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物组织冷冻保存或解冻复苏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4059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生物组织冷冻保存或解冻复苏的装置,其包括:载体,所述载体包括管状主体,所述管状主体的一端设置有栅状结构,所述栅状结构阻止生物组织通过所述溶液出口离开所述管状主体。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序进行冷冻保护剂的投送或移除,有效提高了胚胎/卵子冷冻保存或解冻复苏操作的效率。冷冻保存或解冻复苏操作的效率。冷冻保存或解冻复苏操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生物组织冷冻保存或解冻复苏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物组织冷冻保存或解冻复苏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细胞冷冻保存技术在很多生物领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将细胞从低温冷冻状态恢复到正常代谢状态也同样重要,解冻复苏的过程包含了把冷冻保护剂移除替换成正常培养基的过程。
[0003]现有技术在胚胎冷冻或解冻时使用的装置具有操作复杂,效率较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物组织冷冻保存或解冻复苏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装置在进行胚胎冷冻或解冻时存在的操作复杂、效率较低等问题。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生物组织冷冻保存或解冻复苏的装置,其包括:载体,所述载体包括管状主体,所述管状主体的一端设置有栅状结构,所述栅状结构阻止生物组织通过所述溶液出口离开所述管状主体。
[0006]其中,所述管状主体具有溶液入口和溶液出口,所述溶液出口设置有所述栅状结构。
[0007]其中,所述管状主体包括供溶液流动的溶液通道,溶液通过所述溶液入口进入所述溶液通道并通过所述溶液出口离开所述溶液通道。
[0008]其中,所述溶液入口设置在所述管状主体的末端。
[0009]其中,所述溶液出口设置在所述管状主体的近端附近。
[0010]其中,所述栅状结构包括多个栅条,所述多个栅条中的每两个栅条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生物组织的直径且大于溶液分子的直径。
[0011]其中,所述栅状结构的长度为0.8

1.5毫米。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进行冷冻保存或解冻复苏操作时,胚胎被栅状结构限制在载体的近端不会飘出,这样能够有序进行冷冻保护剂的投送或移除,有效提高了胚胎/卵子冷冻保存或解冻复苏操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4]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载体的立体示意图;
[0015]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载体的侧视图;
[0016]图3是图2中A

A线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生物组织冷冻保存或解冻复苏的装置,参考图1至图3,所述装置包括载体,所述载体具有呈管状的主体11,管状主体11的外径可为1.5

2.5毫米、内径可为0.8

1.5毫米。管状主体11内具有供溶液流动的溶液通道,该溶液通道包括设置在管状主体11的末端的溶液入口12和设置在管状主体11的近端附近的溶液出口13,溶液可以通过溶液入口12进入溶液通道并通过溶液出口13离开溶液通道。
[0020]载体的溶液通道可承载生物组织,载体的管状主体11的一端设置有栅状结构15,具体来说,在溶液出口13设置有栅状结构15,栅状结构15包括多个栅条,这些多个栅条中的每两个栅条之间的细缝间距小于生物组织的直径且大于溶液分子的直径,其中所述细缝间距为0.05

0.08毫米。这样,当溶液(冷冻液或解冻液)在溶液通道内由末端向近端流动的情况下,溶液推动生物组织到载体的近端位置,溶液通过栅状结构15离开载体,而生物组织则被栅状结构15阻挡在载体的近端的位置附近,防止生物组织随着溶液离开载体。其中,所述生物组织可以是胚胎、卵子、细胞等生物材料,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制。
[002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使用玻璃毛细管向载体投放胚胎,由于栅状结构15的栅条具有弹性,栅状结构15可在与外物(例如玻璃毛细管)接触时发生形变从而使得外物穿过栅状结构15。在使用玻璃毛细管向载体投放胚胎时,玻璃毛细管触碰到栅状结构15后,栅状结构15会发生形变,继续向下插入玻璃毛细管,则玻璃毛细管就能够穿过栅状结构15进入溶液通道中,将玻璃毛细管内的胚胎投放到溶液通道中。待胚胎投放后,玻璃毛细管离开溶液通道后栅状结构15则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由于栅状结构15的细缝间距小于胚胎的直径,胚胎可以被限位在溶液通道中(载体的近端),并不会随着液体的流动离开载体。此外,还可从载体的末端(溶液入口)投放胚胎,具体地,先将载体的溶液通道内填满基础培养液,然后使用玻璃毛细管从载体的末端插入载体,再放出胚胎。当使用移液泵或者气压泵往载体灌入溶液时,溶液会把胚胎带到载体的近端位置,由于栅状结构15的细缝间距小于胚胎的直径,胚胎可以被限位在载体的近端,并不会随着液体的流动离开载体。
[0022]当进行冷冻应用操作流程时,首先使用移液枪把载体内部灌满基础培养液,然后把载体平放在显微镜上,使用玻璃毛细管把胚胎从培养皿取出,穿过载体近端的栅状结构,将胚胎投放到载体中,然后把载体的末端接上软管,使用自动化的溶液推动仪器(例如注射泵或者气压泵),把冷冻液慢慢从溶液入口灌入载体的溶液通道。溶液经过溶液通道流动到载体近端时,溶液内的冷冻保护剂就可以扩散到胚胎内部,达到冷冻保护剂投送的目的,替代现有的人工操作的方案。溶液经过栅状结构离开载体,载体的近端可以放在一个容器内,收集废液(一般为几十到几百微升的溶液)。当处理完成后,使用者把载体从软管拔出,投入液氮保存。
[0023]当进行解冻应用操作时,先准备一盘已经预热到37度的解冻液,然后把载体从液氮取出,把载体近端的部分侵入已经预热到37度的解冻液里,50秒后,把软管接上载体的末
端,然后使用自动化的溶液推动仪器(例如注射泵或者气压泵),把稀释液和清洗液按自动程序慢慢从溶液入口灌入载体的通道。溶液经过载体的溶液通道流动到载体近端时,胚胎体内和胚胎附近的冷冻保护剂被解冻液带走移除,达到解冻复苏的目的,替代现有的人工操作的方案。溶液经过栅状结构离开载体,载体的近端可以放在一个容器内,收集废液(一般为几十到几百微升的溶液)。当处理完成后,使用者把载体平放于显微镜上,将玻璃毛细管穿过栅状结构,把胚胎从载体前端回收,并放到培养皿内继续培养。
[0024]通过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在进行冷冻保存或解冻复苏操作时,栅状结构将胚胎限制在载体的近端而不能够飘出,从而能够有序进行冷冻保护剂的投送或移除,有效提高了胚胎冷冻保存或解冻复苏操作的效率。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物组织冷冻保存或解冻复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所述载体包括管状主体,所述管状主体的一端设置有栅状结构,所述栅状结构用于阻挡生物组织离开所述管状主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主体具有溶液入口和溶液出口,所述溶液出口设置有所述栅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主体包括供溶液流动的溶液通道,溶液通过所述溶液入口进入所述溶液通道并通过所述溶液出口离开所述溶液通道。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昊楠舒怡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拜尔洛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