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频转换电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4003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5:29
本申请公开一种双频转换电路结构,包含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及导电层。第一传输线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端。第二传输线具有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第三输出端与第四输出端。第二输入端耦接第一输出端,第三输入端耦接第二输出端。导电层与第一传输线及第二传输线层叠设置。导电层包含第一镂空图案。第一镂空图案与第二传输线在俯视图上重叠。叠。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频转换电路结构


[0001]本申请是关于一种无线通信电路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双频转换电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于功率输出级的线性度不够理想,在输出端或多或少会形成高次谐波并对其他频段造成干扰。因此,如何将系统的高次谐波抑制于规范以内,以提升系统的效能并符合法规,已成为本领域被关注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公开一种双频转换电路结构,其包含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及导电层。第一传输线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端。第二传输线具有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第三输出端与第四输出端。第二输入端耦接第一输出端,第三输入端耦接第二输出端。导电层与第一传输线及第二传输线层叠设置。导电层包含第一镂空图案。第一镂空图案与第二传输线在俯视图上重叠。
[0004]本申请公开一种双频转换电路结构,其包含第一导电层及第二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包含第一镂空图案。第二导电层与第一导电层层叠设置,且由介电材料隔开。第一导电层包含巴伦电路、滤波电路及共面带状线。滤波电路包含传输线。传输线包含第二镂空图案。第一镂空图案与传输线在俯视图上重叠,且与第二镂空图案在俯视图上不重叠。滤波电路耦接于巴伦电路与共面带状线之间。
[0005]本申请的双频转换电路结构利用传输线与接地导电层上的镂空图案来对高频信号部分提供了更高的插入损耗。相较于已知技术,本申请的双频转换电路结构不使用额外组件、材料与布线面积,并可以提高对于高次谐波的抑制能力。
附图说明
[0006]在阅读了下文实施方式以及附图时,能够最佳地理解本申请的多种实施方式。应注意到,根据本领域的标准作业习惯,图中的各种特征并未依比例绘制。事实上,为了能够清楚地进行描述,可能会刻意地放大或缩小某些特征的尺寸。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双频转换电路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双频转换电路结构中第一导电层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双频转换电路结构中第二导电层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双频转换电路结构的部分细部示意图。符号说明:10:双频转换电路结构100:导电层200:导电层120:传输线
140:传输线160:传输线161:第一带状线162:第一带状线T1:镂空图案T2:镂空图案T3:镂空图案T4:镂空图案U1:镂空图案U2:镂空图案U3:镂空图案U4:镂空图案C1:缺口C2:缺口C3:缺口C4:缺口O1:开口O2:开口O3:开口O4:开口N1:输入端N2:输出端N3:输出端N4:输入端N5:输入端N6:输出端N7:输出端N8:输入端N9:输入端SG1:第一段SG2:第二段SG3:第三段SG4:第四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07]本申请的实施例针对双频无线通信中的双频转换电路进行改良,以增加双频转换电路本身抑制谐波的能力,进而降低整体系统的高次谐波。图1为本申请的双频转换电路结构10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双频转换电路结构10用以接收输入信号,并产生转换信号至功率输出级(未绘示于图中)。功率输出级依据增益值将该转换信号增益为输出信号输出。在一
些实施例中,双频转换电路结构10应用在双频无线通信的发射机中,例如应用在符合IEEE 802.11a/b/g/n/ac规范的发射机中。
[0008]双频转换电路结构10设置于双层印刷电路板,该双层印刷电路包含导电层100与导电层200层叠设置,并由一介电材料隔开。导电层100设置于该双层印刷电路板的顶部,包含双频微带线(microstrip)以接收输入信号并进行信号处理,再通过共面带状线(coplanar strip)160将对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导电层200作为参考接地层,设置于该双层印刷电路板的底部。如图1所示,双频微带线包含巴伦电路(balun circuit)120(下称传输线120)及滤波电路140(下称传输线140)。在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滤波电路140为低通滤波器。共面带状线160(下称传输线160)包含第一带状线161与第一带状线162。
[0009]传输线120的输入端N1用以接收该输入信号;传输线120的输出端N2与输出端N3分别连接传输线140的输入端N4与输入端N5;传输线140的输出端N6与输出端N7分别连接第一带状线161的输入端N8与第二带状线162的输入端N9。如图1所示的俯视图下,传输线120与传输线140设置于导电层200的范围内且彼此重叠,传输线160的左端重叠导电层200并向右延伸出导电层200的范围,具体来说第一带状线161与第一带状线162沿着远离传输线140的一方向延伸。
[0010]为了易于理解导电层100与导电层200中组件的相对设置,图2与图3分别单独绘示了导电层100与导电层200的示意图。
[0011]请参考图2,传输线140包含镂空图案T1、T2、T3与T4。而如图3所示,导电层200包含具有镂空图案U1、U2、U3与U4的一整片金属,如图1所示,镂空图案U1~U4与传输线140部分重叠,但镂空图案U1~U4与传输线140的镂空图案T1~T4皆不重叠。
[0012]请同时参考图4。图4绘示了传输线140与镂空图案U1~U4的示意图。传输线140包含第一段SG1、第二段SG2、第三段SG3与第四段SG4。第一段SG1连接于输入端N4与第二段SG2之间;第二段SG21连接于第一段SG1与输出端N6之间;第三段SG3连接于输入端N5与第四段SG4之间;第四段SG4连接于第三段SG3与输出端N7间。在俯视图下,第一段SG1、第三段SG3、第一带状线161与第二带状线162平行设置,第二段SG2与第四段SG4平行设置,第一段SG1与第二段SG2垂直设置,及第三段SG3与第四段SG4垂直设置。
[0013]镂空图案T1设置于第一段SG1中;镂空图案T2设置于第二段SG2中;镂空图案T3设置于第三段SG3中;镂空图案T4设置于第四段SG4中。
[0014]在俯视图下,传输线140中的镂空图案T1~T4不为封闭镂空图案,且为具有一缺口的T形镂空图案。镂空图案T1的缺口C1朝向远离第三段SG3的方向;镂空图案T2的缺口C2朝向远离传输线160的方向;镂空图案T3的缺口C3朝向远离第一段SG1的方向;镂空图案T4的缺口C4朝向远离传输线160的方向。第一段SG1、镂空图案T1、第二段SG2与镂空图案T2分别与第三段SG3、镂空图案T3、第四段SG4与镂空图案T4对称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镂空图案T1与镂空图案T3的大小相同,及镂空图案T2与镂空图案T4的大小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镂空图案T1与镂空图案T2的大小不同。在其他实施例中,镂空图案T1~T4的缺口C1~C4方向可与图2所示不同。
[0015]在俯视图下,镂空图案U1与第一段SG1重叠,镂空图案U2与第一段SG2重叠,镂空图案U3与第一段SG3重叠,及镂空图案U4与第一段SG4重叠。镂空图案U1~U4为封闭镂空图案,且为具有一开口的U形镂空图案。第一段SG1穿过镂空图案U1的开口O1,且开口O1朝向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频转换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传输线,具有一第一输入端、一第一输出端与一第二输出端;及一第二传输线,具有一第二输入端、一第三输入端、一第三输出端与一第四输出端,其中该第二输入端耦接该第一输出端,该第三输入端耦接该第二输出端,及一导电层,与该第一传输线及该第二传输线层叠设置,包含:一第一镂空图案,其中该第一镂空图案与该第二传输线在一俯视图上重叠。2.如权利要求1中的双频转换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传输线包含一第二镂空图案,其中该第二镂空图案与该第一镂空图案在该俯视图上不重叠。3.如权利要求2中的双频转换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电层还包含一第三镂空图案,其中该第三镂空图案与该第二传输线在该俯视图上重叠,且与该第一镂空图案相互分开,其中该第一镂空图案与该第三镂空图案为U形图案。4.如权利要求3中的双频转换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传输线更包含一第四镂空图案,其中该第一镂空图案、该第二镂空图案、该第三镂空图案与该第四镂空图案在该俯视图上不重叠。5.如权利要求4中的双频转换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镂空图案与该第四镂空图案为T形图案,且不为封闭镂空图案。6.一种双频转换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子皓王至诘
申请(专利权)人: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