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152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0:20
本申请涉及炊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其中,烹饪器具包括镁合金锅胚,镁合金锅胚内表面设有耐腐蚀层,耐腐蚀层的材质为钇镁合金,所述耐腐蚀层中的钇原子浓度为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器具


[0001]本申请涉及炊具
,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炊具类产品的追求也越来越高,锅作为一种常用的厨房用具,为了使锅胚起到良好的加热效果,作为锅胚的材料的导热性能越好就越利于节约能源和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其锅胚一般由铁或不锈钢制成,但目前市面上的铁锅,不锈钢锅都较重,采用铝合金制备的锅胚可进一步减轻锅胚的重量,但是铝合金锅对于单手持锅炒菜、颠锅也比较吃力。
[0003]为了解决此问题,可采用镁合金材质的锅胚,相对于现有铝合金锅胚进一步减轻重量,即使女性持锅炒菜也能轻松自如,提升使用体验。但目前轻质镁合金锅胚耐腐蚀性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影响镁合金在炊具上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的烹饪炊具,利用镁合金密度小的特点及钇镁合金优良的耐腐蚀性能,使得烹饪器具具有轻质且耐腐蚀的优良性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镁合金锅胚,所述镁合金锅胚内表面设有耐腐蚀层,所述耐腐蚀层的材质为钇镁合金,所述耐腐蚀层中的钇原子浓度为10
14
atoms/cm3至10
16
atoms/cm3。
[0007]在上述方案中,镁的密度1.738g/cm3,仅为铝的2/3,钢的1/4,钛的1/3。因此相同规格的情况下镁合金锅的重量可以比铝合金锅减轻1/3,镁合金做锅胚有明显的减重效果。烹饪炊具利用镁合金密度小的特点及钇镁合金优良的耐腐蚀性能,使得烹饪器具具有轻质且耐腐蚀的优良性能。
[0008]在可行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镁合金锅胚的材质包括镁铝锌合金、镁铝锰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0009]在上述方案中,镁铝锌合金中的铝可以增强固溶强化作用;锌可改善合金的塑性,使得该合金能够兼具轻质及良好的力学性能。镁铝锰合金中的锰可以提高合金的耐蚀性,提高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0010]在可行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镁合金锅胚的厚度为2mm至5mm。
[0011]在上述方案中,镁合金锅胚的厚度过厚,使用过程中锅体厚重且传热速度慢,影响使用。镁合金锅胚的厚度过薄,传热不均匀,容易造成局部温度过高。
[0012]在可行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耐腐蚀层具有如下特征a至b中的至少一种:
[0013]a.所述耐腐蚀层的厚度为0.5μm至5μm;
[0014]b.所述耐腐蚀层的孔隙率≤2%。
[0015]在上述方案中,通过控制镁合金锅胚与耐腐蚀层的参数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使
制备出的镁合金锅胚重量适中,制备成本合适且耐腐蚀的防护效果好,烹饪器具可以具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0016]在可行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不粘层,所述不粘层形成于所述耐腐蚀层远离所述镁合金锅胚的表面。
[0017]在上述方案中,在耐腐蚀层的表面制备不粘层,使得烹饪器具兼具轻质耐蚀且不粘的优点。
[0018]在可行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不粘层具有如下特征a至b中的至少一种:
[0019]a.所述不粘层的厚度为35μm至75μm;
[0020]b.所述不粘层包括陶瓷不粘层及氟涂料不粘层中的至少一种。
[0021]在上述方案中,将不粘层的参数控制在此范围内,制备出的不粘层的机械性能好,可以起到更好的不粘效果,且不粘层与烹饪器具的结合力好,不会在烹饪器具的使用过程中脱落。
[0022]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将镁合金制备成具有烹饪腔的镁合金锅胚;
[0024]采用离子束注入工艺将钇源中的钇以离子态形式注入镁合金锅胚的内表面,形成耐腐蚀层,得到烹饪器具,其中,所述耐腐蚀层中的钇原子浓度为10
14
atoms/cm3至10
16
atoms/cm3。
[0025]在上述方案中,采用离子束注入工艺将钇源中的钇以离子态形式注入镁合金锅胚的内表面,离子束注入工艺形成的耐腐蚀层与镁合金锅胚结合牢固,不存在脱落的现象。
[0026]在可行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制备方法具有如下特征a至g中的至少一种:
[0027]a.所述镁合金锅胚采用热冲压成型或压铸成型;
[0028]b.所述镁合金锅胚的材质包括镁铝锌合金、镁铝锰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0029]c.所述镁合金锅胚的厚度为2mm至5mm;
[0030]d.所述钇源为钇镁合金;
[0031]e.所述钇源为钇镁合金,所述钇镁合金中钇元素的质量分数≥50%;
[0032]f.所述注入时间为20min至40min;
[0033]g所述耐腐蚀层的厚度为0.5μm至5μm;
[0034]h.所述耐腐蚀层的孔隙率≤2%。
[0035]在上述方案中,通过控制制备方法的参数,使得耐腐蚀层与烹饪器具的结合力更强,且耐腐蚀层可以起到更好的耐腐蚀防护作用,从而使得形成的烹饪器具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使用寿命长。
[0036]在可行的实施方案中,在形成耐腐蚀层之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0037]将不粘涂料采用喷涂工艺喷涂至所述耐腐蚀层的表面,形成不粘层。
[0038]在上述方案中,在耐腐蚀层的表面制备不粘层,使得烹饪器具兼具轻质耐蚀且不粘的优点。
[0039]在可行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不粘层具有如下特征a至c中的至少一种:
[0040]a.所述喷涂工艺包括空气喷涂、高压喷涂、静电喷涂及低流量中等压力喷涂中的至少一种;
[0041]b.所述喷涂工艺为空气喷涂;
[0042]c.所述不粘涂料包括陶瓷不粘涂料及氟涂料中的至少一种。
[0043]在上述方案中,采用空气喷涂制备不粘层,空气喷涂过程操作简便、喷涂效率高且制备出的不粘层机械性能好。
[0044]在可行的实施方案中,采用离子束注入工艺将钇镁合金中的钇以离子态形式注入镁合金锅胚的内表面,形成耐腐蚀层,包括:
[0045]将镁合金锅胚预热至温度为150℃至250℃,钇镁合金靶材预热至温度为200℃至250℃,采用电弧放电将所述钇镁合金靶材电离形成钇等离子体;
[0046]在真空环境中,通过80KeV至120KeV的注入电压将所述钇等离子体形成的钇离子束流注入预热后的所述镁合金锅胚内表面,形成钇离子注入层;
[0047]将形成所述钇离子注入层的所述镁合金锅胚置于250℃至300℃中退火100min至150min,使得所述镁合金锅胚的内表面形成厚度为0.5μm至5μm的耐腐蚀层,得到烹饪器具。
[0048]在上述方案中,采用离子束注入工艺将钇源中的钇以离子态形式注入镁合金锅胚的内表面,形成的耐腐蚀层与镁合金锅胚结合牢固,不存在脱落的现象。
[0049]有益效果:
[0050]本申请涉及炊具
,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镁合金锅胚,所述镁合金锅胚内表面设有耐腐蚀层,所述耐腐蚀层的材质为钇镁合金,所述耐腐蚀层中的钇原子浓度为10
14
atoms/cm3至10
16
atoms/cm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镁合金锅胚的材质包括镁铝锌合金、镁铝锰合金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镁合金锅胚的厚度为2mm至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腐蚀层具有如下特征a至b中的至少一种:a.所述耐腐蚀层的厚度为0.5μm至5μm;b.所述耐腐蚀层的孔隙率≤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不粘层,所述不粘层形成于所述耐腐蚀层远离所述镁合金锅胚的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层具有如下特征a至b中的至少一种:a.所述不粘层的厚度为35μm至75μm;b.所述不粘层包括陶瓷不粘层及氟涂料不粘层中的至少一种。7.一种烹饪器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镁合金制备成具有烹饪腔的镁合金锅胚;采用离子束注入工艺将钇源中的钇以离子态形式注入镁合金锅胚的内表面,形成耐腐蚀层,得到烹饪器具,其中,所述耐腐蚀层中的钇原子浓度为10
14
atoms/cm3至10
16
atoms/cm3。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具有如下特征a至h中的至少一种:a.所述镁合金锅胚采用热冲压成型或压铸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瞿义生袁华庭张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