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三烯在促进红系细胞成熟化中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1074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白三烯在促进红系细胞成熟化中的用途。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在诱导红系细胞成熟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白三烯,能够有效促进所述红系细胞的成熟化。效促进所述红系细胞的成熟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白三烯在促进红系细胞成熟化中的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细胞工程领域,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白三烯在促进红系细胞成熟化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2]红细胞(RBCs)是血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进行体内外的气体交换,为细胞和组织提供氧气,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红细胞输注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治疗措施。目前血液的供应仍依靠志愿者的捐赠,这使得RBCs在世界范围内依然处于短缺状态。同时因血液储存而出现的问题、输血传染性疾病及输血相关并发症依然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健康。因此可供临床应用的体外血液制备成为目前的关注热点。
[0003]干细胞是最原始的,未分化的细胞,且具有不断自我更新,保持持续增殖等特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各种组织细胞,为组织提供新的细胞。到目前为止,包括脐带血、外周血和骨髓来源的造血干 /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s,HSPCs),以及包括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 ESCs)和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在内的多能干细胞(Pluripotent StemCells,PSCs)都被证明具有分化为血液细胞的能力。其中,由于PSCs可以在体外长期培养扩增,并维持其多向分化的能力,已成为极具应用前景的种子细胞。
[0004]多能干细胞制备红细胞通常经历中胚层、生血内皮、造血干/祖细胞、红系

巨核共祖细胞、红系祖细胞、成熟红细胞几个阶段,其诱导通常为分阶段的诱导方案。早在2008年就分别有两项报道证实,诱导hESCs可以制备出红细胞。其中Ma等人的研究显示,在基质细胞的辅助下,约98%的hESCs体外诱导的红细胞能表达成人型血红蛋白(Adult Hemoglobin,HbA)。然而更多的研究则提示,hESCs或 iPSCs诱导获得的RBCs与卵黄囊或胎肝阶段造血产生的RBCs类似,细胞的扩增水平偏低、细胞脱核比例低、体积偏大,且细胞中表达的主要为胎儿型血红蛋白HbF。这些问题的存在将限制人多能干细胞诱导制备的红细胞的临床应用。因此,寻找和确定可有效提高红系分化及红细胞成熟的调控因素并加以利用,将提高多能干细胞来源的红细胞的产量和成熟水平,推进人工红细胞的临床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RBCs在世界范围内一直处于短缺状态,探索可有效提高红细胞脱核成熟的方法,将提高体外制备红细胞的产量。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实验研究后发现,在多能干细胞或造血干/祖细胞分化培养过程中的合适阶段加入白三烯可以有效促进其诱导获得的红系细胞的成熟化,显著提高红系细胞的成熟效率。
[0006]为此,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白三烯在促进红系细胞成熟化中的用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白三烯可以有效促进红系细胞的成熟化,提高了红系细胞成熟的效率,获得的红细胞能够有效治疗或预防红系细胞异常减少相关疾病。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上述用途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如下附加技术特征至少之一: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白三烯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之一:LTB4、LTC4、LTD4和LTE4。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红系细胞包括有核红细胞。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红系细胞由干细胞分化获得的有核红细胞。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红系细胞包含BFU

E、CFU

E、前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中的至少之一。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干细胞包括多能干细胞和造血干/祖细胞中的至少之一。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干细胞包括人源多能干细胞和人源造血干/祖细胞中的至少之一。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人源多能干细胞包括人源胚胎干细胞和/或人源诱导多能干细胞。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人源多能干细胞为人源胚胎干细胞系

H1。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人源造血干/祖细胞为人源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白三烯在制备试剂中的用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试剂用于促进红系细胞成熟化。如前所述,白三烯可以有效促进红系细胞的成熟化,提高了红系细胞成熟的效率,因此,包含白三烯的所述制剂同样具备促进红系细胞的成熟化,提高红系细胞成熟的效率的效果。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上述用途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如下附加技术特征至少之一: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白三烯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之一:LTB4、LTC4、LTD4和LTE4;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红系细胞包括有核红细胞。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红系细胞由干细胞分化获得的有核红细胞。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红系细胞包含BFU

E、CFU

E、前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中的至少之一。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干细胞包括多能干细胞和造血干/祖细胞中的至少之一。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干细胞包括人源多能干细胞和人源造血干/祖细胞中的至少之一。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人源多能干细胞包括人源胚胎干细胞和/或人源诱导多能干细胞。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人源多能干细胞为人源胚胎干细胞系

H1。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人源造血干/祖细胞为人源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培养基体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培养基体系包括红系细胞成熟培养基和/或诱导分化培养基,其中,所述红系细胞成熟培养基和/或诱导分化培养基中包含白三烯。如前所述,白三烯可以有效促进红系细胞的成熟化,提高了红系细胞成熟的效率,因此,包含白三烯的所述培养基能够有效促进红系细胞的成熟。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上述培养基体系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如下附加技术特征至少之一:
[003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白三烯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之一:LTB4、LTC4、LTD4和LTE4。
[003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白三烯为LTB4。
[003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白三烯在所述红系细胞成熟培养基和/或诱导分化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 1

320n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当所述红系细胞成熟培养基和/或诱导分化培养基中白三烯的终浓度为1

320nM时,红细胞成熟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003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红系细胞成熟培养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白三烯在促进红系细胞成熟化中的用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白三烯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之一:LTB4、LTC4、LTD4和LTE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红系细胞包括有核红细胞;任选地,所述红系细胞由干细胞分化获得的有核红细胞;任选地,所述红系细胞包含BFU

E、CFU

E、前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中的至少之一;任选地,所述干细胞包括多能干细胞和造血干/祖细胞中的至少之一;任选地,所述干细胞包括人源多能干细胞和人源造血干/祖细胞中的至少之一;任选地,所述人源多能干细胞包括人源胚胎干细胞和/或人源诱导多能干细胞;任选地,所述人源多能干细胞为人源胚胎干细胞系

H1;任选地,所述人源造血干/祖细胞为人源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4.白三烯在制备试剂中的用途,所述试剂用于促进红系细胞成熟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白三烯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之一:LTB4、LTC4、LTD4和LTE4;任选地,所述红系细胞包括有核红细胞;任选地,所述红系细胞由干细胞分化获得的有核红细胞;任选地,所述红系细胞包含BFU

E、CFU

E、前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中的至少之一;任选地,所述干细胞包括多能干细胞和造血干/祖细胞中的至少之一;任选地,所述干细胞包括人源多能干细胞和人源造血干/祖细胞中的至少之一;任选地,所述人源多能干细胞包括人源胚胎干细胞和/或人源诱导多能干细胞;任选地,所述人源多能干细胞为人源胚胎干细胞系

H1;任选地,所述人源造血干/祖细胞为人源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6.一种培养基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红系细胞成熟培养基和/或诱导分化培养基,其中,所述红系细胞成熟培养基和/或诱导分化培养基中包含白三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培养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白三烯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之一:LTB4、LTC4、LTD4和LTE4;任选地,所述白三烯为LTB4;任选地,所述白三烯在所述红系细胞成熟培养基和/或诱导分化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1

320nM。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培养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红系细胞成熟培养基进一步包括EPO和肝素;任选地,在所述红系细胞成熟培养基中,所述EPO的终浓度为3~8u/mL;任选地,在所述红系细胞成熟培养基中,所述肝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小燕曲洺逸裴雪涛徐蕾梁粒卿杨舟袁昕张静岳文何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