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工程设计BIM建筑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2470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工程设计BIM建筑模型,属于建筑工程设计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行走滚轮、万向滚轮和把手的作用下,能够对BIM建筑模型本体进行运输;通过在底座的内腔中设置有驱动组件,使得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能够提供给相应的行走滚轮一个动力的来源,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对BIM建筑模型进行运输的效率;通过在储蓄电池、驱动件、第一转轴、蜗杆套、蜗轮、第二转轴和行走滚轮相结合的作用下,形成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自动对BIM建筑模型本体进行运输的效果;通过在把手和万向滚轮相结合的作用下,能够掌握对BIM建筑模型本体进行运输的过程中,掌握其运输的方向。掌握其运输的方向。掌握其运输的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工程设计BIM建筑模型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设计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工程设计BIM建筑模型。

技术介绍

[0002]BIM即建筑信息化模型,是一个完备的信息模型,能够将工程项目在全生命周期中各个不同阶段的工程信息、过程和资源集成在一个模型中,方便被工程各参与方使用;通过三维数字技术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真实的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相互协调以及内部一致的信息模型,BIM达到了设计施工的一体化,各专业协同工作,从而降低了工程生产成本,有效提升协同效率,并且具备责任可追溯性。
[0003]如申请号为CN202122213165.5名称为“一种移动便捷的建筑工程设计用BIM建筑模型”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移动便捷的建筑工程设计用BIM建筑模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一处双头螺纹摇杆,底座顶端安装有一处安装箱,底座底端四角安装有一处支撑构件;所述安装箱的内部前端安装有两处照射构件,安装箱顶端转动安装有一处箱盖,箱盖上安装有一处显示器,安装箱顶端安装有一处主机;本技术通过支撑构件对装置内部元件起到缓冲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工程设计BIM建筑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呈中空结构,所述底座(1)的两侧转动设置有行走滚轮(11),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万向滚轮(12),所述万向滚轮(12)错位设于两个所述行走滚轮(11)之间;驱动组件(2),设于所述底座(1)的内腔中,所述驱动组件(2)分别延伸至所述底座(1)两侧的外部,并分别与两个所述行走滚轮(11)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行走滚轮(11);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驱动件(21)、安装壳(22)和储蓄电池(23),所述驱动件(21)和安装壳(22)均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内腔中,且所述驱动件(21)位于所述安装壳(22)的一侧,所述安装壳(22)呈中空结构,所述驱动件(2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24)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25),所述第一转轴(25)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壳(22)的内腔中,并通过轴承套可转动地抵接于所述安装壳(22)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转轴(25)上固定套设有蜗杆套(26),所述蜗杆套(26)位于所述安装壳(22)内,所述安装壳(22)内贯穿设置有第二转轴(27),所述第二转轴(27)的两端依次穿过安装壳(22)和底座(1),并与行走滚轮(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7)上固定套设有蜗轮(28),所述蜗轮(28)与蜗杆套(26)啮合,且所述蜗轮(28)位于所述安装壳(22)内,所述储蓄电池(23)设于所述底座(1)上,并与所述驱动件(21)电性连接;BIM建筑模型本体(3),设于所述底座(1)的上部,用于对建筑工程设计进行设计;把手(4),滑动设于所述BIM建筑模型本体(3)上,用于对所述BIM建筑模型本体(3)起到扶持支撑的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工程设计BIM建筑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21)通过安装板(29)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内腔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工程设计BIM建筑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容纳腔(13),所述储蓄电池(23)安装于所述容纳腔(13)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工程设计BIM建筑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3)处设置有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俊影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东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