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良银专利>正文

一种USB音响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3687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USB音响线,其包括:一USB转接头和一传输导线,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盒状的音响输出端,该输出端通过传输导线与所述的USB转接头电性连接;所述的音响输出端内置有一音效电路,其端面上还设有二向外裸露的输入输出接口,该输入输出接口与该音效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的USB转接头,其内置接口电路的1脚连接所述USB端口的+5V端,其2脚连接所述USB端口的D-端,其3脚连接所述USB端口的D+端;其4脚经一串联线圈后接地,其5脚直接接地。(*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本技术有关于一种电子产品,尤指一种可以插 接在USB接口上播放音频的USB音响线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音响,分有源及无源式两种,均单独设有音频输入端 ,有源式音响还另外设有电源输入端。现有技术的音频播放器,均单独 设有电源,如采用干电池或充电电池,而造成体积较大、携带不便。现 有技术的USB转接线, 一般只是将USB连线进行延长,并没有其他功能 ;现有技术中的耳机、音响或麦克风,均是直接连接在电脑声卡的相应 输入输出接口上,而不能通过USB端口进行连接。随着各种有源便携式USB设备、特别是笔记本电脑的日益普及,直 接采用USB端口输出电源与数字信号,将大大简化现有音响或音频播放 器的结构。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发现可以将音频电路、USB转接线、供电 电路结合在一起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音响等产品的上述缺点,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设有一音频输出端、体积小、结构简洁、使用方便的USB音响线。 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USB音响线,包括一 USB转接头和一传输导线,其特征在于其 还包括一盒状的音响输出端,该输出端通过传输导线与所述的USB转接头电 性连接;所述的音响输出端内置有一音效电路,其端面上还设有二向外裸露 的输入输出接口,该输入输出接口与该音效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的USB转接头,其内置接口电路的1脚连接所述USB端口的+5V端, 其2脚连接所述USB端口的D-端,其3脚连接所述USB端口的D+端;其4脚经一串联线圈后接地,其5脚直接接地。所述的音效电路,其核心芯片为CM119;其30、 31、 32脚分别电性连接 所述的输出接口的一极;其27脚经一串联电容后连接音频输入接口的正极; 其25脚经两串联电阻后也连接音频输入接口的正极;其28、 29、 34、 35脚 分别经一串联线圈后连接USB转接头的1脚;其34、 35经串联电容后连接 USB转接头的2脚;其33、 36、 14、 16脚串联后分别经一串联电容连接USB 转接头的2脚;其41脚经一串联电阻后连接USB转接头的3脚;其7、 37、 38脚经一串联电阻后连接USB转接头的3脚。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 由于USB音响线的转接头与音响输出端两者之间以传输导线延 伸电性连接,USB音响线的转接头与装备主体(如计算机主机、笔记本 型计算机、PDA、手机、MP3播放器等)电性连接,而音频输出端与麦克 风或喇叭等所延伸的端子接头电性连接,从而可方便使用者便于调整装 备主体与麦克风、喇叭等的放置位置;2、 由于USB音响线的设置,可免除喇叭另接电源,且由于音频输 出端设有以CM119为核心芯片的音频处理电路,可以直接驱动各种喇叭, 也可以让使用者直接通过麦克风进行输入;由于喇叭或者麦克风是连接 在本技术的音响输出端接口,而不用再直接连接到设备的接口上, 因而大大提升了本技术整体使用的便利性及实用性。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USB转接头接口电路原理图; 图3为图1中音效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l,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USB音响线,其 包括一USB转接头1和一传输导线2,其还包括一盒状的音响输出端4,该 所述的USB转接头1电性连接;所述的音响输出 端4内置有一音效电路,其端面上还设有二向外裸露的输入输出接口,分别 是输出接口41、收入接口42,该输入输出41、 42接口与该音效电路电性连接。参见图2,所述的USB转接头1,其前部设有一公头12,其内置有一接口 电路J1;该电路J1,其1脚连接所述USB端口的+5V端,其2脚连接所述USB 端口的D-端,其3脚连接所述USB端口的D+端;其4脚经一串联线圈L2后接地,其5脚直接接地。参见图3,所述的音效电路,其核心芯片为CM119; CM119的30、 31、 32脚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的输出接口 41的一极;其27脚经一串联电容后连接 音频输入接口 42的正极;其25脚经R4、 R5两串联电阻后也连接音频输入接 口 42的正极;其28、 29、 34、 35脚分别经一串联线圈后连接USB转接头1 内Jl的1脚;其34、 35经串联电容CIO、 C4后连接USB转接头1内Jl的2 脚;其33、 36、 14、 16脚串联后分别经一串联电容C4连接USB转接头1内 Jl的2脚;其41脚经一串联电阻R2后连接USB转接头1内Jl的3脚;其7、 37、 38脚经一串联电阻R3后连接USB转接头1内Jl的3脚。采用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所述相同或相似的结构,所得到的其他 USB音响线,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 一种USB音响线,包括一USB转接头和一传输导线,其特征在于 其还包括一盒状的音响输出端,该输出端通过传输导线与所述的USB转接头 电性连接;所述的音响输出端内置有一音效电路,其端面上还设有二向外裸 露的输入输出接口,该输入输出接口与该音效电路电性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音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SB转接头, 其内置接口电路的1脚连接所述USB端口的+5V端,其2脚连接所述USB端 口的D-端,其3脚连接所述USB端口的D+端;其4脚经一串联线圏后接地, 其5脚直接接地。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音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音效电路, 其核心芯片为CM119;其30、 31、 32脚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的输出接口的一极; 其27脚经一串联电容后连接音频输入接口的正极;其25脚经两串联电阻后 也连接音频输入接口的正极;其28、 29、 34、 35脚分别经一串联线圈后连接 USB转接头的1脚;其34、 35经串联电容后连接USB转接头的2脚;其33、 36、 14、 16脚串联后分别经一串联电容连接USB转接头的2脚;其41脚经 一串联电阻后连接在USB转接头的3脚;其7、 37、 38脚经一串联电阻后连 接USB转接头的3脚。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USB音响线,其包括一USB转接头和一传输导线,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盒状的音响输出端,该输出端通过传输导线与所述的USB转接头电性连接;所述的音响输出端内置有一音效电路,其端面上还设有二向外裸露的输入输出接口,该输入输出接口与该音效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的USB转接头,其内置接口电路的1脚连接所述USB端口的+5V端,其2脚连接所述USB端口的D-端,其3脚连接所述USB端口的D+端;其4脚经一串联线圈后接地,其5脚直接接地。文档编号H01R11/11GK201038354SQ200720048480公开日2008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9日专利技术者沈良银 申请人:沈良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USB音响线,包括:一USB转接头和一传输导线,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盒状的音响输出端,该输出端通过传输导线与所述的USB转接头电性连接;所述的音响输出端内置有一音效电路,其端面上还设有二向外裸露的输入输出接口,该输入输出接口与该音效电路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良银
申请(专利权)人:沈良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