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翘板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3111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翘板开关,包括基座以及位于基座上摆动设置的按钮,基座内设有第一铜件、第一动触片、第二铜件以及第二动触片,第一动触片一端与第一铜件相抵,另一端伸入至按钮内;第二动触片一端与第二铜件相抵,另一端伸入至按钮内;基座两侧设有第一静触片以及第二静触片,按钮同时驱动第一动触片与第一静触片接通与分断、第二动触片与第二静触片接通与分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同时控制两条电路的通断,使用更加安全等特点。使用更加安全等特点。使用更加安全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翘板开关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翘板开关。

技术介绍

[0002]翘板开关也称船型开关,其常用在家用小电器上,用于控制电路的接通或断开。现有的翘板开关包括基座以及摆动设置的按钮,基座内部设有动触片以及静触片,按钮驱动动触片摆动并与静触片实现接触或分离,从而实现电路的通断。
[0003]但是,现有的翘板开关功能单一,一般仅能够用于控制一条电路的通断,即单独将火线断开,零线保持接通,而该种结构设置,受各种因素影响,使得电路的断开并不彻底,从而影响了翘板开关整体的使用以及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翘板开关。
[0005]本技术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翘板开关,其中,包括基座以及位于基座上摆动设置的按钮,基座内设有第一铜件、第一动触片、第二铜件以及第二动触片,第一动触片一端与第一铜件相抵,另一端伸入至按钮内;第二动触片一端与第二铜件相抵,另一端伸入至按钮内;基座两侧设有第一静触片以及第二静触片,按钮同时驱动第一动触片与第一静触片接通与分断、第二动触片与第二静触片接通与分断。
[0006]采用上述结构设置,使用时,首先通过第一静触片与第二静触片分别接入两条电路中,通过第一铜件、第二铜件以及按钮的设置,实现了第一动触片与第二动触片的固定,进而通过按钮的摆动能够同时驱动第一动触片与第一静触片接通与分断、第二动触片与第二静触片接通与分断,从而实现对两条电路通断的控制。相较现有技术而言,翘板开关整体能够同时控制两条电路的通断,电路断开更加彻底,整体使用更加安全。
[0007]其中,基座上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腔室以及第二腔室,第一铜件、第一动触片位于第一腔室内,第二铜件、第二动触片位于第二腔室内。
[0008]采用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的设置,起到分隔效果,使得两条电路之间互不干扰,电路运行更加稳定,有效防止爬电、电弧等问题发生。
[0009]其中,按钮底部设有对称的摆动部,第一动触片与第二动触片一端分别伸入至对应的摆动部内。
[0010]采用摆动部设置,便于按钮同时驱动第一动触片以及第二动触片,使得整体的电气连接效果更好。
[0011]其中,基座前侧面设有与第一静触片适配的第一卡槽,第一卡槽上设有第一定位槽,第一静触片上设有与第一定位槽适配的第一折弯部。
[0012]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第一卡槽的设置,实现了第一静触片位于基座前侧面上的固定,而通过第一定位槽与第一折弯部的设置,实现了定位固定效果,进一步增强了第一静触片的固定。
[0013]其中,基座后侧面上设有与第二静触片适配的第二卡槽,第二卡槽上设有第二定位槽,第二静触片上与第二定位槽适配的第二折弯部。
[0014]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第二卡槽的设置,实现了第二静触片位于基座后侧面的固定效果,而通过第二定位槽与第二折弯部的设置,实现了定位固定效果,进一步增强了第二静触片的固定。
[0015]其中,第二腔室上设有开口。
[0016]采用开口的设置,便于第二铜件、第二动触片以及第二静触片的安装固定,提高了安装效率,便于更换。
[0017]其中,还包括盖板,盖板上设有第三定位槽,第三定位槽与第二折弯部适配。
[0018]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盖板实现了对开口的密封固定,而通过第三定位槽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对第二静触片的固定,使得第二静触片固定更加牢固。
[0019]其中,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设有隔板。
[0020]采用隔板设置,能够有效防止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出现爬电、电弧等问题,使得电路运行更加稳定,翘板开关使用更加安全。
[0021]其中,第一铜件与第二铜件上均设有摆动槽,第一动触片与第二动触片一端分别伸入至对应的摆动槽内呈摆动设置。
[0022]采用摆动槽设置,一方面实现了第一动触片与第二动触片的摆动效果,便于按钮的驱动;另一方面实现了第一动触片与第二动触片分别位于第一铜件以及第二铜件上的固定与配合。
[0023]其中,基座上设有贯穿的第一插孔以及第二插孔,第一插孔与第一铜件配合,第二插孔与第二铜件配合。
[0024]采用第一插孔与第二插孔的设置,实现了翘板开关与外部接头的配合,进而实现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电气连接效果。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爆炸图;
[002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剖视图;
[002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另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0030]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去掉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去掉按钮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实施例1:
[0033]参照附图1

7所示,一种翘板开关,包括基座1、按钮2、第一静触片3、第二静触片4、第一动触片5、第二动触片6、第一铜件7以及第二铜件8。
[0034]基座1上设有第一腔室11、第二腔室12、隔板13、第一插孔14以及第二插孔15。第一腔室11与第二腔室12之间通过隔板13呈间隔设置,使得两条电路之间互不干扰,电路运行
更加稳定。第一腔室11顶部与第二腔室12顶部呈连通设置,第一腔室11主要用于容纳固定第一动触片5、第一铜件7以及部分第一静触片3。
[0035]第二腔室12主要用于容纳固定第二动触片6、第二铜件8以及部分第二静触片4。第二腔室12上还设有开口121以及盖板122。开口121位于朝向基座1后侧面,并位于第一卡槽16下方,通过开口121设置,便于第二静触片4、第二动触片6以及第二铜件8等部件的安装固定,提高了安装效率,便于更换。盖板122位于开口121处,主要用于密封固定开口121,盖板122上设有第三定位槽123,第三定位槽123与第二静触片4上的第二折弯部41适配,从而实现对第二静触片4的定位固定效果,使得第二静触片4固定更加牢固。
[0036]第一插孔14与第二插孔15均位于基座1前侧面处,且均贯穿基座1整体,第一插孔14与第一铜件7配合,第二插孔15与第二铜件8配合,第一插孔14与第二插孔15主要用于与外部的接头配合,外部接头分别插入至第一插孔14与第二插孔15内,进而与第一铜件7以及第二铜件8连接,从而实现了内部电路与外部电路的电气连接效果。
[0037]基座1两侧面上还设有第一卡槽16以及第二卡槽17。第一卡槽16位于基座1前侧面处,第一卡槽16与第一静触片3适配,实现了第一静触片3位于基座1前侧面上的固定。第一卡槽16上还设有第一定位槽161,第一定位槽161整体呈类似L型状,第一定位槽161与第一腔室11连通,第一定位槽161主要用于与第一静触片3上的第一折弯部31配合,从而实现了第一静触片3的定位固定效果。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翘板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以及位于基座上摆动设置的按钮,基座内设有第一铜件、第一动触片、第二铜件以及第二动触片,第一动触片一端与第一铜件相抵,另一端伸入至按钮内;第二动触片一端与第二铜件相抵,另一端伸入至按钮内;基座两侧设有第一静触片以及第二静触片,按钮同时驱动第一动触片与第一静触片接通与分断、第二动触片与第二静触片接通与分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翘板开关,其特征在于:基座上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腔室以及第二腔室,第一铜件、第一动触片位于第一腔室内,第二铜件、第二动触片位于第二腔室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翘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按钮底部设有对称的摆动部,第一动触片与第二动触片一端分别伸入至对应的摆动部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翘板开关,其特征在于:基座前侧面设有与第一静触片适配的第一卡槽,第一卡槽上设有第一定位槽,第一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万成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强泰模具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