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全固废的双组分干粉状地质聚合物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117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0:49
基于全固废的双组分干粉状地质聚合物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注浆/充填材料技术领域,由A、B两种组分干粉材料构成,A组分组成及质量比:矿渣:复合激发剂:减水剂:速凝剂=100:4~8:0.075~0.125:0.6~1.8;B组分组成及质量比:脱硫石膏:粉煤灰:偏高岭土:生石灰:缓凝剂:减水剂=50~60:20~30:10~20:5~8:0.2~0.5:0.05~0.1。利用具备协同激发效应的多源固态废弃物兼做注浆材料基料和激发材料,大量减少工业原料外加剂用量,增加固废物的再利用率和再利用种类,属于无水泥环保型注浆材料,满足深部工程灾害特别是大变形灾害注浆治理的需求。理的需求。理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全固废的双组分干粉状地质聚合物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注浆/充填材料技术、新型环保固态废弃物再利用技术以及深部工程围岩大变形防控
,具体涉及到一种基于全固废的双组份干粉状地质聚合物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浅部的资源开发和基础建设不断完善,深部工程建设进入了大发展时代,但岩土工程“深度”便代表着难度,工程埋深越大,地质条件越复杂、工程灾害频发,如何安全、高效施工成为广大业内科技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难题。碎裂岩体作为一种常见的不良地质体,在深部工程高真三向应力开挖卸荷条件下,原生、扰动裂隙不断发育、破裂后引起围岩发生变形,在围岩强流变性的条件下极易发生大变形灾害,甚至还有发生塌方的危险,严重影响工程施工人员和设备安全。
[0003]注浆加固技术作为一种便捷、有效的工程灾害治理技术,在矿山开采、交通隧道及水电隧洞等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碎裂岩体在开挖扰动下产生的原生、扰动裂隙为注浆加固支护技术的实施提供可行性,通过对高地应力深埋隧道碎裂围岩进行预注浆,浆液充填裂隙网络,固化后的注浆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全固废的双组分干粉状地质聚合物注浆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注浆材料由A、B双组份构成;A组材料组成与质量比为:矿渣:复合激发剂:减水剂:速凝剂=100:(4~8):(0.075~0.125):(0.6~1.8);B组分材料组成及质量比为:脱硫石膏:粉煤灰:偏高岭土:生石灰:缓凝剂:减水剂=(50~60):(20~30):(10~20):(5~8):(0.2~0.5):(0.05~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固废的双组分干粉状地质聚合物注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矿渣为S95级以上的粒化高炉碱性矿渣,细度800目及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固废的双组分干粉状地质聚合物注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激发剂为速溶硅酸钠干粉和氢氧化钠颗粒的混合物,所述速溶硅酸钠干粉与氢氧化钠颗粒的混合质量比依据速溶硅酸钠干粉的初始模数而定,复合激发剂中硅酸钠的模数控制在2

3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固废的双组分干粉状地质聚合物注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萘系减水剂或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所述速凝剂为偏铝酸钠、硫酸铝或碳酸钠的一种或几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固废的双组分干粉状地质聚合物注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石膏为燃煤电厂治理烟气中二氧化硫所得的工业副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西凡冯夏庭周扬一杨成祥刘旭锋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