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断毛细管效应的防渗漏汽车线束中间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4016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阻断毛细管效应的防渗漏汽车线束中间件,是专门在线束中间段特别增加一个中间连接器,当线缆一级防水失效后,提供二级渗漏防护,连接处设计成公母对接,针对密封功能失效提供防呆设计,包括线束入口段、线束出口段以及线束中继段。线束入口段是一种腔体结构,腔体通过在入口端盖上设置的防水渗透膜形成透气窗。透气窗功能是防止腔体外部的水分进入到腔体内,促使腔体内的水分汽化后渗透出腔体,进入大气中。线束出口段功能为提供一密封腔体,防止外部水分进入腔体内与出口线束接头接触,密封腔体在一橡胶材料制成的密封橡胶塞内。线束中继段为对线束入口段与线束出口段的导通连接。与线束出口段的导通连接。与线束出口段的导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断毛细管效应的防渗漏汽车线束中间件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汽车线束,更具体涉及线束接插件。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电子部件在汽车控制系统以及执行机构中占比巨大,而往往执行机构在车身周围、远离各种汽车控制单元,例如VCU、ECU和DCU等,故此,控制单元与执行机构间往往需要通过线束连通。大规模工业化的发展,分工不断细化,针对线束在部件连接处、发展出了专门的连接器公司,他们专门生产连接器,例如世界五百强企业泰科就是专业化连接器生产商,而且其在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独特专利。特别地,专业厂家在汽车电子行业的连接器,特别注重防止水渗漏,特别设计有针对水分进入连接器的橡胶密封环节。然而,因为连接器下游厂商相关部门人员或者汽车最终用户等会因为某些原因需要打开连接器和重新接通连接器。他们因为疏忽了或者是不清楚密封橡胶的作用而在连接器公母对接时造成了橡胶密封套错位或者脱落,使得密封功能丧失。水分会在汽车后续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接触到雨水和风雪,致使线束连接器的接口会渗入水分,水分会因为线束多路铜线与线束绝缘胶管间形成了毛细管,从而发生毛细管现象,水分会沿着线束铜线爬入控制单元或者执行单元。爬入的水分一旦在一种密封的环境中,无法挥发散去,造成累积增加,从而造成电路板元器件腐蚀或者线路板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线束中间接插件,是专门在线束中间段特别增加一个中间连接器,它针对专业厂家的连接器因为在主机厂处或者汽车最终用户手上在对接连接器公母接头、因为疏忽而损害了橡胶密封圈的密封功能时,提供二级渗漏防护,而且其公母对接时,针对密封功能失效提供防呆设计。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具体方法来实现:
[0005]一种阻断毛细管效应的防渗漏汽车线束中间件,其特征是:包括了线束入口段、线束出口段、以及线束中继段。
[0006]所述线束入口段,一种腔体结构,起到水分与线束分离以及风干在大气中的作用,是为水分分离腔,腔体由入口端盖与线束中继段组成。腔体内包括了公母连接机构,隔水密封圈、密封圈卡扣、密封圈落位平台、公母连接机构热缩管以及线束铜线裸露段。
[0007]特别地,腔体通过在入口端盖上设置的防水渗透膜形成透气窗,透气窗功能是防止腔体外部的水分进入到腔体内,促使腔体内的水分汽化后渗透出腔体,进入大气中。
[0008]优选的,密封圈落位平台为高光面。
[0009]优选的,入口端盖与线束中继段通过的卡扣一锁定,既能够防止径向旋转,又能够防止入口端盖继续下推。
[0010]优选的,入口端盖在线束进入水分分离腔处设置有小孔,方便线束接头穿过,其孔
尺寸大于公母连接机构最大截面尺寸。
[0011]优选的,需要保证水分分离腔隔离空气尘土,为此在小孔处设置了下凹的平台,用于密封。
[0012]所述线束出口段其核心功能为提供一密封腔体,防止外部水分进入腔体内与出口线束接头接触。密封腔体在一橡胶材料制成的密封橡胶塞内,密封橡胶塞外围侧视看,为品字形,实为大小四棱柱体同轴连接,小四棱柱体自出口端盖的顶端矩形孔穿过,小四棱柱中心范围有多个贯穿小通孔,每根线束自单个贯穿小通孔穿过且被橡胶材料自然密封,小孔个数与需要穿透的线束数量一致;大四棱柱体其内部被掏成中空柱体,其下端面与线束中继段出口密封平台受压接触,形成密封面并提供线束接头的密封腔;所述线束中继段,包括了线束中继段主体、线束中继段导电圆棒,线束中继段主体在线束入口段端部提供了密封圈落位平台,在线束出口段端部提供了线束中继段出口密封平台,两个平台均为密封面,表面为高光面,大四棱柱体下端面与线束中继段的线束中继段出口密封平台接触,二者实现密封腔体的下端密封,其密封压力来自于出口端盖与线束中继段的锁定。
[0013]优选的,线束中继段出口密封平台表面为高光面。
[0014]优选的,出口端盖与线束中继段是通过卡扣二锁定,能够防止径向旋转。
[0015]所述线束中继段,实为对线束入口段与线束出口段的导通连接,包括了中继段主体和中继段导电圆棒。中继段主体在线束入口段端部提供了密封圈落位平台,在线束出口段端部提供了线束中继段出口密封平台,在线束中继段中部设置有限制入口端盖过度推入的碰停柱。
[0016]附图说明:
[0017]图1:总成图
[0018]1:线束入口段
ꢀꢀ
2:线束出口段
ꢀꢀ
3:线束中继段 13:透气窗
[0019]图2:线束入口段结构图
[0020]11:公母连接机构
ꢀꢀ
12:腔体由入口端盖
ꢀꢀ
14:隔水密封圈
ꢀꢀ
15:密封圈卡扣16:水分分离腔17:公母连接机构热缩管
ꢀꢀ
18:线束裸铜线段
ꢀꢀ
19:水分分离腔
ꢀꢀ
33:防尘密封圈
ꢀꢀ
110:半渗透腔的小孔
ꢀꢀ
111:小孔平台
[0021]图3:线束出口段结构图
[0022]22:密封腔体23:密封橡胶塞24:出口端盖25:出口线束接头
ꢀꢀ
241:顶端矩形孔
[0023]图4:密封橡胶塞截面图
[0024]231:线束中继段出口密封平台232:大四棱柱体下端面
[0025]图5:线束中继段结构图
[0026]34:防尘密封圈限位槽
ꢀꢀ
311:线束中继段出口密封平台
ꢀꢀ
312:密封圈落位平台313:碰停柱
[0027]图6:卡扣连接示图
[0028]121:卡扣一
[0029]242:卡扣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实施例:
[0031]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技术是如何实现的。
[0032]参见附图1,一种阻断毛细管效应的防渗漏汽车线束中间件,包括了线束入口段1、线束出口段2以及线束中继段3。
[0033]所述线束入口段,一种腔体结构,起到水分与线束分离以及风干在大气中的作用,是为水分分离腔19,腔体由入口端盖12与线束中继段3组成。
[0034]腔体内包括了公母连接机构11,隔水密封圈14、密封圈卡扣15、密封圈落位平台312、公母连接机构热缩管17以及线束裸铜线段18。线束接头用标准件,密封圈采用橡胶O形圈,密封卡扣用不锈钢304材料,通过冷冲压模具成型,热缩管为标准工业产品,线束铜线露段是在原有的线束基础上截断其外部包胶一段并剔除包胶使其裸露出里面的线束铜线。
[0035]密封圈落位平台312是线束中继段的一部分结构,通过注塑模具成型,其密封功能的高光面通过模具工艺面抛光实现。
[0036]入口端盖上设置有防水渗透膜形成透气窗13、线束穿过入口端盖进入半渗透腔的小孔110、小孔平台111以及与线束中继段3相连接的卡扣一112相关几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断毛细管效应的防渗漏汽车线束中间件,包括了线束入口段(1)、线束出口段(2)以及线束中继段(3);所述线束入口段(1),为一种腔体结构,是水分的分离腔,腔体由入口端盖(12)与线束中继段(3)在端部通过卡扣且径向防滑动方式连接形成,腔体内包括了公母连接机构(11)、隔水密封圈(14)、密封圈卡扣(15)、密封圈落位平台(312)、公母连接机构热缩管(17)以及线束铜线裸露段(18);所述线束出口段(2)包括了出口端盖(24)、密封橡胶塞(23)以及线束中继段(3)端部,出口端盖(24)与线束中继段端部通过卡扣且防止径向滑动方式连接,提供了密封橡胶塞(23)嵌入的空间,密封橡胶塞(23)为同轴的大小四棱柱体结构,小四棱柱穿过出口端盖顶端矩形孔(241)且线束沿轴向按照单根方式穿过小四棱柱橡胶层中的贯穿小通孔(231),形成自然密封,大四棱柱为中空柱体,其下端面(232)与线束中继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青农占奎夏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科维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