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315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52
本申请涉及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涉及桩基检测技术领域,为了解决桩基沉降检测的可测数据较为片面的问题,其包括若干沿桩体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测量环,若干所述测量环用于固定连接在桩体外侧壁上,所述测量环内侧壁连接有若干用于插入桩体的内杆;相连所述测量环之间连接有若干沿桩体长度方向设置的测量杆,所述测量杆两端分别与对应测量环转动连接,所述测量杆包括套管和插杆,所述插杆插入在套管内,所述套管和插杆分别与对应测量环转动连接,所述插杆外侧壁设置有刻度线。本申请具有完善桩基沉降检测的可测数据的效果。申请具有完善桩基沉降检测的可测数据的效果。申请具有完善桩基沉降检测的可测数据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桩基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桩基沉降监测装置是在建筑工程中,用于对桩体进行压力测试的装置,具体的可用于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即是指将竖向荷载均匀的传至建筑物基桩上,通过实测单桩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桩顶沉降,桩顶沉降是指桩受压时本身的弹性压缩量、桩侧摩阻力引起的桩底土体沉降和桩端荷载引起的桩底土体沉降。
[0003]相关技术中,桩基沉降监测装置包括若干测试杆,若干测试杆长度不同,若干测试杆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埋板,若干测试杆上端等高设置,且若干测试杆上端均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连接在一个底座上;使用时将若干测试杆带动埋板均插入土层内不同深度,测试位置出现不同沉降时,图层带动埋板移动,带动测试杆拉动伸缩杆伸长,施工人员可通过伸缩杆的转动角度快速判断哪个深度位置的土层出现了沉降,即可实现桩基沉降的检测。
[0004]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可用于检测桩底土体沉降的变化量,而桩体受压时除了桩底土体沉降有变化外,桩体自身也会产生形变,而难以测得桩体受压时桩体自身的压缩量,从而导致桩基沉降检测的可测数据较为片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完善桩基沉降检测的可测数据,本申请提供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及检测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包括若干沿桩体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测量环,若干所述测量环用于固定连接在桩体外侧壁上,所述测量环内侧壁连接有若干用于插入桩体的内杆;相连所述测量环之间连接有若干沿桩体长度方向设置的测量杆,所述测量杆两端分别与对应测量环转动连接,所述测量杆包括套管和插杆,所述插杆插入在套管内,所述套管和插杆分别与对应测量环转动连接,所述插杆外侧壁设置有刻度线。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桩体进行检测时,将测量环套在桩体外侧壁上,并将内杆钉入桩体内,将若干测量杆转动连接至对应的两个测量环之间即完成监测装置的安装。对桩体上端施加载荷,桩体形变时会带动对应内杆令测量环带动插杆向对应套管内插入,根据不同插杆在对应套管内的插入量,即可判断得到桩体受到载荷时的轴向压缩形变量。该桩基沉降监测装置可在桩体多处对桩体的自身压缩量形变量进行测量,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做了数据补充,完善桩基沉降检测的可测数据。
[0008]作为优选,所述测量环包括若干弧形板,若干所述弧形板周向设置,竖直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弧形板之间连接一个测量杆,若干所述内杆分别连接在对应弧形板上;水平方向相邻的两个弧形板之间连接有测量绳,所述弧形板端壁开设有的安装孔,所述测量绳两端分别插入在对应安装孔内,所述测量绳端部与对应安装孔底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桩体受到载时,也会发生径向的压缩变形,桩体径向形变时会带动对应内杆令相邻弧形板相互远离,令测量绳对第一弹簧施加拉力,施工人员可根据第一弹簧形变的程度判断桩体在同一高度的不同处的径向压缩形变量。同时,若干弧形板的设置,可令不同插杆插入对应套管的深度,随着桩体各处轴向形变量的不同而不同,令施工人员可对桩体形变的不均匀性得到观察。
[0010]作为优选,一个所述弧形板的内侧壁连接有至少两个内杆,所述弧形板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连接滚珠,所述滑槽槽口大于滚珠直径,所述弧形板水平设置。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板在安装至桩体上时,处于水平状态,桩体受到载荷后,桩体会发生轴向形变,当桩体同一高度的各处轴向形变不均匀时,弧形板会发生倾斜,随着弧形板的倾斜滚珠会在滑槽内滚动,施工人员观察到滚珠滚动,即可得知该处弧形板发生了倾斜,即可得知该处桩体发生了轴向变形。
[0012]作为优选,所述滑槽内侧壁开设有稳定槽,所述滚珠部分位于稳定槽内,所述稳定槽的槽深度小于滚珠半径。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桩体发生的轴向形变较小时,此时弧形板的倾斜程度较小,桩体的轴向形变在安全范围内,稳定槽内侧壁可对滚珠承托,避免滚珠在桩体形变的安全范围内发生滚动,施工人员观察时可减少对未滚动滚珠的观察吗,缩短观察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0014]作为优选,所述滑槽内侧壁设置有两个第二弹簧,两个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滚珠两侧,两个所述第二弹簧分别与滑槽两端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端部与滚珠相贴,第二弹簧的最大弹力大于滚珠的重力。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珠在滑槽内滚动时,滚珠的重力在弧形板倾斜方向上的分力,会推动压缩对应的第二弹簧,施工人员可根据第二弹簧的压缩量判断弧形板的倾斜程度,进一步得知桩体该处的轴向形变程度。
[0016]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弹簧靠近滚珠的一端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靠近滚珠的侧壁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嵌入在安装板内,所述滚轮部分侧壁沿安装板侧壁突出,所述滚轮突出安装板的侧壁与滚珠相贴。
[0017]一般情况下,第二弹簧端部直接与滚珠侧壁接触,滚珠滚动时会与第二弹簧相对滑动,随着第二弹簧压缩作用在滚珠侧壁的压力增大,滚珠与第二弹簧之间的摩擦力增大,滚珠易停止滚动并改为滑动,滚珠滑动时与滑槽内壁之间产生滑动摩擦力,从而令滚珠滚动时的阻力增大,导致第二弹簧形变误差较大,对观察结果造成影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珠滚动时与滚轮接触,会与滚轮相对滚动,安装板为滚轮提供安装处,滚珠与滚轮相对滚动避免了滚珠与第二弹簧的直接接触,减少了滚珠在滑槽内滚动的阻力,减少因第二弹簧形变误差较大对观察结构的影响。
[0018]作为优选,所述套管管壁贯穿开设有通槽,所述套管外侧壁连接有支撑槽体;所述插杆侧壁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穿过通槽并插入在支撑槽体内,所述支撑槽体远离套杆的一侧开口,所述支撑槽体内放置装有液体弹性水袋。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水袋远离套杆一侧的外侧壁连接有保护层。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水袋一侧变形膨胀时,该侧的水袋避讳变薄,此时保
护层可减少弹性水袋被尖锐物戳破导致弹性水袋内液体泄漏的情况;同时保护层也可减少弹性水袋变形过度发生的突然爆裂。
[0021]一种用于桩基沉降监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将若干弧形板分若干组置于桩体处,并将内杆钉入桩体内,令每组弧形板均沿桩体周向排布;同时将第一弹簧焊接至对应安装孔内,最后将测量杆转动连接至对应的两个弧形板之间即完成监测装置的安装;对桩体上端施加载荷,一段时间后,观察不同插杆在套管内的插入程度,并通过插杆上的刻度线判断具体的形变程度,并对每个插杆的数据做对比;再看不同测量绳对对应第一弹簧拉动形变的程度,观察桩体径向压缩形变量;查看每个滚珠在滑槽内的滚动情况,判断每个弧形板的倾斜情况,观察没个滚珠对第二弹簧的压缩程度,以判断桩体形变时在轴向是否具有均匀性。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在桩体上施加载荷后,可根据滚珠的滚动情况、插杆插入套管的情况以及第一弹簧的形变程度,得到桩体在轴向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沿桩体(1)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测量环(2),若干所述测量环(2)用于固定连接在桩体(1)外侧壁上,所述测量环(2)内侧壁连接有若干用于插入桩体(1)的内杆(22);相连所述测量环(2)之间连接有若干沿桩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测量杆(3),所述测量杆(3)两端分别与对应测量环(2)转动连接,所述测量杆(3)包括套管(32)和插杆(31),所述插杆(31)插入在套管(32)内,所述套管(32)和插杆(31)分别与对应测量环(2)转动连接,所述插杆(31)外侧壁设置有刻度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环(2)包括若干弧形板(21),若干所述弧形板(21)周向设置,竖直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弧形板(21)之间连接一个测量杆(3),若干所述内杆(22)分别连接在对应弧形板(21)上;水平方向相邻的两个弧形板(21)之间连接有测量绳(213),所述弧形板(21)端壁开设有的安装孔(211),所述测量绳(213)两端分别插入在对应安装孔(211)内,所述测量绳(213)端部与对应安装孔(211)底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2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桩基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弧形板(21)的内侧壁连接有至少两个内杆(22),所述弧形板(21)侧壁开设有滑槽(214),所述滑槽(214)内连接滚珠(215),所述滑槽(214)槽口大于滚珠(215)直径,所述弧形板(21)水平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桩基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14)内侧壁开设有稳定槽(219),所述滚珠(215)部分位于稳定槽(219)内,所述稳定槽(219)的槽深度小于滚珠(215)半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桩基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14)内侧壁设置有两个第二弹簧(216),两个所述第二弹簧(216)位于滚珠(215)两侧,两个所述第二弹簧(216)分别与滑槽(214)两端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伟佳袁新王华牟喜冬姜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一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