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数据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2345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电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具有容纳腔的防护外框,所述防护外框上部通过支杆固定有防护顶棚;设置在防护外框容纳腔中的信息采集箱;其中,所述容纳腔两相对的内壁固定有与信息采集箱配合连接的缓震装置,所述缓震装置包括连接单元和连接在连接单元两端的第一缓冲单元,所述连接单元上端可与信息采集箱抵接,所述第一缓冲单元包括缓冲套座、第一弹簧以及缓冲杆,所述缓冲套座开设有空腔,所述缓冲杆穿过所述第一弹簧后一端伸入至所述空腔内,另一端固定至位于缓冲套座下方的安装座,此安装座与容纳腔内壁固定,所述第一弹簧具有将所述缓冲套座推离安装座的力。一弹簧具有将所述缓冲套座推离安装座的力。一弹簧具有将所述缓冲套座推离安装座的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电数据采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数据采集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风电数据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信息采集是指未出版的生产在信息资源方面做准备的工作,包括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近年来,大数据技术发展迅速,通过高速计算机对已积累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在采集大数据时,需要使用数据采集装置。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1959765U,公开了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风电数据采集装置,其解决了现有的数据采集箱在使用时存在安装不够简便、防护效果不够好的问题,且其具有设备安装的简便性好,缓压性能强的有益效果。
[0004]其设备缓震的原理为:定位组件内包括底座,以及上下对应焊接在底座外壁上的吊板和支撑块,其定位组件的吊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轴杆,轴杆与对应的缓压弹簧固定连接,箱体两侧的嵌合板嵌合在定位组件内的定位腔,由于定位盒通过缓压弹簧的方式与轴杆连接,使得定位盒对箱体产生一个弹性拉力,当箱体受到震动时,能够减缓震感。
[0005]其设备的缺陷在于:缓压弹簧采用拉伸弹簧,长时间在信息采集箱的作用下导致缓压弹簧产生形变,缓震的效果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风电数据采集装置,其采用在防护外框的容纳腔两相对的内壁固定缓震装置,通过连接单元和连接单元两端的第一缓冲单元配合作用,连接单元上端与信息采集箱抵接,通过缓冲套座、第一弹簧以及缓冲杆的共同作用,使得信息采集箱在遭受压力时进行缓冲震动。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风电数据采集装置,包括:
[0009]具有容纳腔的防护外框,所述防护外框上部通过支杆固定有防护顶棚;
[0010]设置在防护外框容纳腔中的信息采集箱;
[0011]其中,所述容纳腔两相对的内壁固定有与信息采集箱配合连接的缓震装置,所述缓震装置包括连接单元和连接在连接单元两端的第一缓冲单元,所述连接单元上端可与信息采集箱抵接,所述第一缓冲单元包括缓冲套座、第一弹簧以及缓冲杆,所述缓冲套座开设有空腔,所述缓冲杆穿过所述第一弹簧后一端伸入至所述空腔内,另一端固定至位于缓冲套座下方的安装座,此安装座与容纳腔内壁固定,所述第一弹簧具有将所述缓冲套座推离安装座的力。
[00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安装在安装座上的铰接组件和连接于两所述第一缓冲单元之间的第二缓冲单元,所述铰接组件远离安装座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缓冲单元。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缓冲单元包括第二弹簧和中间杆,所述中间杆水平设置,中间杆穿过所述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抵接于所述缓冲套座一侧,另一端分别抵接于所
述铰接组件一侧。
[0014]进一步地,所述铰接组件包括铰接件、转动件以及对应转动件设置的连接套,所述铰接件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端铰接有两所述转动件,两转动件互相夹设一定角度,两转动件端部分别铰接至不同的连接套一侧,所述连接套套设于所述中间杆上且可沿中间杆的长度方向移动。
[0015]进一步地,所述铰接件为筒状结构,铰接件远离安装座的一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槽壁具有穿孔,所述转动件一端通过穿孔与铰接件铰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套靠近安装座的一侧固定有铰接头,所述转动件与铰接头铰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套远离安装座的一侧固定有用于支撑信息采集箱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远离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滚珠。
[0018]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杆中部具有限位段,所述连接套设置于限位段两侧,限位段用于限制连接套互相靠近。
[0019]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座体和固定在第一座体一侧的第二座体,所述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均为六面体结构,且第二座体体积小于第一座体,所述第一座体用于固定铰接件,第二座体固定至所述防护外框内壁上。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风电数据采集装置,通过在防护外框的容纳腔内壁上设置与信息采集箱配合连接的缓震装置,通过连接单元和连接在连接单元两端的第一缓冲单元进行缓震,避免了信息采集箱受到损坏;
[0021]第一缓冲单元包括缓冲套座、第一弹簧以及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穿过所述第一弹簧后一端伸入至缓冲套座的空腔内,缓冲杆另一端固定至位于缓冲套座下方的安装座,本技术中,第一弹簧为压缩弹簧,本技术的缓震装置相对于现有缓压弹簧采用拉伸弹簧的缓震装置,第一弹簧长时间在信息采集箱的作用下也不会产生形变,缓震的效果极好。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风电数据采集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信息采集箱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缓震装置示意图;
[0025]图4为缓冲套座剖视图。
[0026]附图标记依次为:防护外框1、防护顶棚11、信息采集箱2、卡板21、检测探头22、缓震装置3、连接单元31、第二弹簧311、中间杆312、铰接件313、转动件314、连接套315、铰接头316、支撑部317、滚珠318、限位段319、第一缓冲单元32、缓冲套座321、第一弹簧322、缓冲杆323、安装座33。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风电数据采集装置,包括:
[0029]具有容纳腔的防护外框1,所述防护外框1上部通过支杆固定有防护顶棚11,防护
外框1一侧铰接有转动门;
[0030]设置在防护外框1容纳腔中的信息采集箱2;
[0031]其中,所述容纳腔两相对的内壁固定有与信息采集箱2配合连接的缓震装置3,所述缓震装置3包括连接单元31和连接在连接单元31两端的第一缓冲单元32,所述连接单元31上端可与信息采集箱2接触固定,所述第一缓冲单元32包括缓冲套座321、第一弹簧322以及缓冲杆323,所述缓冲套座321开设有空腔,所述缓冲杆323穿过所述第一弹簧322后一端伸入至所述空腔内,另一端固定至位于缓冲套座321下方的安装座33,此安装座33与容纳腔内壁固定,所述第一弹簧322具有将所述缓冲套座321推离安装座33的力。
[003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信息采集箱2适配于防护外框1的内部,防护外框1的上端右部安装有支杆,支杆的顶部固定有防护顶棚11,防护顶棚11罩设于信息采集箱2的上方,起到防晒、减少雨水等因素的影响,此为现有技术。信息采集箱2内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上端的检测探头22,检测探头22伸出防护外框1的上方,箱体两侧的外壁上固定有卡板21,卡板21可与防护外框1左右两侧的容纳腔内壁上固定的缓震装置3接触,实现固定信息采集箱2。
[0033]本实施例的连接单元31和其两端的第一缓冲单元32均安装在安装座33上,并处于安装座33部,连接单元31位于两个第一缓冲单元32中部,两个第一缓冲单元32与连接单元31为中心对称设置。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容纳腔的防护外框,所述防护外框上部通过支杆固定有防护顶棚;设置在防护外框容纳腔中的信息采集箱;其中,所述容纳腔两相对的内壁固定有与信息采集箱配合连接的缓震装置,所述缓震装置包括连接单元和连接在连接单元两端的第一缓冲单元,所述连接单元上端可与信息采集箱抵接,所述第一缓冲单元包括缓冲套座、第一弹簧以及缓冲杆,所述缓冲套座开设有空腔,所述缓冲杆穿过所述第一弹簧后一端伸入至所述空腔内,另一端固定至位于缓冲套座下方的安装座,此安装座与容纳腔内壁固定,所述第一弹簧具有将所述缓冲套座推离安装座的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安装在安装座上的铰接组件和连接于两所述第一缓冲单元之间的第二缓冲单元,所述铰接组件远离安装座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缓冲单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电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单元包括第二弹簧和中间杆,所述中间杆水平设置,中间杆穿过所述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抵接于所述缓冲套座一侧,另一端分别抵接于所述铰接组件一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电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组件包括铰接件、转动件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志伟胡宝梅李雪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