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交流驱动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1088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汽车交流驱动控制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交流驱动板,所述交流驱动板上设置有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采用矢量控制算法,实现对电机转矩、转速的控制,所述主控芯片的型号为STM32F103C8T6;所述主控芯片的霍尔信号通过霍尔信号采集电路进行采集,电流信号的电流信号通过四路电流采样电路采集,分别采集并输出F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交流驱动控制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驱动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交流驱动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小型电动车辆基本上是依靠直流电机驱动系统,其电机调速范围窄,无法提高车辆的行驶速度。另外采用的直流电机具有碳刷,需要维护更换。还有就是直流电机驱动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较低。无法实现灵活的能量回馈控制,续驶里程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直流电机驱动系统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汽车交流驱动控制器,其可以实现更宽的电机调速范围,从而提高车辆的行驶速度。采用交流电机无碳刷、全密封、免维护,系统可靠性大大提高,交流系统能达到更高的效率,实现灵活的能量回馈控制,从而有效的提升续驶里程。
[0004]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交流驱动控制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交流驱动板,所述交流驱动板上设置有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采用矢量控制算法,实现对电机转矩、转速的控制,所述主控芯片的型号为STM32F103C8T6;所述主控芯片的霍尔信号通过霍尔信号采集电路进行采集,电流信号的电流信号通过四路电流采样电路采集,分别采集并输出FA

CURRENT信号、FB

CURRENT信号、FC

CURRENT信号和FM

AA信号,所述主控芯片通过三路驱动及半桥输出电路输出控制信号F_A信号、F_B信号、F_C信号并分别与电机F

>U相、F

V相、F

W相连接。
[000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三路驱动及半桥输出电路采用大功率MOSFET管。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大功率MOSFET管型号为MDP10ND27。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主控芯片依靠电源电路供电,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电源使能电路、12V电源电路,5V电源电路,3.3V电源电路、电源滤波线路,电源电路中的电池依靠电池通信电路与所述主控芯片通信。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主控芯片能通过所输出的刹车信号进行反向能量回馈。
[0009]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直流电机驱动系统,交流驱动系统可以实现更宽的电机调速范围,从而提高车辆的行驶速度,交流电机无碳刷、全封闭、免维护,系统可靠性大大提高,交流系统能达到更高的效率,实现灵活的能量回馈控制,从而有效的提升续驶历程。
[0010]本专利技术能广泛应用于中短途纯电动乘用车、老年代步车、电动警车、电动面包车和电动特种车等。
[001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0012](1)采用主控芯片,建立了实现电机控制算法的良好平台。
[0013](2)选用了国际上先进的大功率MOSFET管作为驱动功率器件,显现了低噪声、高效
率的能量转换。
[0014](3)采用了先进的矢量控制算法,实现了控制器对电机转矩、转速的精确控制。
[0015](4)刹车或者反向能量回馈控制,提升了车辆的续驶里程,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0016](5)可选坡路防倒溜功能,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0017](6)可灵活调节的参数,调节车辆的操纵性能,满足不同路况和各种使用环境的要求。
[0018](7)蜂鸣器提示各种故障,方便检修。
[0019](8)完善的加速器故障,欠压、过压、过流、过热等保护功能,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
[0020](9)采用CAN总线通讯。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汽车交流驱动控制器的外形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23]图3为图2的侧视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汽车交流驱动控制器与交流电动机、电机编码器之间的连线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汽车交流驱动控制器中的主控芯片及外围元件的电路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汽车交流驱动控制器中的电源使能电路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汽车交流驱动控制器中的12V电源电路图。
[0028]图8本专利技术汽车交流驱动控制器中的5V电源电路图。
[0029]图9本专利技术汽车交流驱动控制器中的3.3V电源电路图。
[0030]图10本专利技术汽车交流驱动控制器中的电源滤波电路图。
[0031]图11本专利技术汽车交流驱动控制器中的霍尔信号采集电路图。
[0032]图12本专利技术汽车交流驱动控制器中的灯控通信及电源输出接口电路图。
[0033]图13本专利技术汽车交流驱动控制器中的第一路电流采样电路图。
[0034]图14本专利技术汽车交流驱动控制器中的第二路电流采样电路图。
[0035]图15本专利技术汽车交流驱动控制器中的第三路电流采样电路图。
[0036]图16本专利技术汽车交流驱动控制器中的第四路电流采样电路图。
[0037]图17本专利技术汽车交流驱动控制器中的第一路驱动及半桥输出电路图。
[0038]图18本专利技术汽车交流驱动控制器中的第二路驱动及半桥输出电路图。
[0039]图19本专利技术汽车交流驱动控制器中的第三路驱动及半桥输出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
[0041]参见图1至图3,图中所示的一种汽车交流驱动控制器,包括壳体10和设置在壳体10内的交流驱动板(图中未示出)。
[0042]参见图4,汽车交流驱动控制器对交流电动机20进行控制,交流电动机20的速度通过电机编码器30进行测量,测量的速度信号输入汽车交流驱动控制器。汽车交流驱动控制器依靠电池进行供电。
[0043]交流驱动板上设置有主控芯片U501,参见图5,该主控芯片U501的1脚(VBAT)接+3.3_F并通过电容C501接地,主控芯片U501的2脚(PC13

TAMPER

RTC)、3脚(PC14

OSC32_IN)、4脚(PC14

OSC32_OUT)接霍尔信号HA_F、HB_F、HC_F,主控芯片U501的5脚(OSC_IN/PD0)和6脚(OSC_OUT/PD1)为空脚,主控芯片U501的7脚(NRST)一方面接电阻R50的一端,另一方面通过电容C502接地,用于F_RESET信号的输入;主控芯片U501的8脚(VSSA)一方面接地,另一方面接电容C503的一端,主控芯片U501的9脚(VDDA)一方面电容C503的另一端和电阻R50的另一端,另一方面接+3.3_F,主控芯片U501的10脚(PA0

WKUP)用于电池电压信号的读出,该主控芯片U501的10脚(PA0

WKUP)接电阻R504的一端、60V继电器J4线包的一端、电阻R503的一端、电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交流驱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交流驱动板,所述交流驱动板上设置有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采用矢量控制算法,实现对电机转矩、转速的控制,所述主控芯片的型号为STM32F103C8T6;所述主控芯片的霍尔信号通过霍尔信号采集电路进行采集,电流信号的电流信号通过四路电流采样电路采集,分别采集并输出FA

CURRENT信号、FB

CURRENT信号、FC

CURRENT信号和FM

AA信号,所述主控芯片通过三路驱动及半桥输出电路输出控制信号F_A信号、F_B信号、F_C信号并分别与电机F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青军宋协领钱敏花亦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