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核事故急救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1674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核事故急救箱,包括下箱体和上箱体,所述下箱体和上箱体的外壁设置有包裹组件,所述下箱体和上箱体的内壁安装有功能组件,所述下箱体的前端中心安装有把手。该多功能核事故急救箱,通过长框架、短框架、螺栓和连杆之间的配合,使用者可也根据需要手动握住两侧的长框架,使长框架可带动多个短框架转动张开,同时整体结构收缩的过程中框架结构可作为箱体的包裹保护结构,由于框架的外壁均喷涂光滑涂料,由加双氧水,碱,硼砂,碳酸钙(轻质),滑石粉制成的,因此框架结构可在地面进行拖动,避免了在使用时箱体的保护结构无法作为担架或地面拖拽实现携带的问题。结构无法作为担架或地面拖拽实现携带的问题。结构无法作为担架或地面拖拽实现携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核事故急救箱


[0001]本技术涉及急抢救箱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核事故急救箱。

技术介绍

[0002]核设施内一旦发生核事故,除了不同类别和程度的辐射损伤外,还可能伴随烧烫伤、骨折、炸伤、冲击伤、挤压伤等多种伤情。虽然现有技术的急救箱能够满足一些核事故抢救需要,但是在使用时存在使用时箱体的保护结构无法作为担架或地面拖拽实现携带的问题,同时仍存在无法用于多种情况下的急救操作,存在较大局限性和适用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核事故急救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使用时箱体的保护结构无法作为担架或地面拖拽实现携带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核事故急救箱,包括下箱体和上箱体,所述下箱体和上箱体的外壁设置有包裹组件,所述下箱体和上箱体的内壁安装有功能组件,所述下箱体的前端中心安装有把手。
[0005]优选的,所述包裹组件包括短框架,多个所述短框架的外侧设置有长框架,多个所述长框架和短框架的相邻结构之间均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两侧内部均通过螺栓分别与长框架和短框架转动相连,所述长框架的外壁套接有弹性布料,左端所述短框架和长框架的外壁卡接安装有弹性卡环,所述弹性卡环的外壁内侧加工有便于安装的缺口,且弹性卡环的外壁均安装有可充放气的气囊。
[0006]优选的,所述下箱体和上箱体的内侧末端通过销轴转动相连。
[0007]优选的,所述功能组件包括现场核应急模块、常规战伤急救模块、个人防护应急模块、应急消杀模块、隔板、照明、定位、水陆两用模块和污物收纳模块,多个所述隔板分别等距均匀的固接在下箱体和上箱体的内壁内部,所述现场核应急模块、常规战伤急救模块和个人防护应急模块分别加工形成在上箱体的右侧、中心和左侧,所述应急消杀模块、照明、定位、水陆两用模块和污物收纳模块分别加工形成在下箱体的左侧、中心和右侧。
[0008]优选的,所述下箱体和上箱体的前端连接处两侧均安装有卡扣。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多功能核事故急救箱:
[0010]通过长框架、短框架、螺栓和连杆之间的配合,使用者可也根据需要手动握住两侧的长框架,使长框架可带动多个短框架转动张开,再将弹性布料套接在对应的长框架和短框架的外壁并将螺栓拧紧即可作为担架使用,同时整体结构收缩的过程中框架结构可作为箱体的包裹保护结构,由于框架的外壁均喷涂光滑涂料,由加双氧水,碱,硼砂,碳酸钙(轻质),滑石粉制成的,因此框架结构可在地面进行拖动,避免了在使用时箱体的保护结构无法作为担架或地面拖拽实现携带的问题;
[0011]通过现场核应急模块、常规战伤急救模块、个人防护应急模块、应急消杀模块、隔板、照明、定位、水陆两用模块和污物收纳模块之间的配合,现场核应急模块的该部分设计
为三隔透明视栏,存有各类防护药品,常规战伤急救模块主要用于整合外伤清创所需药品器械,人防护应急模块包括头面部防护物品和生物防护服物品等,应急消杀模块,主要是伤员现场自行或辅助洗消,照明、定位、水陆两用模块提供有效光源为操作者提供良好的操作视野,污物收纳模块主要是收集伤员现场物品、防护服、鞋套等污染废物,避免了无法用于多种情况下的急救操作导致局限性和适用性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外观示意图;
[0014]图3为抢救箱处的开合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抢救箱处的扣合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本技术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0018]图7为下箱体抽出两块支撑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下箱体,2、上箱体,3、包裹组件,3a1、短框架,3a2、连杆, 3a3、螺栓,3a4、弹性布料,3a5、长框架,3a6、弹性卡环,3a7、气囊,4、功能组件,4a1、现场核应急模块,4a2、常规战伤急救模块,4a3、个人防护应急模块,4a4、应急消杀模块,4a5、隔板,4a6、照明、定位、水陆两用模块,4a7、污物收纳模块,5、把手,6、卡扣,7、销轴,8、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核事故急救箱,包括下箱体1和上箱体2,下箱体1和上箱体2的外壁设置有包裹组件3,下箱体1和上箱体2的内壁安装有功能组件4,下箱体1的前端中心安装有把手 5。
[0022]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包裹组件3包括短框架3a1、连杆3a2、螺栓3a3、弹性布料3a4和长框架3a5,多个短框架3a1的外侧设置有长框架 3a5,多个长框架3a5和短框架3a1的相邻结构之间均设置有连杆3a2,通过螺栓3a3可实现连杆3a2与短框架3a1和长框架3a5之间的转动连接,在通过螺栓3a3可实现连杆3a2的连杆3a2与短框架3a1和长框架3a5之间的固定相连,两侧内部均通过螺栓3a3分别与长框架3a5和短框架3a1转动相连,长框架3a5的外壁套接有弹性布料3a4,下箱体1和上箱体2的内侧末端通过销轴7转动相连,左端短框架3a1和长框架3a5的外壁卡接安装有弹性卡环 3a6,弹性卡环3a6的外壁内侧加工有便于安装的缺口,且弹性卡环3a6的外壁均安装有可充放气的气囊3a7;
[0023]通过长框架3a5、短框架3a1、螺栓3a3和连杆3a2之间的配合,使用者可也根据需要手动握住两侧的长框架3a5,使长框架3a5可带动多个短框架 3a1转动张开,再将弹性布料3a4套接在对应的长框架3a5和短框架3a1的外壁并将螺栓3a3拧紧即可作为担架使用,同时整体结构收缩的过程中框架结构可作为箱体的包裹保护结构,由于框架的外壁均喷涂光滑
涂料,由加双氧水,碱,硼砂,碳酸钙(轻质),滑石粉制成的,因此框架结构可在地面进行拖动,避免了在使用时箱体的保护结构无法作为担架或地面拖拽实现携带的问题。
[0024]请参阅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功能组件4包括现场核应急模块4a1、常规战伤急救模块4a2、个人防护应急模块4a3、应急消杀模块4a4、隔板4a5、照明、定位、水陆两用模块4a6和污物收纳模块4a7,多个隔板4a5分别等距均匀的固接在下箱体1和上箱体2的内壁内部,现场核应急模块4a1、常规战伤急救模块4a2和个人防护应急模块4a3分别加工形成在上箱体2的右侧、中心和左侧,应急消杀模块4a4、照明、定位、水陆两用模块4a6和污物收纳模块4a7分别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核事故急救箱,包括下箱体(1)和上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1)和上箱体(2)的外壁设置有包裹组件(3),所述下箱体(1)和上箱体(2)的内壁安装有功能组件(4),所述下箱体(1)的前端中心安装有把手(5);所述包裹组件(3)包括短框架(3a1),多个所述短框架(3a1)的外侧设置有长框架(3a5),多个所述长框架(3a5)和短框架(3a1)的相邻结构之间均设置有连杆(3a2),所述连杆(3a2)的两侧内部均通过螺栓(3a3)分别与长框架(3a5)和短框架(3a1)转动相连,所述长框架(3a5)的外壁套接有弹性布料(3a4),左端所述短框架(3a1)和长框架(3a5)的外壁卡接安装有弹性卡环(3a6),所述弹性卡环(3a6)的外壁内侧加工有便于安装的缺口,且弹性卡环(3a6)的外壁均安装有可充放气的气囊(3a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核事故急救箱,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俊刘鹏谢岳云方艳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