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框向内翻折的液晶显示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3458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框向内翻折的液晶显示屏,由于下框的边缘向上延伸有侧壁,侧壁向内翻折形成有折边,遮光胶粘贴固定在折边上,向内翻折的折边可以使得遮光胶有足够的粘贴面积,进而使得遮光胶有足够的面积可以遮挡住光线,同时也可以使得遮光胶有足够的粘贴强度,避免遮光胶因粘贴面积不足导致遮光胶脱落而使得遮光胶失效,且无需额外再进行一次胶铁一体成型工艺,同时也无需额外浪费一个胶框的耗材,使得液晶显示屏的生产工艺变得简单,减少了液晶显示屏的生产流程,提高了液晶显示屏的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的良率,使得液晶显示屏出现不良品的概率降低,液晶显示屏的生产和制造成本也会大幅度降低,从而提高了液晶显示屏的产品竞争力。产品竞争力。产品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框向内翻折的液晶显示屏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下框向内翻折的液晶显示屏。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液晶显示屏的结构为在下框的背面开设摄像头盲孔。为了避免光线从遮光胶和下框之间漏出以及避免从下偏光片开孔的侧边缘漏出,目前常用的方案是在下框于摄像头盲孔处设置侧壁,然后再在侧壁上设置一个胶框,然后再在胶框上粘贴遮光胶,通过一个尺寸较大的胶框来增大遮光胶的粘贴面积,这种胶框一般采用胶铁一体成型的方式来实现生产,但是由于需要额外进行胶铁一体成型,且还需要一个胶框的耗材,导致液晶显示屏的生产工艺变得复杂,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流程,降低了生产效率及良率,从而导致液晶显示屏出现不良品的概率升高,液晶显示屏的生产和制造成本也会大幅度升高,从而降低了液晶显示屏的产品竞争力,无法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品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减少生产成本的同时避免光线漏出。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下框向内翻折的液晶显示屏,其包括由下到上依次顺序叠加设置有下框、反射片、导光板、光学膜组、下偏光片、大片玻璃、小片玻璃和上偏光片,所述下框的下表面向上开设有摄像头盲孔,所述摄像头盲孔穿透所述下框、反射片、导光板、光学膜组和上偏光片,所述下框、反射片、导光板、光学膜组和上偏光片开设有掏空部以避让所述摄像头盲孔,位于所述摄像头盲孔处的所述下框的边缘向上延伸有侧壁,所述侧壁朝向所述摄像头盲孔一侧翻折形成有折边,所述折边上固定有遮光胶,所述大片玻璃的下表面于所述摄像头盲孔的边缘至显示区之间设置有黑色油墨层,所述遮光胶与所述黑色油墨层抵接。
[0006]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下框向内翻折的液晶显示屏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遮光胶的上表面设置有弱粘性胶水层,所述遮光胶的下表面设置有强粘性胶水层。
[0007]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下框向内翻折的液晶显示屏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强粘性胶水层与所述弱粘性胶水层的初粘力比值为2:1至50:1。
[0008]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下框向内翻折的液晶显示屏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弱粘性胶水层和所述强粘性胶水层的胶水粘性相同,所述弱粘性胶水层的胶水涂布形状为网格状,所述强粘性胶水层的胶水涂布形状为完全涂布。
[0009]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下框向内翻折的液晶显示屏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遮光胶的上表面还设有PET基材层,所述弱粘性胶水层设于所述PET基材层的上表面。
[0010]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下框向内翻折的液晶显示屏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PET基材层的上表面设置有颜色涂层。
[0011]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下框向内翻折的液晶显示屏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颜色涂层的颜色为红色。
[001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下框向内翻折的液晶显示屏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一侧设有双面粘,所述双面粘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台阶,所述台阶表面具有粘性,所述光学膜组设置于所述双面粘的上方,所述光学膜组包括至少一层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设于所述双面粘的台阶上,所述台阶的数量与所述光学膜片的数量相对应。
[0013]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下框向内翻折的液晶显示屏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双面粘包括叠加层和粘胶层,所述叠加层形成有所述台阶,所述粘胶层设于所述台阶上。
[0014]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下框向内翻折的液晶显示屏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光板上表面设有凸柱,所述凸柱用于定位所述双面粘。
[0015]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由于下框的边缘向上延伸有侧壁,侧壁向内翻折形成有折边,遮光胶粘贴固定在折边上,向内翻折的折边可以使得遮光胶有足够的粘贴面积,进而使得遮光胶有足够的面积可以遮挡住光线,同时也可以使得遮光胶有足够的粘贴强度,避免遮光胶因粘贴面积不足导致遮光胶脱落而使得遮光胶失效,且无需额外再进行一次胶铁一体成型工艺,同时也无需额外浪费一个胶框的耗材,使得液晶显示屏的生产工艺变得简单,减少了液晶显示屏的生产流程,提高了液晶显示屏的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的良率,使得液晶显示屏出现不良品的概率降低,液晶显示屏的生产和制造成本也会大幅度降低,从而提高了液晶显示屏的产品竞争力,以此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品质要求。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下框向内翻折的液晶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遮光胶的改进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的改进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1中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4的改进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号说明:
[0024]下框1;反射片2;导光板3;光学膜组4;下偏光片5;大片玻璃6;摄像头盲孔100;侧壁7;折边8;遮光胶9;黑色油墨层10;
[0025]弱粘性胶水层91;强粘性胶水层92;PET基材层93;
[0026]双面粘31;台阶32;叠加层311;粘胶层312。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
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下框向内翻折的液晶显示屏,其包括由下到上依次顺序叠加设置有下框1、反射片2、导光板3、光学膜组4、下偏光片5、大片玻璃6、小片玻璃和上偏光片,所述下框1的下表面向上开设有摄像头盲孔100,所述摄像头盲孔100穿透所述下框1、反射片2、导光板3、光学膜组4和上偏光片,所述下框1、反射片2、导光板3、光学膜组4和上偏光片开设有掏空部以避让所述摄像头盲孔100,位于所述摄像头盲孔100处的所述下框1的边缘向上延伸有侧壁7,所述侧壁7朝向所述摄像头盲孔100一侧翻折形成有折边8,所述折边8上固定有遮光胶9,所述大片玻璃6的下表面于所述摄像头盲孔100的边缘至显示区之间设置有黑色油墨层10,所述遮光胶9与所述黑色油墨层10抵接。
[0029]由于下框1的边缘向上延伸有侧壁7,侧壁7向内翻折形成有折边8,遮光胶9粘贴固定在折边8上,向内翻折的折边8可以使得遮光胶9有足够的粘贴面积,进而使得遮光胶9有足够的面积可以遮挡住光线,同时也可以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框向内翻折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下到上依次顺序叠加设置有下框、反射片、导光板、光学膜组、下偏光片、大片玻璃、小片玻璃和上偏光片,所述下框的下表面向上开设有摄像头盲孔,所述摄像头盲孔穿透所述下框、反射片、导光板、光学膜组和上偏光片,所述下框、反射片、导光板、光学膜组和上偏光片开设有掏空部以避让所述摄像头盲孔,位于所述摄像头盲孔处的所述下框的边缘向上延伸有侧壁,所述侧壁朝向所述摄像头盲孔一侧翻折形成有折边,所述折边上固定有遮光胶,所述大片玻璃的下表面于所述摄像头盲孔的边缘至显示区之间设置有黑色油墨层,所述遮光胶与所述黑色油墨层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框向内翻折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胶的上表面设置有弱粘性胶水层,所述遮光胶的下表面设置有强粘性胶水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框向内翻折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粘性胶水层与所述弱粘性胶水层的初粘力比值为2:1至50: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框向内翻折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弱粘性胶水层和所述强粘性胶水层的胶水粘性相同,所述弱粘性胶水层的胶水涂布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小和樊劼杨佳迪李航康飞旺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光电仁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