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箱梁顶面振动泛浆整平装置及其整平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1410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箱梁顶面振动泛浆整平装置及其整平施工方法,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其中装置包括桁架主体,桁架主体上设有行走机构,桁架主体上设有整平机构,整平机构包括三个高度可调的泛浆滚筒和驱动泛浆滚筒旋转的旋转组件,其中两个泛浆滚筒间距设置且轴线处于同一竖向平面内,两个泛浆滚筒与另外一个泛浆滚筒在混凝土浇筑区域长度方向上前后布置,位于后方的泛浆滚筒与另外两个泛浆滚筒部分重叠。三个泛浆滚筒前、后布置成品字形状排布,其排布方式更加合理,能够有效提高推平效果。整平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待浇筑混凝土后调节泛浆滚筒高度;S2、驱动桁架主体沿预制箱梁的一端到另一端匀速往返;S3、检查整改后停止工作。整改后停止工作。整改后停止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箱梁顶面振动泛浆整平装置及其整平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制箱梁顶面振动泛浆整平装置及其整平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箱梁在预制过程中,需要对箱梁模板内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振动抹平,以保证使箱梁混凝土浇筑顶面内实外光,目前混凝土梁面整平,通常使用人工抹面或混凝土抹面机,精度低、工效慢。为此,专利号为“202110839447.8”,专利名称为“铁路预制箱梁的混凝土用振捣整平机”公开了一种箱梁专用整平机,包括桁架式主骨架,桁架式主骨架的两端设有门型框架,门型框架的底部设有行走轮,桁架式主骨架的中部设有两根整平辊,整平辊通过升降支架连接在主骨架上,两根整平辊相互平行且交错有部分重叠段,使用时从箱梁长度方向的一端向另一端移动,从而便可将混凝土浇筑顶面整平。但上述专利中整平辊排布不合理,两根整平辊前后交错的方式整平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预制箱梁顶面振动泛浆整平装置及其整平施工方法,对泛浆滚筒的布置方式进行了改进,主要由三根泛浆滚筒组成,其中两根位于前方,一根位于后方,以组成品字形状,品字形状布置更加合理,能够有效保证推平效果,实现推平无死角的作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箱梁顶面振动泛浆整平装置,包括用于横跨预制箱梁横断面的桁架主体,所述桁架主体上设有能够驱使其沿所述预制箱梁顶面上混凝土浇筑区域长度方向移动的行走机构,所述桁架主体上设有整平长度能够覆盖所述混凝土浇筑区域宽度的整平机构,所述整平机构包括三个高度可调的泛浆滚筒和驱动所述泛浆滚筒绕其轴线旋转的旋转组件,所述泛浆滚筒的轴线垂直于所述预制箱梁上混凝土浇筑区域长度方向,其中两个所述泛浆滚筒间距设置且轴线处于同一竖向平面内,间距设置的两个所述泛浆滚筒与另外一个所述泛浆滚筒在所述混凝土浇筑区域长度方向上相对前后布置,位于后方的所述泛浆滚筒的两端分别与另外两个所述泛浆滚筒部分重叠。
[0005]优选地,所述部分重叠的长度至少为1/4所述泛浆滚筒的长度。
[0006]优选地,所述桁架主体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泛浆滚筒高度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桁架主体上的固定框架和竖向设置在所述桁架主体上的调节螺杆,所述固定框架内设有竖向导轨,所述竖向导轨内滑动连接有导向滑块,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导向滑块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框架底部设有供所述导向滑块伸出的开口,所述泛浆滚筒的端头转动连接在所述导向滑块伸出所述开口的部分上。
[0007]优选地,所述导向滑块上设有轴承,所述泛浆滚筒的端部设有固定在所述轴承内圈上的铰接轴。
[0008]优选地,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桁架主体上的第一电机和第一减速组件,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一主动皮带轮,所述第一减速组件包括水平设置且沿所述桁架主体长度方向的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一从动皮带轮,所述第一主动皮带轮和所述第一从动皮带轮通过驱动皮带连接,所述第一从动皮带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主动皮带轮,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另一端设有第一主动链轮,所述铰接轴的端部设有第一从动链轮,所述第一主动链轮和所述第一从动链轮通过第一驱动链条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桁架主体两端的门型框架和驱动所述门型框架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门型框架的底部设有行走轮安装架,所述行走轮安装架上设有两个行走轮,所述行走轮安装架上设有驱动所述行走轮转动的驱动组件。
[0010]优选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螺纹连接在所述桁架主体上的丝杠和固定在所述桁架主体上的螺纹传动器,所述丝杠竖向设置且所述丝杠的顶端转动连接在所述门型框架的顶部,所述螺纹传动器用于驱动所述丝杠转动。
[0011]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行走轮安装架上的第二电机和第二减速组件,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二主动皮带轮,所述第二减速组件包括水平设置且沿所述桁架主体长度方向的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二从动皮带轮,所述第二主动皮带轮和所述第二从动皮带轮通过第二驱动皮带连接,所述第二从动皮带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主动皮带轮,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另一端设有第一主动链轮,两个所述行走轮的驱动轴端部均设有第一从动链轮,所述第一主动链轮和所述第一从动链轮通过第二驱动链条连接,两个所述行走轮上的第一从动链轮与所述第一主动链轮呈三角状分布。
[0012]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了上述的一种预制箱梁顶面振动泛浆整平装置的整平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S1、待混凝土浇筑到预制箱梁钢筋顶面的上方后,调整所述泛浆滚筒的高度;
[0014]S2、启动旋转组件使所述泛浆滚筒旋转后,启动所述行走机构驱动所述桁架主体从所述预制箱梁的一端到另一端匀速往返运动;
[0015]S3、检查、整改达到无死角后,停止所述旋转组件和所述行走机构。
[0016]优选地,遇到小雨或温度较高天气时,可使用自动化收缩式遮阳雨棚覆盖整个预制箱梁。
[0017]优选地,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移动底座底部的自锁式万向轮。
[0018]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的预制箱梁顶面振动泛浆整平装置中,对泛浆滚筒的布置方式进行了改进,主要由三根泛浆滚筒组成,其中两根位于前方,一根位于后方,以组成品字形状,品字形状布置更加合理,能够有效保证推平效果,实现推平无死角的作用。
[0020]2.本专利技术的预制箱梁顶面振动泛浆整平装置中,通过调节组件中的调节螺杆既可同步调节泛浆滚筒两端的高度,从而实现高程上的调节,也可分别调节泛浆滚筒两端的高度,使其倾斜,从而实现坡度的调节,适应更广泛的需求。
[0021]3.本专利技术的整平施工方法中,通过使桁架主体从箱梁顶面长度一端向另一端反复振动、收面、推平,从而能够保证无死角,混凝土内实外光。
[0022]4.本专利技术的整平施工方法中,在遇到小雨或温度较高天气时,可使用自动化收缩式遮阳雨棚覆盖整个预制箱梁,可避免影响施工进度和推平效果。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预制箱梁顶面振动泛浆整平装置前视立体结构图;
[0025]图2为预制箱梁顶面振动泛浆整平装置后视立体结构图;
[0026]图3为预制箱梁顶面振动泛浆整平装置仰视图;
[0027]图4为整平机构立体结构图;
[0028]图5为行走机构立体结构图;
[0029]图6为调节组件平面结构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桁架主体;2、整平机构;3、行走机构;4、配电箱;201、泛浆滚筒;202、固定框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箱梁顶面振动泛浆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横跨预制箱梁横断面的桁架主体,所述桁架主体上设有能够驱使其沿所述预制箱梁顶面上混凝土浇筑区域长度方向移动的行走机构,所述桁架主体上设有整平长度能够覆盖所述混凝土浇筑区域宽度的整平机构,所述整平机构包括三个高度可调的泛浆滚筒和驱动所述泛浆滚筒绕其轴线旋转的旋转组件,所述泛浆滚筒的轴线垂直于所述预制箱梁上混凝土浇筑区域长度方向,其中两个所述泛浆滚筒间距设置且轴线处于同一竖向平面内,间距设置的两个所述泛浆滚筒与另外一个所述泛浆滚筒在所述混凝土浇筑区域长度方向上相对前后布置,位于后方的所述泛浆滚筒的两端分别与另外两个所述泛浆滚筒部分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箱梁顶面振动泛浆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重叠的长度至少为1/4所述泛浆滚筒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箱梁顶面振动泛浆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主体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泛浆滚筒高度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桁架主体上的固定框架和竖向设置在所述桁架主体上的调节螺杆,所述固定框架内设有竖向导轨,所述竖向导轨内滑动连接有导向滑块,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导向滑块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框架底部设有供所述导向滑块伸出的开口,所述泛浆滚筒的端头转动连接在所述导向滑块伸出所述开口的部分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箱梁顶面振动泛浆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块上设有轴承,所述泛浆滚筒的端部设有固定在所述轴承内圈上的铰接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制箱梁顶面振动泛浆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桁架主体上的第一电机和第一减速组件,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一主动皮带轮,所述第一减速组件包括水平设置且沿所述桁架主体长度方向的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一从动皮带轮,所述第一主动皮带轮和所述第一从动皮带轮通过驱动皮带连接,所述第一从动皮带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主动皮带轮,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另一端设有第一主动链轮,所述铰接轴的端部设有第一从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亮孙猛刘同斌郭飞跃郑贺民郭建群殷爱国杨好波李二伟吴庆成张震江张帆张少朋张伟朋毛树峰齐亚北孙亚星吴立群潘志勇刘家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七局集团郑州工程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