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319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锅炉技术领域,提出了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便于对锅炉的外侧壁上的热量进行回收,余热回收的较为彻底,且便于吸附废气中的有害物质,不易污染环境,实用性较强,包括锅炉本体,锅炉本体上设置有废气管,锅炉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环,多个固定环上固定套设有弹簧管,弹簧管上连通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连通有水泵,水泵通过连接管连通有蓄水池,弹簧管上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连通有集热箱,锅炉本体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支撑板和多个支撑腿,支撑架上滑动连接有固定框,固定框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网,两个支撑网之间设置有多个活性炭球体,固定框上设置有用于替换活性炭球体的替换组件。用于替换活性炭球体的替换组件。用于替换活性炭球体的替换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锅炉
,具体涉及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因此锅炉被广泛使用到了各行各业,而锅炉在运作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余热,这也余热流失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因此出现了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对余热进行充分利用,以起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0003]现有的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中,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0887227B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锅炉,其包括壳体,壳体底壁设置有底座;集热室,集热室位于底座上,其中,集热室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下蓄水管、设置在下蓄水管上方的上蓄水管,下蓄水管为矩形结构,且由四个管体首尾相连,下蓄水管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下蓄水管的上表面等间距垂直设置连接有集热管,集热管的顶端与上蓄水管相连,余热回收装置,余热回收装置设置在集热室的左侧,能够将锅炉产生的余热回收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且本专利技术能够最大限度的吸收燃气燃烧时产生的热量。
[0004]但是,锅炉在运作的过程中,锅炉的外侧壁上也会产生较多的热量。而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中,不便于对锅炉的外侧壁上的热量进行回收,余热回收的较为不彻底,且对废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后,废气中仍然会存在一些有害物质,直接排放至大气中,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不便于对锅炉的外侧壁上的热量进行回收,余热回收的较为不彻底,且对废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后,废气中仍然会存在一些有害物质,直接排放至大气中,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上设置有废气管,所述锅炉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环,多个所述固定环上固定套设有弹簧管,所述弹簧管上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连通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连接管连通有蓄水池,弹簧管上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连通有集热箱;
[0009]优选的,所述锅炉本体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滑动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网,两个所述支撑网之间设置有多个活性炭球体,固定框上设置有用于替换活性炭球体的替换组件。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固定套设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承托
板。
[0011]再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板和多个支撑腿,所述支撑板固定套设在废气管上,所述支撑腿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上,支撑腿固定连接在锅炉本体上。
[0012]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框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条型滑块,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与条型滑块相匹配的滑槽,滑槽与外界相通,所述条型滑块与滑槽成滑动配合。
[0013]作为本方案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所述固定框上开设有与限位螺栓相匹配的限位螺槽。
[0014]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替换组件包括替换门,所述替换门通过多个合页铰接在固定框上,且替换门与固定框之间设置有锁具。
[0015]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的顶端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动块,两个所述滑动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联动板,所述联动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清理刷,联动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联动板进行移动的动力组件。
[0016]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两个稳定板,两个稳定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螺纹套设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固定连接在联动板上,且其中一个稳定板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该稳定板且与螺杆同心连接。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中,通过固定环便于弹簧管进行支撑固定,水泵通过连接管和进水管将蓄水池内的水输送到弹簧管内,弹簧管内的水吸取锅炉本体外表面的热量,然后通过出水管流动至集热箱内,便于对锅炉本体外侧壁上的热量进行回收,废气通过废气管进入到支撑架上的固定框内,通过活性炭球体便于对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且通过替换组件便于对活性炭球体进行替换,通过支撑网便于活性炭球体进行支撑,因此,该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便于对锅炉的外侧壁上的热量进行回收,余热回收的较为彻底,且便于吸附废气中的有害物质,不易污染环境,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蓄水池、出水管和集热箱等配合的分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支撑板、支撑腿和条型滑块等配合的分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锅炉本体;2、废气管;3、固定环;4、弹簧管;5、进水管;6、水泵;7、连接管;8、蓄水池;9、出水管;10、集热箱;11、固定框;12、支撑网;13、活性炭球体;14、支撑环;15、支撑杆;16、连接板;17、承托板;18、支撑板;19、支撑腿;20、条型滑块;21、限位板;22、限位螺栓;23、替换门;24、滑动块;25、联动板;26、清理刷;27、稳定板;28、螺杆;29、螺纹块;3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
[0028]请参阅图1

5,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锅炉本体1,锅炉本体1上设置有废气管2,锅炉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环3,多个固定环3上固定套设有弹簧管4,固定环3便于对弹簧管4和进行固定和支撑,弹簧管4设置为弹簧的形状,便于增大弹簧管4与锅炉本体1外表面的接触面接,更加有利于弹簧管4内的水吸取锅炉本体1外表面的热量,弹簧管4上连通有进水管5,进水管5上连通有水泵6,水泵6通过连接管7连通有蓄水池8,弹簧管4上连通有出水管9,出水管9上连通有集热箱10,水泵6通过连接管7和进水管5将蓄水池8内的水输送到弹簧管4内,由弹簧管4内的水吸取锅炉本体1外表面的热量,然后通过出水管9流动至集热箱10内,完成对锅炉本体1外侧壁上的热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锅炉本体(1),所述锅炉本体(1)上设置有废气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环(3),多个所述固定环(3)上固定套设有弹簧管(4),所述弹簧管(4)上连通有进水管(5),所述进水管(5)上连通有水泵(6),所述水泵(6)通过连接管(7)连通有蓄水池(8),弹簧管(4)上连通有出水管(9),所述出水管(9)上连通有集热箱(10);所述锅炉本体(1)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滑动连接有固定框(11),所述固定框(1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网(12),两个所述支撑网(12)之间设置有多个活性炭球体(13),固定框(11)上设置有用于替换活性炭球体(13)的替换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5)和出水管(9)上均固定套设有支撑环(14),所述支撑环(14)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5),两个所述支撑杆(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6),所述连接板(16)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承托板(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板(18)和多个支撑腿(19),所述支撑板(18)固定套设在废气管(2)上,所述支撑腿(19)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8)上,支撑腿(19)固定连接在锅炉本体(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华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