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下钢球法抗冲磨试验的混凝土试件及成型试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3649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下钢球法抗冲磨试验的混凝土试件及成型试模,混凝土试件包括试件本体,试件本体具有两端部平面,和形成于两端部平面外沿处的圆弧面,于圆弧面的两侧处分别构造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延伸相交后所形成的夹角不大于1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下钢球法抗冲磨试验的混凝土试件及成型试模


[0001]本技术属于混凝土抗冲磨性能试验的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水下钢球法抗冲磨试验的混凝土试件及成型试模。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的抗冲耐磨试验是水利工程混凝土的重要指标之一。现行水利行业规范《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T352

2020)规定的水下钢球法抗冲磨试验采用的试件为直径300
±
2mm,高100
±
1的扁圆柱体试件,一组三个试件。采用钢球冲刷仪进行试验,每个冲刷仪一次只能放入一个试件,每次试验历时72h,需要三台设备同时开始,设备之间的工作状态很难保持相同。当需要进行多组不同组分的混凝土抗冲磨性能对比时,需要采购多台抗冲磨仪器,成本很高。同时,现有的抗冲磨试验的试件的冲磨面为成型面,平整度很难做到统一,表面浮浆的多少对冲磨强度影响很大,导致结果准确度降低。此外,目前的试件体积大,单个试件重量达到17kg左右,加上钢制试模重量,单个试件重量超过30kg,十分不便。因此,制备一种高效准确简便的水下钢球法抗冲磨试验的混凝土试件成型用试模显得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水下钢球法抗冲磨试验的混凝土试件及成型试模,用以提高试验效率,降低成本的投入,结果组内数据离差小,并且实现操作方便的目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用于水下钢球法抗冲磨试验的混凝土试件,包括试件本体,所述试件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部平面,和形成于两端部平面外沿处的圆弧面,于所述圆弧面的两侧处分别构造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分别与两个端部平面的夹角为90
°
,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延伸相交后所形成的夹角不大于180
°
,且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延伸相交后所形成的夹角为360
°
的约数,且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经成型面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延伸相交后所形成的夹角为120
°
或者180
°

[0007]进一步的,两所述端部平面之间的距离为100mm;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长度相等,均为120mm,且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由圆弧面延伸至圆弧面轴心的距离为150mm。
[0008]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制作用于水下钢球法抗冲磨试验的混凝土试件的成型试模,包括试模本体,所述试模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模板,于两侧模板的下端设置有底部弧形模板,于所述底部弧形模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斜模板,且两侧模板、两斜模板及底部弧形模板围构成成型腔,成型口形成于成型腔的上端。
[0009]进一步的,两斜模板沿其表面延伸相交后所形成的夹角为120
°
或者180
°

[0010]进一步的,两侧模板通过多根螺杆连接,底部弧形模板和两个斜模板夹持于两侧模板之间,底部弧形模板、两个斜模板及两个侧模板经与螺杆螺纹连接的螺母锁紧。
[0011]进一步的,各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伸出两个侧模板,于各螺杆的两端分别螺纹连
接有螺母,两个螺母分别旋紧于相对应的侧模板的表面上,且位于斜模板处的螺杆穿经斜模板,位于底部弧形模板处的螺杆穿经底部弧形模板。
[0012]进一步的,所述侧模板、斜模板及底部弧形模板均为钢材质制成的结构。
[0013]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本技术由于试件本体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延伸相交后所形成的夹角不大于180
°
,同时,该夹角为360
°
的约数,使得该夹角的一定倍数为360
°
,譬如,当该夹角的角度为90
°
时,需要四个试件本体构成一个圆环,当该夹角的角度为120
°
时,需要三个试件本体构成一个圆环,当该夹角的角度为180
°
时,需要两个试件本体构成一个圆环,试验时,一组至少2个试件本体,放入现有冲刷仪内,进而提高试验的效率,而且本技术的成型试模制作,并且根据成型试模来制作试件本体的成本较低;而且冲刷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试件本体表面浆体数量不受振捣、抹面等人为影响,平整度高,结果组内数据离差小,同时试件本体及成型试模的重量轻,操作方便;综上可知,本技术提高了试验效率,降低了成本的投入,结果组内数据离差小,并且实现操作方便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5]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试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试件本体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试件本体成型于成型试模内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成型试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成型试模一个侧模板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成型试模中部分螺杆贯穿斜模板另一部分螺杆贯穿底部弧形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标注部件:100

试件本体,101

端部平面,102

第一侧面,103

圆弧面,104

成型面,105

第二侧面,200

试模本体,201

侧模板,202

底部弧形模板,203

斜模板,204

成型腔,205

成型口,206

螺杆,207

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下钢球法抗冲磨试验的混凝土试件,如图1

2所示,包括试件本体100,该试件本体100具有圆弧面103、第一侧面102、第二侧面105及两个端部平面101,其中,两个端部平面101相对设置,圆弧面103形成在两端部平面101外沿处,并且圆弧面103的上下两端将两个端部平面101接续。第一侧面102和第二侧面105分别构造在圆弧面103的两侧处,第一侧面102和第二侧面105分别与两个端部平面101的夹角为90
°
,第一侧面102与第二侧面105延伸相交后所形成的夹角不大于180
°
,而且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延伸相交后所形成的夹角为36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下钢球法抗冲磨试验的混凝土试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试件本体,所述试件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部平面,和形成于两端部平面外沿处的圆弧面,于所述圆弧面的两侧处分别构造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分别与两个端部平面的夹角为90
°
,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延伸相交后所形成的夹角不大于180
°
,且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延伸相交后所形成的夹角为360
°
的约数,且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经成型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钢球法抗冲磨试验的混凝土试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延伸相交后所形成的夹角为120
°
或者18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钢球法抗冲磨试验的混凝土试件,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端部平面之间的距离为100mm;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长度相等,均为120mm,且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由圆弧面延伸至圆弧面轴心的距离为150mm。4.一种制作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水下钢球法抗冲磨试验的混凝土试件的成型试模,其特征在于:包括试模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郭玉鑫刘佳宾刘海锋
申请(专利权)人:江河工程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