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废气多级吸收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81604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工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废气多级吸收处理系统,包括二氧化硫废气吸收处理系统、重氮釜废气处理系统,所述二氧化硫废气吸收处理系统设置为六级尾气吸收塔结构,所述重氮釜废气处理系统设置为六三级尾气吸收塔结构,所述二氧化硫废气吸收处理系统由尾气管道连接的吸滤隔间、真空及吸滤槽、离心机、还原液配制釜、计量槽、氨化釜、还原釜、水解釜以及一号一级吸收塔、一号二级吸收塔、一号三级吸收塔、四级吸收塔、五级吸收塔、六级吸收塔构成,通过本系统可以很好的吸收甲吡唑酮生产时产生的废气,同时可以将吸收过程中产生的亚硫酸氢铵吸收液作为原料进行回收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废气多级吸收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废气多级吸收处理系统,属于化工废气处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公司在对甲吡唑酮生产时,采用对甲基苯胺经重氮、还原、水解、中和后与双乙烯酮和氨水反应的氨化液缩合,结晶析出对甲吡唑酮的生产工艺,在生产过程中有废气产生,主要为吡唑酮合成车间二氧化硫工艺尾气及其它废气(不含重氮釜废气)、重氮釜废气,需要对废气进行吸收处理以满足废气排放要求。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新型废气多级吸收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废气多级吸收处理系统,通过本系统可以很好的吸收甲吡唑酮生产时产生的废气,同时可以将吸收过程中产生的亚硫酸氢铵吸收液作为原料进行回收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废气多级吸收处理系统,包括二氧化硫废气吸收处理系统、重氮釜废气处理系统,所述二氧化硫废气吸收处理系统设置为六级尾气吸收塔结构,所述重氮釜废气处理系统设置为六三级尾气吸收塔结构,所述二氧化硫废气吸收处理系统由尾气管道连接的吸滤隔间、真空及吸滤槽、离心机、还原液配制釜、计量槽、氨化釜、还原釜、水解釜以及一号一级吸收塔、一号二级吸收塔、一号三级吸收塔、四级吸收塔、五级吸收塔、六级吸收塔构成,所述重氮釜废气处理系统由重氮釜、二号一级吸收塔、二号二级吸收塔、二号三级吸收塔构成,所述一号一级吸收塔、一号二级吸收塔、一号三级吸收塔、四级吸收塔、五级吸收塔、六级吸收塔、二号一级吸收塔、二号二级吸收塔、二号三级吸收塔底部均设置有贮液箱。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号一级吸收塔、一号二级吸收塔底部的贮液箱内部均设置有氨水溶液。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号三级吸收塔底部的贮液箱内部设置有亚硫酸氢铵溶液。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四级吸收塔、六级吸收塔底部的贮液箱内部均设置为水。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五级吸收塔底部的贮液箱内部设置为水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号一级吸收塔、二号二级吸收塔、二号三级吸收塔底部的贮液箱内部均设置为水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
[0011]本技术有益效果:一种新型废气多级吸收处理系统,吡唑酮合成车间二氧化硫工艺尾气及其它废气(不含重氮釜废气)通过尾气收集管道进入六级尾气吸收塔处理(三
级亚硫酸氢铵溶液吸收+一级水吸收+一级碱溶液吸收+一级水吸收),最后经排空管排空,亚硫酸氢铵吸收液作为原料回收利用,重氮釜废气进入三级废气吸收塔处理(三级碱溶液吸收),最后经排空管排空,废气吸收液进入污水收集处理系统进行继续处理,对废气进行分开处理,通过本系统可以很好的吸收甲吡唑酮生产时产生的废气,同时可以将吸收过程中产生的亚硫酸氢铵吸收液作为原料进行回收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3]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型废气多级吸收处理系统中二氧化硫废气吸收处理系统结构图。
[0014]图2是本技术一种新型废气多级吸收处理系统中二氧化硫废气吸收处理系统流程图。
[0015]图3是本技术一种新型废气多级吸收处理系统中重氮釜废气处理系统结构图。
[0016]图4是本技术一种新型废气多级吸收处理系统中重氮釜废气处理系统流程图。
[0017]图中标号:1、吸滤隔间;2、真空及吸滤槽;3、离心机;4、还原液配制釜;5、计量槽;6、氨化釜;7、还原釜;8、水解釜;9、一号一级吸收塔;10、一号二级吸收塔;11、一号三级吸收塔;12、四级吸收塔;13、五级吸收塔;14、六级吸收塔;15、贮液箱;16、重氮釜;17、二号一级吸收塔;18、二号二级吸收塔;19、二号三级吸收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技术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0]实施例
[0021]如图1

图4所示,一种新型废气多级吸收处理系统,包括二氧化硫废气吸收处理系统、重氮釜废气处理系统,所述二氧化硫废气吸收处理系统设置为六级尾气吸收塔结构,所
述重氮釜废气处理系统设置为六三级尾气吸收塔结构,所述二氧化硫废气吸收处理系统由尾气管道连接的吸滤隔间1、真空及吸滤槽2、离心机3、还原液配制釜4、计量槽5、氨化釜6、还原釜7、水解釜8以及一号一级吸收塔9、一号二级吸收塔10、一号三级吸收塔11、四级吸收塔12、五级吸收塔13、六级吸收塔14构成,所述重氮釜废气处理系统由重氮釜16、二号一级吸收塔17、二号二级吸收塔18、二号三级吸收塔19构成,所述一号一级吸收塔9、一号二级吸收塔10、一号三级吸收塔11、四级吸收塔12、五级吸收塔13、六级吸收塔14、二号一级吸收塔17、二号二级吸收塔18、二号三级吸收塔19底部均设置有贮液箱15。
[00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一号一级吸收塔9、一号二级吸收塔10底部的贮液箱15内部均设置有氨水溶液。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一号三级吸收塔11底部的贮液箱15内部设置有亚硫酸氢铵溶液。
[00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四级吸收塔12、六级吸收塔14底部的贮液箱15内部均设置为水。
[00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五级吸收塔13底部的贮液箱15内部设置为水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
[00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二号一级吸收塔17、二号二级吸收塔18、二号三级吸收塔19底部的贮液箱15内部均设置为水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废气多级吸收处理系统,包括二氧化硫废气吸收处理系统、重氮釜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硫废气吸收处理系统设置为六级尾气吸收塔结构,所述重氮釜废气处理系统设置为六三级尾气吸收塔结构,所述二氧化硫废气吸收处理系统由尾气管道连接的吸滤隔间(1)、真空及吸滤槽(2)、离心机(3)、还原液配制釜(4)、计量槽(5)、氨化釜(6)、还原釜(7)、水解釜(8)以及一号一级吸收塔(9)、一号二级吸收塔(10)、一号三级吸收塔(11)、四级吸收塔(12)、五级吸收塔(13)、六级吸收塔(14)构成,所述重氮釜废气处理系统由重氮釜(16)、二号一级吸收塔(17)、二号二级吸收塔(18)、二号三级吸收塔(19)构成,所述一号一级吸收塔(9)、一号二级吸收塔(10)、一号三级吸收塔(11)、四级吸收塔(12)、五级吸收塔(13)、六级吸收塔(14)、二号一级吸收塔(17)、二号二级吸收塔(18)、二号三级吸收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宏伟李涛王兆国
申请(专利权)人:昌邑邦立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