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晓光专利>正文

一种骨融合复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2214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骨融合复聪器的制造方法。将钛或钛合金等制成的骨融合植入体,通过外科手术植入头骨、耳蜗附近有一定骨量处,经声音信号处理电路放大的音频信号,用电磁转换或压电转换方式,直接驱动骨融合植入体,将声音的波动转换成骨的振动,由骨传导方式刺激听觉神经。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能与骨形成直接的骨融合。使失聪者恢复听觉,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中,并给其家庭和社会减轻负担。(*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的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使失聪患者恢复听力的骨融合复聪器制造方法。因先天或后天原因造成失聪的患者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他们的生活相对于正常人来讲是痛苦和困难的。而先天性聋哑患者往往发音器官和功能是正常的,仅由于无法听到声音,因此而失去了模仿说话的机会。由于其生理缺陷,使他们不能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这无论是对他们自己,家庭和社会都是沉重的负担。本专利技术对于老年人和严重听力障碍的患者也能帮助其提高听力。目前,对于完全失聪病患,尚无成熟的医疗手段来彻底解除他们的病痛。一般说来,正常的听觉产生和传递过程有两利方式;一种称为空气-液体传导方式,另一种为骨传导方式。声波经耳廓、外耳道震动鼓膜,通过三个听小骨的杠杆作用,使镫骨来回叩击前庭窗,引起骨迷路中的外淋巴的震荡。即听小骨使面积较大的鼓膜的震动能量集中在面积甚小的前庭窗上,增强了声波的能量密度,得以推动外淋巴的波动,使空气传导转为液体传导。声音的另外一种传播方式为;声波可以直接通过颅骨、耳蜗骨壁而传入内耳,引起相关听觉神经反射。此称为骨传导。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声音以骨传导为传播方式的骨融合复聪器的制造方法,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骨融合复聪器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制作骨融合植入体,并通过外科手术植于头骨、耳蜗附近有一定骨量处,经声音信号处理单元收集、放大的音频信号,用电磁转换或压电转换方式,直接驱动骨融合植入体,将声音的波动转换成骨的振动,由骨传导方式刺激听觉神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光刘聪健
申请(专利权)人:刘晓光刘聪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