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慢性下肢静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汤剂和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2505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20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下肢静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汤剂和制剂,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生黄芪、鸡血藤、白术、石斛、当归、积雪草、川芎、路路通、伸筋草、两头尖、升麻和柴胡,所述汤剂由所述中药组合物煎煮所得,所述制剂为所述中药组合物混合后经水煎、过滤、浓缩制成的浸膏并配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作所得。本发明专利技术依据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以升阳通脉治疗原则进行组方,对慢性下肢静脉疾病患者其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包括出现的水肿、疼痛、瘙痒、疮疡等具有综合的疗效,能够达到改善症状、既病防变、未病防病的目的,为慢性下肢静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选择,相关制剂制备简单,形式多样,价格适中,能够满足不同患者的治疗需要。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治疗慢性下肢静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汤剂和制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汤剂和制剂,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下肢静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汤剂和制剂,属于中医药的组方技术及其制剂的生产制造


技术介绍

[0002]下肢静脉疾病或称下肢静脉性疾病亦或称下肢静脉血管疾病,包括了下肢静脉曲张、静脉炎、静脉性水肿、下肢静脉血栓等等,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下肢静脉血管疾病,也是很严重的血管疾病,对身体健康威胁很大。
[0003]慢性下肢静脉疾病其主要症状为下肢水肿、皮肤色素沉着、静脉曲张等,临床体征为血栓性浅静脉炎、静脉血栓、浅静脉出血、淤积性皮炎、继发感染以及淤血性溃疡等。
[0004]现代医学即通常所说的西医,依据表象和成因将慢性下肢静脉性疾病主要分为了两种:一种是下肢静脉血液反流,其成因为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而导致的静脉血液出现倒流;其二为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其成因为下肢静脉血栓而导致的血液回流通道堵塞以及静脉瓣膜遭到破坏。
[0005]传统医学即通常所说的中医,则将慢性下肢静脉性疾病产生的病因病机归结为由于患者久立久劳、以及年迈体弱等原因导致气虚阳虚而引发。中医理论认为,阳气在体内的循行路线为自下而上进行,而血随气行,若阳气虚弱则血液无力向上,由此,血液循行将会出现问题,引发一系列的疾病;此外,气虚阳虚则血行无力,久则成瘀,而瘀则加重气虚气滞,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进而进一步加重病情。
[0006]对于慢性下肢静脉疾病的治疗,西医主要采用的是对症治疗,包括采用外科手术、局部热敷等物理治疗或使用抗炎止痛药物等来改善症状等,但通常很难彻底治愈。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慢性下肢静脉疾病患者的痛苦,本专利技术依据中医理论和长期的临床实践,特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下肢静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汤剂和制剂,对慢性下肢静脉疾病患者其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包括出现的水肿、疼痛、瘙痒、疮疡等主要症状进行综合治疗,达到改善症状、既病防变、未病防病的目的,为慢性下肢静脉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新的选择。
[0008]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下肢静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0009]一种用于治疗慢性下肢静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各味中药:
[0010]生黄芪、鸡血藤、白术、石斛、当归、积雪草、川芎、路路通、伸筋草、两头尖、升麻和柴胡。
[0011]进一步的,上述中药组合物中,其各味所述中药之间具有以下重量份的配比:
[0012]生黄芪30份、鸡血藤30份、白术15份、石斛15份、当归15份、积雪草15份、川芎15份、路路通9份、伸筋草9份、两头尖9份、升麻9份、柴胡9份。
[0013]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中药组合物所制成的汤剂,每付汤剂由包括如下重量的各味所述中药经混合后水煎而成,其中:
[0014]生黄芪为30g、鸡血藤为30g、白术为15g、石斛为15g、当归为15g、积雪草为15g、川芎为15g、路路通为9g、伸筋草为9g、两头尖为9g、升麻为9g和9g的柴胡。
[0015]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中药组合物所制成的制剂,所述制剂包括:
[0016]由生黄芪、鸡血藤、白术、石斛、当归、积雪草、川芎、路路通、伸筋草、两头尖、升麻和柴胡经混合后水煎、过滤、浓缩制成的浸膏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0017]上述制剂中,所述辅料包括稀释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矫味剂、胶浆剂以及着色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8]可选的:
[0019]所述稀释剂为纯化水、注射用水、淀粉、糊精、乳糖、微晶纤维素、无机盐类或糖醇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0]所述粘合剂为纤维素衍生物、聚维酮或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1]所述崩解剂为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或交联聚维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2]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聚乙二醇类、月桂醇硫酸钠或月桂醇硫酸镁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3]所述矫味剂为单糖浆、甜菊苷或蛋白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4]所述胶浆剂为阿拉伯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琼脂、明胶或甲基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25]所述着色剂为苏木、甜菜红、胭脂虫红、姜黄、葫萝卜素、松叶兰、乌饭树叶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6]可选的:
[0027]所述制剂包括膏剂、口服液以及口服固体制剂,其中:
[0028]所述膏剂是通过在所述浸膏中加入所述矫味剂和所述胶浆剂后,经搅拌均匀再装入瓶中所得;
[0029]所述口服液是通过在所述浸膏中加入纯化水或注射用水后,经搅拌、静置、过滤、以及加入矫味剂和胶浆剂后,再搅拌均匀装入瓶中所得;
[0030]所述口服固体制剂包括:
[0031]在所述浸膏中加入所述稀释剂和所述粘合剂后制成颗粒,然后进行烘干、装袋而成的颗粒剂;或
[0032]在所述浸膏中加入所述稀释剂和所述粘合剂后制成颗粒,然后进行烘干、再与所述润滑剂混合后灌入胶囊壳中而成的胶囊剂;或
[0033]在所述浸膏中加入所述稀释剂和所述粘合剂后制成颗粒,然后进行烘干、再与所述崩解剂、所述润滑剂混合后进行压片而成的片剂。
[00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及显著进步在于:
[0035]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治疗慢性下肢静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汤剂和制剂,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按照升阳通脉的治疗原则进行组方,从根本上
去解决由于久立久劳或年迈体弱等原因导致气虚阳虚而引发的慢性下肢静脉性疾病,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可以对包括水肿、疼痛、瘙痒、疮疡等慢性下肢静脉疾病的各个阶段和主要症状进行综合治疗,达到改善症状、既病防变、未病防病、解除患者痛苦的目的,为慢性下肢静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新的选择;
[0036]2)本专利技术病理病机把握清楚,组方简单明确、配伍恰当合理,升阳通脉效果明显,不含苦寒虎狼之药,不仅能够切实达到改善症状、既病防变、未病防病、解除患者痛苦的目的,而且不会伤及脾胃,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且相关制剂制备简单,形式多样,价格适中,能够满足不同患者的治疗需要,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和确切的疗效,因此,极具推广和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及其显著进步描述更加清楚、全面,下面,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有描述的这些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8]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9]需要说明的是:
[0040]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术语“首先”、“其次”等,仅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慢性下肢静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各味中药:生黄芪、鸡血藤、白术、石斛、当归、积雪草、川芎、路路通、伸筋草、两头尖、升麻和柴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味所述中药之间具有以下重量份的配比:生黄芪30份、鸡血藤30份、白术15份、石斛15份、当归15份、积雪草15份、川芎15份、路路通9份、伸筋草9份、两头尖9份、升麻9份、柴胡9份。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所制成的汤剂,其特征在于,每付汤剂由包括如下重量的各味所述中药经混合后水煎而成,其中:生黄芪为30g、鸡血藤为30g、白术为15g、石斛为15g、当归为15g、积雪草为15g、川芎为15g、路路通为9g、伸筋草为9g、两头尖为9g、升麻为9g和9g的柴胡。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所制成的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生黄芪、鸡血藤、白术、石斛、当归、积雪草、川芎、路路通、伸筋草、两头尖、升麻和柴胡经混合后水煎、过滤、浓缩制成的浸膏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包括稀释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矫味剂、胶浆剂以及着色剂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为纯化水、注射用水、淀粉、糊精、乳糖、微晶纤维素、无机盐类或糖醇类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粘合剂为纤维素衍生物、聚维酮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炜静柳国斌黄仁燕王宏飞赵坤翟惠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