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压计软管收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4044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血压计软管收纳装置,包括两端分别与血压计主机和袖带连接的软管主体,所述软管主体的中段部分为螺旋弹性管;还包括收纳盒和连接在所述螺旋弹性管的两端之间的维持组件;所述螺旋弹性管具有收纳状态和工作状态;所述螺旋弹性管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螺旋弹性管完全位于所述收纳盒内;所述螺旋弹性管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螺旋弹性管拉长,所述维持组件抵抗螺旋弹性管的收缩弹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维持组件和具有螺旋弹性管的软管主体,使得螺旋弹性管具有收纳状态和工作状态,在工作状态时,所述维持组件抵抗螺旋弹性管的收缩弹力。维持组件抵抗螺旋弹性管的收缩弹力。维持组件抵抗螺旋弹性管的收缩弹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压计软管收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血压计软管收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测定血压值时,在生体的体表面卷绕袖带200,该袖带200内置有用于压迫位于生体内部的动脉的流体袋,通过使卷绕的流体袋膨胀收缩来检测动脉内产生的动脉压脉搏波,并基于此进行血压值的测定。所谓的袖带200是指具有内腔的带状结构的物体,能够卷绕在生体的一部分上,并且通过向内腔注入气体或液体等流体使流体带膨胀收缩,从而利用于血压值的测定,详见CN101977548A,公开日为 2011.02.16,早于本申请的申请日。如图1所示,血压计主机100通过软管与袖带200连接(软管又称为血压带或者延长管),而为了适应血压计主机100不同的摆放位置以及与患者之间不同的距离,通常软管都比较长。使用后,软管需要医护人员手动卷起来,较为麻烦,如果没有卷,则显得杂乱。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压计软管收纳装置,其具有方便医护人员收纳软管的特点,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000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血压计软管收纳装置,其中,包括两端分别与血压计主机和袖带连接的软管主体,所述软管主体的中段部分为螺旋弹性管;还包括收纳盒和连接在所述螺旋弹性管的两端之间的维持组件;所述螺旋弹性管具有收纳状态和工作状态;所述螺旋弹性管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螺旋弹性管完全位于所述收纳盒内;所述螺旋弹性管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螺旋弹性管拉长,所述维持组件抵抗螺旋弹性管的收缩弹力。
[0007]进一步,所述维持组件包括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所述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分别与所述螺旋弹性管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弹性管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分别挂设在固定物上。
[0008]进一步,所述第一挂钩与第一挂钩之间连接有辅助回弹弹簧。
[0009]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血压计软管收纳装置,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一、使用时,所述螺旋弹性管拉长后通过所述维持组件使得螺旋弹性管维持伸长的工作状态。所述螺旋弹性管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螺旋弹性管完全位于所述收纳盒内,整体上更加简洁。
[0011]所述维持组件是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通过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挂设在病房内的固定物上,从而避免螺旋弹性管在自身弹力下缩回。使用后,松开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从而实现将螺旋弹性管收纳在所述收纳盒内。通过设置辅助回弹弹簧,使得辅助回弹弹簧与所述螺旋弹性管协同使得螺旋弹性管收回至收纳状态。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维持组件和具有螺旋弹性管的软管主体,使得螺旋弹性管具有收纳状态和工作状态,在工作状态时,所述维持组件抵抗螺旋弹性管的收缩弹力。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现有的血压计主机、软管和袖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维持组件为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时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
[0016]血压计主机100;袖带200;软管主体1;螺旋弹性管11;收纳盒2;第一挂钩34;第二挂钩35;辅助回弹弹簧36。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18]如图2所示,其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血压计软管收纳装置,包括两端分别与血压计主机100和袖带200连接的软管主体1,所述软管主体1的中段部分为螺旋弹性管11;还包括收纳盒2和连接在所述螺旋弹性管11的两端之间的维持组件;所述螺旋弹性管11具有收纳状态和工作状态;所述螺旋弹性管11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螺旋弹性管11完全位于所述收纳盒2内;所述螺旋弹性管11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螺旋弹性管11拉长,所述维持组件抵抗螺旋弹性管11 的收缩弹力。这样,本技术涉及的一种血压计软管收纳装置,使用时,所述螺旋弹性管11拉长后通过所述维持组件使得螺旋弹性管 11维持伸长的工作状态。所述螺旋弹性管11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螺旋弹性管11完全位于所述收纳盒2内,整体上更加简洁。
[0019]优选的,所述维持组件包括第一挂钩34和第二挂钩35,所述第一挂钩34和第二挂钩35分别与所述螺旋弹性管11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弹性管11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挂钩34和第二挂钩 35分别挂设在固定物(图中未示出)上。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挂钩34与第一挂钩34之间连接有辅助回弹弹簧36。
[0020]所述维持组件也可以是第一挂钩34和第二挂钩35,通过第一挂钩34和第二挂钩35挂设在病房内的固定物上,如病床,床头柜抽屉等,从而避免螺旋弹性管11在自身弹力下缩回。使用后,松开第一挂钩34和第二挂钩35,从而实现将螺旋弹性管11收纳在所述收纳盒2内。通过设置辅助回弹弹簧36,使得辅助回弹弹簧36与所述螺旋弹性管11协同使得螺旋弹性管11收回至收纳状态。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维持组件和具有螺旋弹性管11的软管主体1,使得螺旋弹性管11具有收纳状态和工作状态,在工作状态时,所述维持组件抵抗螺旋弹性管11的收缩弹力。
[0022]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压计软管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分别与血压计主机和袖带连接的软管主体,所述软管主体的中段部分为螺旋弹性管;还包括收纳盒和连接在所述螺旋弹性管的两端之间的维持组件;所述螺旋弹性管具有收纳状态和工作状态;所述螺旋弹性管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螺旋弹性管完全位于所述收纳盒内;所述螺旋弹性管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螺旋弹性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美羚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