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井液冷却管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81657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钻井液冷却管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水罐,水罐上连接有水泵Ⅰ和水泵Ⅱ,水泵Ⅰ通过板式换热器Ⅰ连通冷却水塔组Ⅱ;水泵Ⅱ通过并联的两通路连通冷却水塔组Ⅰ;冷却水塔组Ⅰ和冷却水塔组Ⅱ通过管线连通;泥浆入口处连通有并联的砂泵Ⅰ和砂泵Ⅱ;砂泵Ⅰ和砂泵Ⅱ的出口通过并联的两通路连通板式换热器Ⅲ的热介质出口和板式换热器Ⅰ的热介质入口。通过压力监测实现无缝切换,可有效降低钻井液堵塞导致无法作业的风险,同时对作业完成后,通过反冲洗功能,实现对钻井液端管路实现反冲洗,防止钻井液管路结垢杜塞的风险。通过调节冷却水塔的风车电机运行数量,实现钻井液温度的一键式自动化控制,整个装置采用冗余设计,可靠性高。可靠性高。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井液冷却管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田钻井作业设备
,涉及一种钻井液冷却管路系统,还涉及一种基于此管路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钻井液冷却装置由于存在钻井液密度大、粘度高等特点,在使用时容易造成板式换热器或者闭式冷却水塔结垢或堵塞,容易造成钻井液冷却效果大大降低,影响施工效果;同时由于循环泥浆罐杂质较多,过滤器滤芯清洗较频繁,如不及时清洗容易造成砂泵吸空,引起砂泵损伤,同时也容易造成钻井液冷却效果降低,不利于钻井作业的连续性和可靠性,造成钻井周期延长和井下工具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钻井液冷却管路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板式换热器或者闭式冷却水塔结垢或堵塞导致无法作业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钻井液冷却管路系统,包括水罐,水罐上连接有水泵Ⅰ和水泵Ⅱ,水泵Ⅰ通过板式换热器Ⅰ连通冷却水塔组Ⅱ;水泵Ⅱ通过并联的两通路连通冷却水塔组Ⅰ;冷却水塔组Ⅰ和冷却水塔组Ⅱ通过管线连通;泥浆入口处连通有并联的砂泵Ⅰ和砂泵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井液冷却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罐(30),所述水罐(30)上连接有水泵Ⅰ(1)和水泵Ⅱ(2),所述水泵Ⅰ(1)通过板式换热器Ⅰ(3)连通冷却水塔组Ⅱ(29);所述水泵Ⅱ(2)通过并联的两通路连通冷却水塔组Ⅰ(28);所述冷却水塔组Ⅰ(28)和冷却水塔组Ⅱ(29)通过管线连通;泥浆入口处连通有并联的砂泵Ⅰ(9)和砂泵Ⅱ(15);所述砂泵Ⅰ(9)和砂泵Ⅱ(15)的出口通过并联的两通路连通板式换热器Ⅲ(23)的热介质出口和板式换热器Ⅰ(3)的热介质入口。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一种钻井液冷却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Ⅱ(2)并联的两通路中,一通路通过水控气控阀Ⅳ(27)、板式换热器Ⅱ1(7)和水控气控阀Ⅲ(26)连通冷却水塔组Ⅰ(28);另一通路通过水控气控阀Ⅱ(25)、板式换热器Ⅲ(23)和水控气控阀Ⅰ(24)连通冷却水塔组Ⅰ(28),所述水泵Ⅰ(2)与板式换热器Ⅱ(17)和板式换热器Ⅲ(2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一种钻井液冷却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入口处由并联的三通路构成,一通路经过滤器Ⅰ(11)和气控阀

(10);一通路直接经过滤器Ⅱ(12);一路通经过滤器Ⅲ(13)和气控阀

(14)。4.根据权利要求2的所述的一种钻井液冷却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换热器Ⅰ(3)的热介质出口分为三路,一通路经气控阀Ⅱ(5)回到气控阀Ⅰ(4)的前端;一通路经气控阀Ⅲ(6)、气控阀Ⅳ(7)回到气控阀

(8)的后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俊威樊春明戴启平郗秦阳杨强朱浩铭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