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灵活规则的敏感数据识别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81171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基于灵活规则的敏感数据识别系统及其方法,敏感数据识别系统包括基于大数据微基础的识别服务器、数据交互终端、主动交互操控终端,数据交互终端若干,各数据交互终端间相互并联,并分别通过通讯网络与基于大数据微基础的识别服务器建立数据连接,主动交互操控终端至少一个,通过通讯网络与基于大数据微基础的识别服务器建立数据连接,其敏感数据识别方法包括系统设置,关键词构建,敏感词标准识别标准及数据处理等四个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运行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可在不影响网络通讯状态稳定性的同时,有效的实现对网络通讯中各类数据进行精确检测识别,并将检测结果有效反馈至通讯网络中。通讯网络中。通讯网络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灵活规则的敏感数据识别系统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灵活规则的敏感数据识别系统及其方法,属于信息通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通过网络通讯中,需要对大量的敏感数据进行辨认处理,以确保数据通讯的安全性和网络环境的健康,当前虽然开发了多种的网络数据筛选识别防范,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当前的该类方法及系统在运行中,系统配置相对较为复杂,通用性及使用灵活性差,且数据筛选识别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也相对较低,且在数据筛选识别过程中,往往需要在完成筛选识别后才能进行正常的网络通讯,从而导致数据通讯效率也相对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基于灵活规则的敏感数据识别系统及其方法,可在不影响网络通讯状态稳定性的同时,有效的实现对网络通讯中各类数据进行精确检测识别。
[0004]一种基于灵活规则的敏感数据识别系统,包括基于大数据微基础的识别服务器、数据交互终端、主动交互操控终端,数据交互终端若干,各数据交互终端间相互并联,并分别通过通讯网络与基于大数据微基础的识别服务器建立数据连接,主动交互操控终端至少一个,通过通讯网络与基于大数据微基础的识别服务器建立数据连接,基于大数据微基础的识别服务器内设以云计算为基础的底层数据处理程序服务层,同时设基于神经网络为基础的智能识别程序服务层、基于MySQL为基础的数据存储程序服务层及基于优先级计算为基础的数据检测层,云计算为基础的底层数据处理程序服务层分别与基于神经网络为基础的智能识别程序服务层、基于MySQL为基础的数据存储程序服务层、基于优先级计算为基础的数据检测层建立数据连接,同时MySQL为基础的数据存储程序服务层与以云计算为基础的底层数据处理程序服务层之间另通过基于优先级计算为基础的数据检测层建立至少一条数据筛选通道,且基于优先级计算为基础的数据检测层另与基于神经网络为基础的智能识别程序服务层间建立数据连接。
[0005]进一步的,所述的数据交互终端包括承载壳、通讯网关、尾纤盒、光纤分频器、承载龙骨、光纤交换机及控制电路,所述承载壳为横断面呈矩形的腔体结构,所述承载龙骨嵌于承载壳内并为轴向截面呈矩形的框架结构,所述承载龙骨至少两个,光纤交换机至少一个,各通讯网关及光纤交换机均位于同一个承载龙骨内,所述尾纤盒、光纤分频器及控制电路均位于另一个承载龙骨内,所述通讯网关至少两个,其中至少一个通讯网关与待检测通讯网络间建立数据连接,构成通讯组,一个通讯网关通过通讯网络与基于大数据微基础的识别服务器建立数据连接,构成交互服务组,所述通讯组和交互服务组内的各通讯网关均设一个通讯端口为桥接端口,且每个桥接端口均与一条通讯光纤连接,其中所述通讯组的各通讯网关的输出端均通过通讯光纤与光纤分频器的输入端连通,且光纤分频器的其中至少
一个输出端与交互服务组的通讯网关的输入端连通,并通过交互服务组的通讯网关与基于大数据微基础的识别服务器建立数据连接,同时通讯组及服务组内的各通讯网关间的桥接端口间通讯光纤间通过光纤交换机连通,所述尾纤盒至少一个,各通讯光纤有效长度的50%—90%得部分位于尾纤盒内,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通讯网关、光纤分频器、光纤交换机间电气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壳侧壁与通讯网关、控制电路对应位置均设操作口,且控制电路定位的操作口内设操控界面,所述操控界面与控制电路电气连接,所述承载壳下端面及上端面另设至少四个环绕其轴线均布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位轴向截面呈矩形、“丄”字形中空心柱状结构中的任意一种,且其轴线与承载壳上端面及下端面间垂直分布。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电路为以DSP芯片、FPGA芯片中任意一种为基础的电路系统,且控制电路另设多路稳压电源、电子开关电路、I/O通讯端口及电源接线端口,其中所述电子开关电路分别与各通讯网关、光纤分频器电气连接,所述I/O通讯端口及电源接线端口均嵌于承载壳外侧面内;所述操控界面为多点触控显示器、按键、键盘及电位器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共用。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为基础的智能识别程序服务层中,包括CN卷积神经网络系统、BP模糊神经网络系统及LSTM长短期记忆人工神经网络。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基于MySQL为基础的数据存储程序服务层包括至少一个嵌入在基于大数据微基础的识别服务器内的数据存储设备和一个分布式数据存储系统,且所述分布式数据存储系通过通讯网络与外部数据通讯服务网络间建立数据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主动交互操控终端为工业计算机、PC计算机及网络服务器中的任意一种。
[0011]一种基于灵活规则的敏感数据识别的系统的敏感数据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系统设置,首先构建基于以基于大数据微基础的识别服务器、数据交互终端、主动交互操控终端为基础的服务网络平台,然后根据待监控与待检测通讯网络的通讯节点数量设置数据交互终端,且每个通讯节点处均设至少一个数据交互终端,各数据交互终端间相互并联,使通讯节点位置处待检测通讯网络中参与数据通讯的设备的网络端口通过数据交互终端与待监控与待检测通讯网络间建立数据连接,然后由基于大数据微基础的识别服务器分别为各数据交互终端、主动交互操控终端分配独立数据通讯地址;S2,关键词构建,完成S1步骤后,通过主动交互操控终端及基于大数据微基础的识别服务器利用其设置的基于MySQL为基础的数据存储程序服务层从外部网络系统中载入网络通讯数据识别判断标准及处理逻辑,并分别为网络通讯数据识别判断标准及处理逻辑构建识别列表,同时构建至少一个检索指针程序备用,并使数据检索指针对为网络通讯数据识别判断标准列表与处理逻辑列表间建立链接,并在数据检索指针内嵌入网络通讯数据识别判断标准关键词;S3,敏感词标准识别标准,完成S2步骤后,即可实现数据识别,在进行数据识别时,待检测通讯网络直接进行正常数据通讯,并在进行数据通讯作业时,由各数据交互终端随待检测通讯网络中通讯数据进行备份分流,使分流的数据输送至基于大数据微基础的识别服务器内,由云计算为基础的底层数据处理程序服务层,同时设基于神经网络为基础的智能识别程序服务层协同,对接收的数据与数据检索指针内的网络通讯数据识别判断标准关
键词进行比对,判断识别数据内容,并根据判断结果由数据检索指针选择并驱动相应处理逻辑,对当前待检测通讯网络中的数据进行相应处理,最后,另由基于神经网络为基础的智能识别程序服务层对数据分析判读过程及处理结果进行汇总,并生成数据判断处理控制逻辑,并将生成的数据判断处理控制逻辑保存在处理逻辑列表中,以用于后续数据识别判断。
[0012]S4,数据处理,完成S3步骤后,将经过分析后的敏感数据及相应的处理结果通过数据交互终端返回至待检测通讯网络中,由待检测通讯网络设备根据反馈信息对敏感数据进行处理,并在完成处理后再进行后续数据处理作业。
[0013]本专利技术系统结构简单,使用范围广,运行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可在不影响网络通讯状态稳定性的同时,有效的实现对网络通讯中各类数据进行精确检测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灵活规则的敏感数据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灵活规则的敏感数据识别系统包括基于大数据微基础的识别服务器、数据交互终端、主动交互操控终端,所述数据交互终端若干,各数据交互终端间相互并联,并分别通过通讯网络与基于大数据微基础的识别服务器建立数据连接,主动交互操控终端至少一个,通过通讯网络与基于大数据微基础的识别服务器建立数据连接,所述基于大数据微基础的识别服务器内设以云计算为基础的底层数据处理程序服务层,同时设基于神经网络为基础的智能识别程序服务层、基于MySQL为基础的数据存储程序服务层及基于优先级计算为基础的数据检测层,所述云计算为基础的底层数据处理程序服务层分别与基于神经网络为基础的智能识别程序服务层、基于MySQL为基础的数据存储程序服务层、基于优先级计算为基础的数据检测层建立数据连接,同时所述MySQL为基础的数据存储程序服务层与以云计算为基础的底层数据处理程序服务层之间另通过基于优先级计算为基础的数据检测层建立至少一条数据筛选通道,且所述基于优先级计算为基础的数据检测层另与基于神经网络为基础的智能识别程序服务层间建立数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灵活规则的敏感数据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交互终端包括承载壳、通讯网关、尾纤盒、光纤分频器、承载龙骨、光纤交换机及控制电路,所述承载壳为横断面呈矩形的腔体结构,所述承载龙骨嵌于承载壳内并为轴向截面呈矩形的框架结构,所述承载龙骨至少两个,光纤交换机至少一个,各通讯网关及光纤交换机均位于同一个承载龙骨内,所述尾纤盒、光纤分频器及控制电路均位于另一个承载龙骨内,所述通讯网关至少两个,其中至少一个通讯网关与待检测通讯网络间建立数据连接,构成通讯组,一个通讯网关通过通讯网络与基于大数据微基础的识别服务器建立数据连接,构成交互服务组,所述通讯组和交互服务组内的各通讯网关均设一个通讯端口为桥接端口,且每个桥接端口均与一条通讯光纤连接,其中所述通讯组的各通讯网关的输出端均通过通讯光纤与光纤分频器的输入端连通,且光纤分频器的其中至少一个输出端与交互服务组的通讯网关的输入端连通,并通过交互服务组的通讯网关与基于大数据微基础的识别服务器建立数据连接,同时通讯组及服务组内的各通讯网关间的桥接端口间通讯光纤间通过光纤交换机连通,所述尾纤盒至少一个,各通讯光纤有效长度的50%—90%得部分位于尾纤盒内,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通讯网关、光纤分频器、光纤交换机间电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灵活规则的敏感数据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壳侧壁与通讯网关、控制电路对应位置均设操作口,且控制电路定位的操作口内设操控界面,所述操控界面与控制电路电气连接,所述承载壳下端面及上端面另设至少四个环绕其轴线均布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位轴向截面呈矩形、“丄”字形中空心柱状结构中的任意一种,且其轴线与承载壳上端面及下端面间垂直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基于灵活规则的敏感数据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为以DSP芯片、FPGA芯片中任意一种为基础的电路系统,且控制电路另设多路稳压电源、电子开关电路、I/O通讯端口及电源接线端口,其中所述电子开关电路分别与各通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张灿彬巫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红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