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2361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改善了具备透光透镜的灯的非点亮时的外观上的美感的车辆用灯。车辆用灯(1)具备光源部(2)、以及在内表面射入光源部(2)的光并从外表面射出所射入的光的外透镜(透光透镜)(3),外透镜(3)具备:光射出面部(31),其射出光;以及立壁部(35),其用于使光射出面部沿透光透镜的板厚方向弯曲。进一步地,在立壁部(35)的内表面具备使从外表面射入的光朝向外表面回复反射的光回复部(回复肋)(37)。在灯的非点亮时,使外部光在光回复部(37)回复反射并从外表面射出,从而避免立壁部(35)看起来较暗,并改善灯的外观上的美感。并改善灯的外观上的美感。并改善灯的外观上的美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灯


[0001]本技术涉及配设于汽车等车辆上的灯,尤其涉及具备射出光的透光透镜的车辆用灯。

技术介绍

[0002]作为汽车用灯,有如下结构的汽车用灯:在具有透光透镜(也称为外透镜、透光性罩)的灯壳体内配设光源或者光源单元,使从这些光源或者光源单元射出光透过透光透镜而射出。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配设于汽车的侧后视镜(也称为车门后视镜)的侧转向信号灯,该侧转向信号灯具备由光源和导光体构成的光源,并形成为使从该光源射出的光透过外罩而射出的结构。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

7791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7]就专利文献1的侧转向信号灯(以下,简称为灯)而言,其光源配设于车门后视镜的罩壳体内,外罩配设为穿过在罩壳体开口的开口窗而暴露于外部的状态。而且,从光源单元射出并透过外罩射出的光透过罩壳体的开口窗而从汽车的侧方朝向后方照射。
[0008]在这样的灯中,为了根据设计等的要求而使外罩的光射出面、即灯点亮时成为发光面的面与罩壳体的外表面为共面,在外罩设置用于使发光面沿板厚方向弯曲的立壁部。该立壁部沿光的射出方向而厚度尺寸变大,因此光的吸收比其他部位大,在灯的非点亮时形成从外部观察发光面时立壁部看起来较暗的外观,从而有灯的外观上的美感降低这样的问题。
[0009]另外,另一方面,在外罩的光射出面,为了提高灯的非点亮时的从外部的视觉辨认性,形成有构成金字塔型或者正四面体的称为RR(Reflex reflector,回复反射器)的反射台阶。就该反射台阶而言,通常构成金字塔型或者正四面体的多个锥面分别由平面构成。因此,对光进行回复反射的角度受到限制,若在灯的非点亮时从左右倾斜方向较大的角度位置观察灯,则因观察角度不同而会发生透视到内部的情况,从而使灯的外观上的美感降低。
[0010]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改善了具备透光透镜的灯的美感、尤其是非点亮时的外观上的美感的车辆用灯。
[0011]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2]本技术是一种车辆用灯,其具备光源部以及在内表面射入该光源部的光并从外表面射出所射入的光的透光透镜,其特征在于,透光透镜具备:光射出面部,其射出光;以及立壁部,其用于使该光射出面部沿透光透镜的板厚方向弯曲,在该立壁部的内表面具备使从外表面射入的光朝向该外表面回复反射的光回复部。在此,光射出面部例如具备射出
所射入的光源部的光的主射出部,立壁部沿该主射出部的周缘延伸。
[0013]在本技术中,例如,光回复部一体地形成于立壁部的内表面,并且由沿立壁部的延伸方向延长的剖面呈三角状的回复肋构成。或者,光回复部一体地形成于立壁部的内表面,并且由沿立壁部的延伸方向排列的多个锥状的回复台阶构成。
[0014]另外,在本技术中,优选为主射出部在内表面配设有多个透镜台阶,该透镜台阶构成为能够使从该主射出部的外表面射入的光反射并从该外表面射出。在该情况下,优选为透镜台阶形成为锥状,其锥面由凸状或凹状的球面或自由曲面形成。
[0015]在本技术中,优选为所述光源部具备发光元件、以及对该发光元件的光进行引导并且使引导后的光射出的内透镜,且构成为使从该内透镜射出的光射入所述透光透镜的内表面。
[0016]在本技术中,优选为所述内透镜具备:光反射面,其具备使被引导的光进行内表面反射的反射台阶;以及光射出面,其使由该反射台阶反射后的光朝向所述透光透镜射出。
[0017]在本技术中,优选为所述车辆用灯构成为汽车的侧转向信号灯并内装于汽车的侧后视镜的镜罩中,所述透光透镜的光射出面部穿过在该镜罩开口的开口窗而暴露于外部。
[0018]技术效果
[0019]根据本技术,在灯的非点亮时,通过设置于该立壁部上的光回复部使从透光透镜的外表面射入立壁部的外部光回复反射,并使其从透光透镜的外表面射出。由此,能够避免立壁部看上去较暗,从而改善灯的外观上的美感。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应用了本技术的灯而成的右车门后视镜的外观图。
[0021]图2是图1的II

II线剖视图。
[0022]图3是图1的III

III线剖视图。
[0023]图4是右车门后视镜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0024]图5是图2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0025]图6是图3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0026]图7是从内表面侧观察外透镜且剖开一部分的立体图。
[0027]图8中的(a)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灯的非点亮时的外部光的光路的剖视图,图8中的(b)是其示意性的外观图。
[0028]图9中的(a)是表示比较例的灯的非点亮时的外部光的光路的剖视图,图9中的(b)是其示意性的外观图。
[0029]图10是说明光回复部的变形例的与图7同样的图。
[0030]图11中的(a)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透镜台阶中的外部光的光路的剖视图,图11中的(b)是表示参照例的透镜台阶中的外部光的光路的剖视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STS灯(侧转向信号灯、车辆用灯);2:光源部;3:外透镜(透光透镜);4:光源;5:内透镜;31:光射出面部;32:非光射出面部;33:支承部;34:主射出部;35:立壁部;36:透镜
台阶;36a、36b:锥面;37:回复肋(光回复部);37A:回复台阶(光回复部);41:LED(发光二极管、光源);51:光射入面;52:光反射面;53:光射出面;100:侧后视镜(右车门后视镜);102:镜罩;103:开口窗;104:灯体;105:镜。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将本技术应用于被装入汽车的右车门后视镜100中的侧转向信号灯(以下,简称为STS灯)1而成的实施方式的外观图。右车门后视镜100通过臂部101而安装于汽车的右车门200,在构成该右车门后视镜100的壳体的、镜罩102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即在从汽车的侧方朝向后方的部位开设有开口窗103。STS灯1在该镜罩102内配设于面对该开口窗103的部位。此外,在下文中,前后方向是以汽车或右车门后视镜100为基准的方向。
[0034]图2以及图3是所述右车门后视镜100的概略的剖视图,分别是沿图1的II

II线、III

III线剖切的剖视图。此外,针对与本技术关联较小的后视镜内部的结构省略了图示。另外,图4是其主要部分的概略的分解立体图。右车门后视镜100具备与所述臂部101一体化的灯体104,所述灯体104被所述镜罩102覆盖。灯体104和镜罩102分别由所需的色彩的非透光性树脂、例如ABS树脂而形成。在灯体104的朝向后方的后表面侧,安装有具备省略了图示的镜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灯,其具备光源部、以及在内表面射入该光源部的光并从外表面射出所射入的光的透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透镜具备:光射出面部,其射出所述光;以及立壁部,其用于使该光射出面部沿透光透镜的板厚方向弯曲,在该立壁部的内表面具备使从外表面射入的光朝向该外表面回复反射的光回复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射出面部具备射出所射入的所述光源部的光的主射出部,所述立壁部沿该主射出部的周缘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回复部一体地形成于立壁部的内表面,并且由沿立壁部的延伸方向延长的剖面呈三角状的回复肋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回复部一体地形成于立壁部的内表面,并且由沿立壁部的延伸方向排列的多个锥状的回复台阶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辆用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射出部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井悠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