凸起对患者皮肤造成挤压或硌人问题。
[0010]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固定盘的外周间隔设有按摩滚珠,所述按摩滚珠的按摩面紧贴患者皮肤时、热奄包的外周面与患者皮肤相贴。
[0011]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固定盘上还设有显示屏和显示灯,所述显示屏显示预设温度数据,显示灯加热时亮起,加热完毕后熄灭。
[0012]更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手柄对称设有两个,两手柄上均套设有防滑硅胶层。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中药热熨装置,通过设置恒温加热器、固定盘和手柄,使中药热熨装置整体呈碾轮状,使用时通过双手握持手柄对患处进行来回滚动,热奄包在恒温加热器的作用下可以持续散发热量,且热奄包可在长时间内保持恒温(热奄包一方面吸收恒温加热器的热量,另一方面其包裹作用可防止恒温加热器热量的快速流失),即本技术的中药热熨装置可有效避免反复微波炉加热热奄包,同时其温度可控,可避免温度过高烫伤患者或温度过低达不到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所述中药热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未设置热奄包);
[0015]图2为本技术所述中药热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设置热奄包);
[0016]图3为本技术所述热奄包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恒温加热器;2.固定盘;21.按摩滚珠;3.手柄;4.热奄包;41.置药小格;42.拉链;43.母排扣;44.子排扣;5.温度调节键;6.显示屏;7.开关;8.显示灯;9.充电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技术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0019]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图1~3所示,一种中药热熨装置,包括恒温加热器和固定盘,恒温加热器的外周拆卸式设有热奄包,热奄包内拆卸式设有药包;固定盘设有两个、分别固定在恒温加热器外侧,且将恒温加热器和热奄包夹在两固定盘之间,固定盘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恒温加热器温度的温度调节键和为恒温加热器供电的充电口和开关;固定盘远离恒温加热器的一侧还设有手柄,手柄、固定盘及恒温加热器三者同轴布置,手柄对称设有两个,可设置长度为10cm,两手柄上均套设有防滑硅胶层,操作时易抓握,更加省力。
[0020]参考图1和图2,固定盘的外周间隔设有直径为2cm的按摩滚珠,按摩滚珠的按摩面紧贴患者皮肤时、热奄包的外周面与患者皮肤相贴,按摩滚珠对皮肤进行按摩,可促进患处血液循环;固定盘上还设有显示屏和显示灯,显示屏显示预设温度数据,显示灯加热时亮起,加热完毕后熄灭。本实施例的恒温加热器可找厂家进行直接生产,其电路原理可参考电饭锅加热保温原理,该部分内容不是本技术的设计要点,属于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直接在市场购买(包括温度控制器和传感器)。
[0021]如图3所示,热奄包为条状,总长94cm,宽10cm,且热奄包的宽度与两固定盘之间的距离一致;热奄包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拉链,药包通过拉链处的开口塞入热奄包内;热奄包的两端通过开合扣连接、并包覆在恒温加热器外。热奄包可拆卸,便于对其内药材进行更换和热奄包本身进行清洗以重复利用;本实施例热奄包的包布为长绒棉布材质,且热奄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置药小格,各置药小格的宽度相同,每格约能装入100g中药;这样可保证整个热奄包的平整,保证吸热均匀和提高平整度,保证使用舒适度;另外热奄包的两
侧边处还可以设置松紧带,利用松紧带可以将热奄包稳定、贴合固定在恒温加热器外周。
[0022]本实施例的开合扣包括配合使用的子排扣和母排扣,子排扣固定在热奄包的一端内侧,母排扣固定在热奄包的另一端内侧;子母排扣均设置在端部内侧位置,可防止子母排扣扣合时凸起对患者皮肤造成挤压或硌人问题;同时排扣连接稳定,使热奄包环绕成圈时连接紧密。热奄包在热熨结束后,可以取下,将仍有余温的热奄包置于患处,使其发挥最后的余热作用。
[0023]本技术的中药热熨装置内置恒温加热器,使用时通过充电口对恒温加热器内电池进行充电,显示屏可显示充电状态,充电时显示屏闪烁,充电完毕后显示屏常亮;之后打开开关,显示屏上显示当前温度,按动温度调节键设定目标温度,之后恒温加热器对陶瓷发热片进行加热,加热时显示灯亮起,加热完毕后显示灯熄灭;待加热到目标温度后进行保温操作(这样可有效节省耗电量),即可进行热熨治疗。
[0024]上面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热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温加热器和固定盘,所述恒温加热器的外周拆卸式设有热奄包,所述热奄包内拆卸式设有药包;所述固定盘设有两个、分别固定在恒温加热器外侧,且将恒温加热器和热奄包夹在两固定盘之间,所述固定盘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恒温加热器温度的温度调节键和为恒温加热器供电的充电口和开关;固定盘远离恒温加热器的一侧还设有手柄,所述手柄、固定盘及恒温加热器三者同轴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热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奄包为条状,且热奄包的宽度与两固定盘之间的距离一致;所述热奄包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拉链,药包通过拉链处的开口塞入热奄包内;热奄包的两端通过开合扣连接、并包覆在恒温加热器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热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悦梁湘萍黄海婵詹玉容林秋影李春霞邱锡坚张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