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冰生产加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3615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干冰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干冰生产加料结构,技术要点包括压缩缸,所述压缩缸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两侧均安装有加料机构,两个所述加料机构的底端之间安装有导料管,所述连接筒的内部安装有压力测定机构,所述连接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杆。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压缩缸作为液态二氧化碳存储输出装置,通过连接筒与两个加料机构连接,通过压缩缸内部的压力使得液态二氧化碳导出,然后开启其中一个加料机构对导料管进行输料,并且随着加料机构的效率逐渐下降连接筒内部的压力逐渐增大,从而实现了装置具备方便更换加料阀,并且保持输送不间断,提高效率,并且方便观察球阀的通过效率的优点。便观察球阀的通过效率的优点。便观察球阀的通过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干冰生产加料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干冰生产
,具体涉及干冰生产加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的干冰生产设备中,通常包括加料系统、压缩缸以及来料管等,其中,加料系统包括加料阀和加料喷嘴等部件,液态的二氧化碳通过来料管进入加料系统中,然后二氧化碳通过加料系统从液态转换为固态粉末即干冰,即液态二氧化碳经瞬间节流减压喷射后形成固态二氧化碳,然后,这些干冰粉末被送至压缩缸中压缩成型,但是现有的加料机构还存在以下不足:
[0003]1、现有技术中加料结构一般只设置一个调节球阀,而由于超低温的工作环境,球阀需要定期更换,以保持输料舒畅,但是更换时需要切断输送通道,降低生成效率;
[0004]2、现有技术中的加料结构更换球阀操作麻烦,并且对于输料压力无法直观观察,不便于判断球阀的通过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干冰生产加料结构,以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干冰生产加料结构,包括压缩缸,所述压缩缸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两侧均安装有加料机构,两个所述加料机构的底端之间安装有导料管,所述连接筒的内部安装有压力测定机构,所述连接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压力测定机构与导杆相配合。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加料机构包括两个转动接头、第一连接管、控制球阀和第二连接管,顶部的所述转动接头安装至连接筒的侧面,顶部的所述转动接头的另一侧与第一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底端与控制球阀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球阀的底端与第二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底端与底部的转动接头转动连接,底部的所述转动接头的底部安装至导料管上。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转动接头包括外螺纹套、转动头和密封圈,两个所述外螺纹套分别转动安装至连接筒和导料管上,两个所述密封圈分别安装至连接筒和导料管上,两个所述转动头的外侧分别螺纹连接至两个外螺纹套的内部,两个所述转动头的外侧分别与密封圈紧密接触,两个所述转动头相对的一侧分别与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转动连接。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外侧均套设有保温套。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压力测定机构包括活塞板、滑柱、阻尼弹簧和标杆,所述活塞板的外侧滑动连接至连接筒的内部,所述活塞板的底部与滑柱固定连接,
所述滑柱的底端贯穿并滑动连接至连接筒的底部,所述滑柱的底部与标杆固定连接,所述导杆的底端贯穿并滑动连接至标杆的底部,所述阻尼弹簧套设于滑柱的外侧,所述阻尼弹簧的顶端与活塞板固定连接,所述阻尼弹簧的底端与连接筒的内部固定连接。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滑柱的底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弹力套,所述弹力套的外侧与连接筒固定连接。
[00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4]本方案通过压缩缸作为液态二氧化碳存储输出装置,通过连接筒与两个加料机构连接,通过压缩缸内部的压力使得液态二氧化碳导出,然后开启其中一个加料机构对导料管进行输料,并且随着加料机构的效率逐渐下降连接筒内部的压力逐渐增大,推动压力测定机构向下运动,配合导杆方便观测内部压力,以直观的判断加料机构的通过效率,以判断装置更换加料机构的时间,而在需要更换时,打开另一个加料机构,将需要更换的加料机构关闭,并更换新的加料机构,从而实现了装置具备方便更换加料阀,并且保持输送不间断,提高效率,并且方便观察球阀的通过效率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说明:
[0019]1、压缩缸;2、连接筒;3、加料机构;31、转动接头;311、外螺纹套;312、转动头;313、密封圈;32、第一连接管;33、控制球阀;34、第二连接管;4、导料管;5、压力测定机构;51、活塞板;52、滑柱;521、弹力套;53、阻尼弹簧;54、标杆;6、导杆;7、保温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1]请参阅图1~3,本技术中,干冰生产加料结构,包括压缩缸1,所述压缩缸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筒2,所述连接筒2的两侧均安装有加料机构3,两个所述加料机构3的底端之间安装有导料管4,所述连接筒2的内部安装有压力测定机构5,所述连接筒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杆6,所述压力测定机构5与导杆6相配合。
[0022]本技术中,通过压缩缸1作为液态二氧化碳存储输出装置,通过连接筒2与两个加料机构3连接,通过压缩缸1内部的压力使得液态二氧化碳导出,然后开启其中一个加料机构3对导料管4进行输料,并且随着加料机构3的效率逐渐下降连接筒2内部的压力逐渐增大,推动压力测定机构5向下运动,配合导杆6方便观测内部压力,以直观的判断加料机构3的通过效率,以判断装置更换加料机构3的时间,而在需要更换时,打开另一个加料机构3,将需要更换的加料机构3关闭,并更换新的加料机构3,从而实现了装置具备方便更换加料阀,并且保持输送不间断,提高效率,并且方便观察球阀的通过效率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般只设置一个调节球阀,而由于超低温的工作环境,球阀需要定期更换,以保持输料舒畅,但是更换时需要切断输送通道,降低生成效率,并且更换球阀操作麻烦,并且对于输
料压力无法直观观察,不便于判断球阀的通过效率的问题。
[0023]请参阅图1与图2,其中:所述加料机构3包括两个转动接头31、第一连接管32、控制球阀33和第二连接管34,顶部的所述转动接头31安装至连接筒2的侧面,顶部的所述转动接头31的另一侧与第一连接管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32的底端与控制球阀33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球阀33的底端与第二连接管3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34的底端与底部的转动接头31转动连接,底部的所述转动接头31的底部安装至导料管4上。
[0024]本技术中,通过两个转动接头31分别与连接筒2和导料管4连接,使得第一连接管32和第二连接管34和控制球阀33实现连通,对装置实现加料连通,同时方便拆卸更换,更加便于使用。
[0025]请参阅图1与图2,其中:所述转动接头31包括外螺纹套311、转动头312和密封圈313,两个所述外螺纹套311分别转动安装至连接筒2和导料管4上,两个所述密封圈313分别安装至连接筒2和导料管4上,两个所述转动头312的外侧分别螺纹连接至两个外螺纹套311的内部,两个所述转动头312的外侧分别与密封圈313紧密接触,两个所述转动头312相对的一侧分别与第一连接管32和第二连接管34转动连接。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干冰生产加料结构,包括压缩缸(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缸(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筒(2),所述连接筒(2)的两侧均安装有加料机构(3),两个所述加料机构(3)的底端之间安装有导料管(4),所述连接筒(2)的内部安装有压力测定机构(5),所述连接筒(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杆(6),所述压力测定机构(5)与导杆(6)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冰生产加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机构(3)包括两个转动接头(31)、第一连接管(32)、控制球阀(33)和第二连接管(34),顶部的所述转动接头(31)安装至连接筒(2)的侧面,顶部的所述转动接头(31)的另一侧与第一连接管(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32)的底端与控制球阀(33)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球阀(33)的底端与第二连接管(3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34)的底端与底部的转动接头(31)转动连接,底部的所述转动接头(31)的底部安装至导料管(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冰生产加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接头(31)包括外螺纹套(311)、转动头(312)和密封圈(313),两个所述外螺纹套(311)分别转动安装至连接筒(2)和导料管(4)上,两个所述密封圈(313)分别安装至连接筒(2)和导料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立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同时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