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脱钩吊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3695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的一种防脱钩吊装机构包括吊装主体以及防脱填充件,吊装主体具有吊装部和挂钩部;防脱填充件包括相连的连接部和填充部;连接部活动连接于吊装主体,并可沿着吊装主体进行往返移动,当连接部向着挂钩部方向移动时,填充部靠近挂钩部,并分别与挂钩部以及吊装孔的内壁相贴。本申请在吊装主体上活动设置了防脱填充件,吊装前,挂钩部和填充部先后伸入到吊装孔,伸入过程顺畅,吊装时,填充部可以对装入吊装孔的挂钩部形成稳固的限位,保证了挂钩部和吊装台阶之间的挂钩状态,保证吊装的顺利进行,不会脱钩,吊装完成后,填充部和挂钩部先后脱出吊装孔,脱出过程顺畅;从而解决了吊装挂钩在狭小的吊装空间内伸入脱出难的问题。难的问题。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脱钩吊装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模组吊装
,具体地,主要涉及防脱钩吊装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很多模组类的部件需要吊装到箱体内进行装配,例如,将电池模组吊装到箱体内,而为了提升空间利用率,模组外壁和箱体内壁之间的间隙会设计的很狭小,此时吊装机构的吊钩就没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在模组外壁和箱体内壁之间进行吊装。因此在现有技术中,此类模组的吊装的位置一般是设计在模组的内部,在模组壳体上预留出吊装孔,然后吊钩从模组壳体上的吊装孔钩住模组进行吊装,在设计时为了避免占据较多的模组壳体空间以及为了避免吊装孔设计较大容易出现脱钩的问题,一般吊装孔的设计会较小,只能预留出一个吊装的狭小空间,然而而狭小的吊装孔又会出现吊装钩难伸入吊装孔内,在完成吊装后,吊装钩又难脱出吊装孔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防脱钩吊装机构。
[0004]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防脱钩吊装机构包括:
[0005]吊装主体,其具有吊装部和挂钩部;以及
[0006]防脱填充件,其包括相连的连接部和填充部;连接部活动连接于吊装主体,并可沿着吊装主体进行往返移动,当连接部向着挂钩部方向移动时,填充部靠近挂钩部,并分别与挂钩部以及吊装孔的内壁相贴。
[0007]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吊装主体还设置有限位部,限位部用于限制连接部向着挂钩部方向的移动距离。
[0008]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连接部套设于吊装主体外,限位部的一端设于吊装主体,另一端向着远离吊装主体的方向延伸,限位部的另一端对连接部的移动进行限位。
[0009]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连接部的外壁设置有活动位。
[0010]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活动位为块状。
[0011]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挂钩部面向填充部的一面为弧形凸面,填充部具有与弧形凸面相适配的弧形凹面,弧形凸面和弧形凹面相贴。
[0012]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吊装部具有吊环。
[0013]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挂钩部背向填充部的一侧开设有吊装钩。
[0014]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填充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楔形结构。
[0015]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挂钩部和填充部的截面积之和等于吊装孔的截面积。
[0016]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吊装主体上活动设置了防脱填充件,吊装前,挂钩部和填充部先后伸入到吊装孔,伸入过程顺畅,吊装时,填充部可以对装入吊装孔的挂钩部形成稳固的限位,保证了挂钩部和吊装台阶之间的挂钩状态,保证吊装的顺利进行,不会脱钩,
吊装完成后,填充部和挂钩部先后脱出吊装孔,脱出过程顺畅;从而解决了吊装挂钩在狭小的吊装空间内伸入脱出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实施例中防脱钩吊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实施例中防脱钩吊装机构和模组壳体的配合示意图;
[0020]图3为实施例中防脱钩吊装机构和模组壳体的剖面视图;
[0021]图4为实施例中防脱钩吊装机构和模组壳体的爆炸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23]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4]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5]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6]参照图1至图4,图1为实施例中防脱钩吊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防脱钩吊装机构和模组壳体的配合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防脱钩吊装机构和模组壳体的剖面视图,图4为实施例中防脱钩吊装机构和模组壳体的爆炸示图。本实施例中的防脱钩吊装机构包括吊装主体1以及防脱填充件2。吊装主体1具有吊装部11和挂钩部12;防脱填充件2包括相连的连接部21和填充部22;连接部21活动连接于吊装主体1,并可沿着吊装主体1进行往返移动,当连接部21向着挂钩部12方向移动时,填充部22靠近挂钩部12,并分别与挂钩部12以及吊装孔31的内壁相贴。
[0027]其中,吊装孔31是模组壳体3上开设的吊装孔31,其卡设于壳体模组3的内部,其吊装孔31的底部具有吊装台阶32。
[0028]本实施例中的防脱钩吊装机构的吊装过程如下:首先将连接部21向着远离挂钩部12的方向移动,使得填充部22远离挂钩部12,此时将挂钩部12伸入到吊装孔31内,直至越过
吊装台阶32并与之挂设,而后在将连接部21向着挂钩部12方向移动,此时,填充部22靠近挂钩部12,并分别与挂钩部12以及吊装孔31的内壁相贴,此时填充部22就对挂钩部12和吊装孔31之间的空间进行填充,使得挂钩部12和吊装孔31的吊装台阶32形成稳固的挂钩关系,而后外部的吊装机械通过吊装部11进行模组的吊装,吊装完成后,先将连接部21向着远离挂钩部12的方向移动后,先从吊装孔31内脱出填充部22,然后再脱出挂钩部12。如此,即使吊装孔31只是狭小空间,因为在吊装主体1上活动设置了防脱填充件2,吊装前,挂钩部12和填充部22先后伸入到吊装孔31,伸入过程顺畅,吊装时,填充部22可以对装入吊装孔31的挂钩部12形成稳固的限位,保证了挂钩部12和吊装台阶32之间的挂钩状态,保证吊装的顺利进行,不会脱钩,吊装完成后,填充部22和挂钩部12先后脱出吊装孔31,脱出过程顺畅;从而解决了吊装挂钩在狭小的吊装空间内伸入脱出难的问题。
[0029]本实施例中的吊装主体1为长条状,吊装部11和挂钩部12分别一体成型于吊装主体1相对的两端。其中吊装部11用于和外部吊装机械进行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脱钩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装主体(1),其具有吊装部(11)和挂钩部(12);以及防脱填充件(2),其包括相连的连接部(21)和填充部(22);所述连接部(21)活动连接于所述吊装主体(1),并可沿着所述吊装主体(1)进行往返移动,当所述连接部(21)向着所述挂钩部(12)方向移动时,所述填充部(22)靠近所述挂钩部(12),并分别与所述挂钩部(12)以及吊装孔(31)的内壁相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钩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主体(1)还设置有限位部(13),所述限位部(13)用于限制所述连接部(21)向着所述挂钩部(12)方向的移动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脱钩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1)套设于所述吊装主体(1)外,所述限位部(13)的一端设于所述吊装主体(1),另一端向着远离所述吊装主体(1)的方向延伸,所述限位部(13)的另一端对所述连接部(21)的移动进行限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钩吊装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超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乐亿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