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介生专利>正文

实验用振动模拟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3580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实验用振动模拟设备,包括基座架和振动平台,基座架顶面的一侧可拆卸固定有活动顶杆装置,基座架与振动平台之间的四个顶角位置逐一安装有振动弹力柱组件,振动弹力柱组件包括弹性伸缩杆,弹性伸缩杆顶面连接振动平台,底面连接基座架,振动平台下端连接有振动部件,该振动部件包括有振动电机,振动电机下端设有机座,该机座通过螺栓固定于基座架上,且基座架一侧设有转动式振频调节器,转动式振频调节器与振动电机呈电性连接。本申请通过在振动平台上可放置模拟脊髓伤员模型,通过规范的外固定进行固定后,确保伤员不会随意左右摇摆,再利用振动部件提供振动功能,实现振动实验的真实环境模拟,提供较为精确的实验结果和数据。验结果和数据。验结果和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验用振动模拟设备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振动实验设备的
,具体为实验用振动模拟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无论是战争年代的坦克装甲,还是和平年代行驶在公路上的机动车辆,亦或是正在逐步推广普及的直升机,“振动”是这些转运工具客观存在的固有物理属性;本申请主要研究了在不同环境下,因为各种原因(交通意外、高处坠落、运动损伤、火器锐器损伤等)导致的脊髓损伤患者,从事故地点转运至医疗救助场所,需要不同的交通工具,而这些运载工具本身不同频率的振动对于脊髓损伤患者的继发性影响,据估计,在院前转运或早期治疗阶段,约有超过25%的SCI初次发病患者病情会进一步恶化,在转运过程中,即使外固定技术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我们也应该不遗余力地尝试将可能的因脊柱不稳而造成的SCI加重的因素排除出来,经过仔细研究发现,其中一个未被熟知的可能对脊髓施加额外机械压力的因素即为转运设备(如救护车、直升机、固定翼小型飞机等)产生的振动,这些振动可能诱发脊柱的频繁移位,对已被骨折块压迫的脊髓造成进一步的创伤性应力。
[0003]转运相关振动的典型频率范围为0.5

80Hz,可引起与设备接触的身体发生周期性运动。位移振幅达到最大时候的对应频率定义为“共振”频率,因为此时位移最大,因此使用共振频率最有可能造成受伤受压的脊髓的进一步机械损伤。坐位及站立时,垂直方向上的共振频率为4

8Hz,仰卧位时腰椎的共振频率为5.0Hz。振动对于急性SCI的潜在影响虽不得而知,但却得到了急救人员及急诊医师的密切关注。先前的直升飞机振动方面的研究表明,5Hz时直升机的振动能量最大,这也与报道的人类腰椎共振频率相契合。而且,急性SCI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常常应用硬质颈托或背部硬板固定。担架或脊柱固定板要么直接放于车室或置于固定于车子框架的安全架上。尽管,现在的外固定设计可充当低通滤波器的作用从而在转运过程中降低高频振动的传导,但也有可能在脊柱共振范围内不起作用,甚至在共振频率以下时放大脊柱的振动。脊柱吸收振动,尤其在共振频率时,可增加局部椎体及椎间结构的活动,也可能造成脊髓的进一步活动或者机械性损伤。
[0004]基于此,目前对于该脊髓伤病患者的转运工具上,涉及细分振动影响领域的实验研究而言,普通的振动平台进行实验时,缺乏对应的针对性振动频率的模拟功能,例如绝大部分情况下,使用汽车作为转运工具,而汽车振动的实验模拟,现如今振动的模拟主要是针对车身的承载能力,针对悬挂的弹性能力和减震能力做的实验性设备,并不适用于脊髓损伤时转运过程造成伤害的振动频率情况模拟,因此,需研制一种实验用振动模拟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主要提供了实验用振动模拟设备,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实验用振动模拟设备,包括基座架和振动平台,所述基座架顶面的一侧可拆卸固
定有活动顶杆装置,所述基座架与振动平台之间的四个顶角位置逐一安装有振动弹力柱组件,所述振动弹力柱组件包括弹性伸缩杆,所述弹性伸缩杆顶面连接振动平台,底面连接基座架;
[0008]所述振动平台下端连接有振动部件,该振动部件包括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下端设有机座,该机座通过螺栓固定于基座架上,且所述基座架一侧设有转动式振频调节器,所述转动式振频调节器与振动电机呈电性连接。
[0009]再者,所述弹性伸缩杆包括上套管,所述上套管的下端活动插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下端穿插连接有下套管,且所述上套管与下套管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设有活动杆外部且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上套管、下套管抵接接触。
[0010]其次,所述活动顶杆装置包括中空固定座和伸缩杆,所述中空固定座底部通过螺栓固定于基座架顶面,所述中空固定座上端活动套接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振动平台底面。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上套管顶部与振动平台底面通过螺栓固定,所述下套管底部与基座架顶面通过螺栓固定。
[0012]本技术方案中,振动部件采用常规振动电机,通过输出端的传导机构连接振动平台后实现振动功能,而采用转动式振频调节器则利用旋钮式电位调节功能,以此来控制振动电机的输出控制,从最小振频到最大振频进行调节。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本技术本申请通过活动顶杆装置用于振动平台的振动幅度进行限定,确保振动平台进行上下振动,在振动平台上可放置模拟脊髓伤员模型,通过规范的外固定进行固定后,确保伤员不会随意左右摇摆,再利用振动部件提供振动功能,转动式振频调节器可以控制当前所需的振动频率的调节,当实现振动时,四个振动弹力柱组件能够较好的实现振动平台的波动,同时在振动之余也将振动平台的振动力到基座架时进行缓冲,避免基座架产生较大的共振影响。
[0015]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的A区域放大示意图;
[0019]图中:1、基座架;11、活动顶杆装置;111、中空固定座;112、伸缩杆;12、振动弹力柱组件;121、弹性伸缩杆;1211、上套管;1212、下套管;1213、活动杆;1214、弹簧;2、振动平台;3、振动电机;4、转动式振频调节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3]实施例
[0024]请参照附图1

3,实验用振动模拟设备,包括基座架1和振动平台2,基座架1顶面的一侧可拆卸固定有活动顶杆装置11,基座架1与振动平台2之间的四个顶角位置逐一安装有振动弹力柱组件12,振动弹力柱组件12包括弹性伸缩杆121,弹性伸缩杆121顶面连接振动平台2,底面连接基座架1;
[0025]振动平台2下端连接有振动部件,该振动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实验用振动模拟设备,包括基座架(1)和振动平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架(1)顶面的一侧可拆卸固定有活动顶杆装置(11),所述基座架(1)与振动平台(2)之间的四个顶角位置逐一安装有振动弹力柱组件(12),所述振动弹力柱组件(12)包括弹性伸缩杆(121),所述弹性伸缩杆(121)顶面连接振动平台(2),底面连接基座架(1);所述振动平台(2)下端连接有振动部件,该振动部件包括有振动电机(3),所述振动电机(3)下端设有机座,该机座通过螺栓固定于基座架(1)上,且所述基座架(1)一侧设有转动式振频调节器(4),所述转动式振频调节器(4)与振动电机(3)呈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振动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杆(121)包括上套管(1211),所述上套管(1211)的下端活动插接有活动杆(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介生洪毅刘宝戈程磊张军卫翁杰白金柱庞冬清封玉琨
申请(专利权)人:刘介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