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的电动点控启停自动升降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2660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稳定的电动点控启停自动升降梯装置,包括有底座、固定支脚、控制组件、支撑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剪叉机构和工作台;底座上固设有安装座和铰接座;固定支脚两两相对地设置在安装座的两侧壁上且与安装座的上部铰接;控制组件安装在底座上且与固定支脚铰接,控制组件与控制端电性连接;支撑组件安装在底座前后端的两侧且与控制端电性连接;第一驱动组件安装在底座上的中部且与控制端电性连接;工作台水平设置在第一驱动组件的上方;剪叉机构连接底座与工作台,本申请利用电动机的动力控制提高了人员利用率,减少需要参与的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稳定性,确保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身安全。身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的电动点控启停自动升降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具体是涉及一种稳定的电动点控启停自动升降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日常户外检修工作当中往往会涉及到较高的地方进行作业,这时候需要使用检修平台,但检修平台的升降需要至少三人进行操作,使用时费时费力,配合不好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人身伤害等危险因素。
[0003]中国专利CN214221070U公开了一种建筑用便携升降梯,包括支撑底板、万向轮、支撑限位板、推拉把手、第一升降梯主体、升降梯收纳槽、踩踏杆支撑块、第一踩踏杆、第二升降梯主体、第二踩踏杆、升降滚轮、滚动滚轮、提升装置、升降梯支撑块、升降梯放置槽、蓄电池和充电口,提升装置包括提升电机、缠线轮、连接件、支撑件、牵引挂钩、定滑轮和提升牵引绳,缠线轮设于提升电机上,连接件设于第二升降梯主体上,支撑件设于第一升降梯主体上,定滑轮铰接设于支撑件上,提升牵引绳一端设于牵引挂钩上,提升牵引绳另一端绕过定滑轮设于缠线轮上,该技术具有便于移动、能够自动提升的特点。
[0004]但在使用过程中人员利用率不高,升降梯底部不稳定易造成安全事故,并且要等待升降梯提升完毕才能进行登高作业,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稳定的电动点控启停自动升降梯装置,通过设置的固定支脚、支撑组件和第一驱动组件解决了人员利用率不高,底部不稳定易造成安全事故的问题。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稳定的电动点控启停自动升降梯装置,包括有底座、固定支脚、控制组件、支撑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剪叉机构和工作台;底座底部的一端固设有安装座,安装座用于安装滚轮,底座另一端上固设有铰接座;固定支脚具有四个且两两相对地设置在安装座的两侧壁上,固定支脚的上端与安装座的上部铰接;控制组件安装在底座上且位于安装座的上方,控制组件与固定支脚靠近底座的一侧铰接,控制组件与控制端电性连接;支撑组件水平安装在底座前后端的两侧,支撑组件与控制端电性连接;第一驱动组件水平设置在底座上的中部且与控制端电性连接;工作台水平设置在第一驱动组件的上方;剪叉机构的下部分别与铰接座、第一驱动组件铰接,剪叉机构的上部靠近固定支脚的一端与工作台的底部滑动配合,其上部另一端与工作台的底部固接。
[0008]优选的,控制组件包括有第二驱动组件、连接架、导向杆和撑杆;第二驱动组件固定安装在底座上且位于安装座上方处,其工作方向竖直向下设置,第二驱动组件与控制端电性连接;连接架为“H”形框架结构水平地设置在底座的上方,其两侧柱的下方开设有第一滑槽,连接架的横梁处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轴孔,第一轴孔的两侧开设有第二轴孔;导向杆与
连接架上的第二轴孔滑动配合,导向杆的上端与第二驱动组件固接,导向杆的下端与底座固接;撑杆的上端的形状与连接架上的第一滑槽的形状相适应且与第一滑槽滑动配合,撑杆的下端与固定支脚靠近底座一侧的侧壁铰接。
[0009]优选的,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有机架、驱动电机和第二丝杆;机架为“Y”形框架结构,其竖直的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机架的中部开设有第三轴孔,机架上的第三轴孔与连接架上的第一轴孔相等大小且同轴设置,导向杆上端与机架中部的下表面固接;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机架的上表面且其工作方向沿竖直方向设置,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三轴孔同轴设置;第二丝杆插设在第三轴孔内且与第一轴孔螺纹配合,第二丝杆的上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接,第二丝杆的下端与底座固接。
[0010]优选的,连接架上的一侧设有翻盖和螺钉;翻盖的上端与连接架上远离工作台的一侧的上端铰接,翻盖的下端开设有第四轴孔;在连接架上远离工作台一侧的下部与翻盖的第四轴孔同轴开设有第五轴孔且大小相等,螺钉穿过连接架上的第五轴孔与翻盖上的第四轴孔螺纹连接。
[0011]优选的,撑杆上设置有辊轴;辊轴具有若干个,在撑杆上部与第一滑槽相抵接的两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辊轴竖直的布置在第一凹槽内。
[0012]优选的,支撑组件包括有第一液压杆、液压缸、第二液压杆和底盘;底座前后端设置有向上凸起的第一插槽,第一液压杆水平插设在第一插槽内且与第一插槽滑动配合;液压缸固接在第一液压杆上远离插槽的一端,其工作方向沿竖直方向设置,液压缸底部开设有第二插槽;第二液压杆插设在第二插槽内且与第二插槽滑动配合;底盘固接在第二液压杆上远离液压缸的一端。
[0013]优选的,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有减速电机、第一丝杆、移动块、连接轴和滑块;在底座的中部设有向内凹陷的第二凹槽,减速电机水平固设在第二凹槽内靠近连接架的一端;移动块水平设置在第二凹槽内且其底部与第二凹槽滑动配合,移动块的中部开设有第六轴孔,移动块的下部开设有第七轴孔;第一丝杆与移动块中部的第六轴孔螺纹配合,第一丝杆与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同轴设置并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的第二凹槽的两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滑块为“凹”形结构,滑块的两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滑块与第二滑槽滑动配合,滑块与剪叉机构下部的一端铰接;在底座上的第二滑槽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轴槽,连接轴穿过移动块下部的第七轴孔插设在滑块上的通孔内,连接轴的两端与滑块固定连接,连接轴的中部与移动块固定连接。
[0014]本申请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申请通过设置在底座上的控制组件和铰接在安装座两侧的固定支脚的配合可以实现控制固定支脚对滚轮夹紧、松开的功能,使底座在工作时不会晃动滑移,提高了人员利用率,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稳定性,确保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0016]2、本申请通过设置在底座前后端两侧的支撑组件可以向外延展并与地面抵触实现了增大底座与地面接触面积的功能,进一步提高底座的稳定性,更好的预防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0017]3、本申请通过设置的第一驱动组件和剪叉机构实现了控制工作台升降的功能,利用电动机的动力控制工作台上下垂直移动减少需要参与的人员,减少了人身伤害,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申请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2是本申请的侧视图;
[0020]图3是本申请的控制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4是本申请的控制组件的侧视图;
[0022]图5是本申请的第二驱动组件的侧视图;
[0023]图6是本申请的连接架的仰视图;
[0024]图7是本申请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8是本申请的撑杆的立体示意图;
[0026]图9是本申请的支撑组件的侧视图;
[0027]图10是本申请的第一驱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28]图11是本申请的第一驱动组件安装在底座上的立体示意图。
[0029]图中标号为:
[0030]1‑
底座;
[0031]11

安装座;
[0032]12

铰接座;
[0033]2‑
固定支脚;
[003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的电动点控启停自动升降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1)、固定支脚(2)、控制组件(3)、支撑组件(4)、第一驱动组件(5)、剪叉机构(6)和工作台(7);底座(1)底部的一端固设有安装座(11),安装座(11)用于安装滚轮,底座(1)另一端上固设有铰接座(12);固定支脚(2)具有四个且两两相对地设置在安装座(11)的两侧壁上,固定支脚(2)的上端与安装座(11)的上部铰接;控制组件(3)安装在底座(1)上且位于安装座(11)的上方,控制组件(3)与固定支脚(2)靠近底座(1)的一侧铰接,控制组件(3)与控制端电性连接;支撑组件(4)水平安装在底座(1)前后端的两侧,支撑组件(4)与控制端电性连接;第一驱动组件(5)水平设置在底座(1)上的中部且与控制端电性连接;工作台(7)水平设置在第一驱动组件(5)的上方;剪叉机构(6)的下部分别与铰接座(12)、第一驱动组件(5)铰接,剪叉机构(6)的上部靠近固定支脚(2)的一端与工作台(7)的底部滑动配合,其上部另一端与工作台(7)的底部固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的电动点控启停自动升降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组件(3)包括有第二驱动组件(31)、连接架(32)、导向杆(33)和撑杆(34);第二驱动组件(31)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且位于安装座(11)上方处,其工作方向竖直向下设置,第二驱动组件(31)与控制端电性连接;连接架(32)为“H”形框架结构水平地设置在底座(1)的上方,其两侧柱的下方开设有第一滑槽,连接架(32)的横梁处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轴孔,第一轴孔的两侧开设有第二轴孔;导向杆(33)与连接架(32)上的第二轴孔滑动配合,导向杆(33)的上端与第二驱动组件(31)固接,导向杆(33)的下端与底座(1)固接;撑杆(34)的上端的形状与连接架(32)上的第一滑槽的形状相适应且与第一滑槽滑动配合,撑杆(34)的下端与固定支脚(2)靠近底座(1)一侧的侧壁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稳定的电动点控启停自动升降梯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驱动组件(31)包括有机架(311)、驱动电机(312)和第二丝杆(313);机架(311)为“Y”形框架结构,其竖直的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机架(311)的中部开设有第三轴孔,机架(311)上的第三轴孔与连接架(32)上的第一轴孔相等大小且同轴设置,导向杆(33)上端与机架(311)中部的下表面固接;驱动电机(312)固定安装在机架(311)的上表面且其工作方向沿竖直方向设置,驱动电机(312)的输出端与第三轴孔同轴设置;第二丝杆(313)插设在第三轴孔内且与第一轴孔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平付茂峰李刚郭新雷张军飞刘为超
申请(专利权)人:邹平县宏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