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取向硅钢的双车位气氛保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81004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生产取向硅钢的双车位气氛保持系统,采用多重密封,配合钢结构,能满足双台车结构的密封要求;波纹圈将第一密封圈约束在双车位台车上,沙封槽设置在波纹圈上;上圈和下圈分别设置在底板的上下侧,内罩扣合在沙封槽的底板上,内罩的下端外侧与上圈的内侧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中填充有密封用沙子;双车位台车的下侧设置有进气主管和排气主管,进气主管上对应双车位台车的两个台车中心位置竖直设置有两根进气支管,每个双车位台车的两个台车下方均设置有排气主管,排气主管的一端连接外放散口,排气主管的另一端竖直设置有多根排气支管,排气支管和进气支管均位于内罩内,且多根所述排气支管在内罩内以进气支管为中心阵列分布。中心阵列分布。中心阵列分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取向硅钢的双车位气氛保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一种生产取向硅钢的双车位气氛保持系统,属于取向硅钢气氛保持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取向硅钢高温退火隧道炉中,台车的结构形式为无动力可移动的单车单卷,且采用钢板焊接组合而成,重量大,成本高,产量较低;又由于台车一直处于移动中,容易造成气氛密封失效,降低成材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生产取向硅钢的双车位气氛保持系统,采用多重密封,配合钢结构,能满足双台车结构的密封要求。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产取向硅钢的双车位气氛保持系统,包括双车位台车、波纹圈、沙封槽和内罩;所述双车位台车的上侧支撑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侧设置有波纹圈,所述波纹圈将第一密封圈约束在双车位台车上,所述沙封槽设置在波纹圈上;
[0005]所述沙封槽的结构为:包括底板、上圈和下圈,所述底板为圆环状的薄板结构,所述上圈和下圈分别设置在底板的上下侧,且所述上圈、底板和下圈同心设置,所述上圈和下圈的内径均大于底板的内径,所述上圈和下圈的外径小于底板的外径,所述上圈的内径大于下圈的外径;
[0006]所述内罩扣合在沙封槽的底板上,且所述内罩的下端外侧与上圈的内侧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中填充有密封用沙子;
[0007]所述双车位台车的下侧设置有进气主管和排气主管,所述进气主管的一端与外界气源连通,所述进气主管的另一端为盲管,所述进气主管上对应双车位台车的两个台车中心位置竖直设置有两根进气支管,每个所述双车位台车的两个台车下方均设置有排气主管,所述排气主管的一端连接外放散口,所述排气主管的另一端竖直设置有多根排气支管,所述排气支管和进气支管均位于内罩内,且多根所述排气支管在内罩内以进气支管为中心阵列分布。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进气支管和外放散口之间的排气主管上连接有内放散口,所述内放散口位于隧道炉内,所述外放散口位于隧道炉。
[0009]进一步地,所述沙封槽的下圈压在第一密封圈上形成端面密封。
[0010]进一步地,所述双车位台车的结构为:包括车架、基座和导轮,所述车架的下侧设置有导轮,所述车架的上侧设置有基座,所述车架为型钢架结构,四个所述导轮矩形分布在车架的底侧,每个所述导轮均固定设置在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垂直于车架的行走方向设置,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均设置在轴承座上,所述轴承座固定设置在车架的底侧;
[0011]所述基座包括纤维板、重质料层、轻质砖,所述纤维板固定设置在车架的顶侧,所
述重质料层设置在纤维板上,所述纤维板的上侧设置有轻质砖,所述轻质砖上侧设置有环形的轻质浇注料,所述轻质浇注料上侧环形阵列分布设置有多个高铝异形砖,所述高铝异形砖的间隙之间浇筑有重质浇注料,所述重质浇注料将所述高铝异形砖固定在轻质浇注料上,且所述重质浇注料的外形与环形阵列分布的高铝异形砖匹配,且所述重质浇注料的外径小于轻质浇注料的外径。
[0012]进一步地,所述车架包括主梁框架,多根所述主梁框架纵横交错设置,构成框型结构,所述轴承座固定设置在主梁框架上,所述框型结构的两侧设置对称设置有多根悬臂型钢,所述悬臂型钢的一端固定设置在主梁框架上,所述悬臂型钢的另一端对应设置在围挡梁上,两根所述围挡梁均沿框型结构纵向设置,所述框型结构的两端均设置有沙封板,所述沙封板的两端固定设置在两根所述围挡梁的端部。
[0013]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对应的框型结构内横向设置在井字型框架,所述井字型框架用于分担轴承座的压力。
[0014]进一步地,所述沙封板的内侧与框型结构的端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沙封板的下端位于框型结构的上下侧面之间,所述沙封板用于插接在密封沙中进行密封。
[001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合理搭配耐材砌筑形式,台心使用纤维板、高铝标砖、高铝异型砖、聚清砖作主承重、轻质浇注料及重质浇注料浇筑包裹成一体。外围使用纤维板,重质料,轻质砖制作,本专利技术通过内罩与沙封槽的底板之间的密封、沙封槽的下圈与第一密封圈之间的密封、沙封板和炉窑之间的密封沙槽之间的密封,构成三重密封,配合钢结构,能满足双台车结构的密封要求。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中B

B截面的剖视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沙封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沙封槽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氛围气管在双车位台车上的分布示意图(其中一个台车位上未示出)。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氛围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双车位台车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车架及导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车架及导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车架及导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中基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14为图13中A

A截面的剖视图。
[0031]图中:1为双车位台车、11为车架、111为主梁框架、112为悬臂型钢、113为围挡梁、114为沙封板、12为基座、121为纤维板、122为重质料层、123为轻质砖、124为轻质浇注料、
125为高铝异形砖、126为重质浇注料、13为导轮、14为转动轴、15为轴承座、2为波纹圈、3为沙封槽、31为底板、32为上圈、33为下圈、4为内罩、5为第一密封圈、6为进气主管、7为排气主管、8为进气支管、9为外放散口、10为排气支管、101为内放散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如图1~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生产取向硅钢的双车位气氛保持系统,包括双车位台车1、波纹圈2、沙封槽3和内罩4;所述双车位台车1的上侧支撑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5,所述第一密封圈5的外侧设置有波纹圈2,所述波纹圈2将第一密封圈5约束在双车位台车1上,所述沙封槽3设置在波纹圈2上;
[0033]所述沙封槽3的结构为:包括底板31、上圈32和下圈33,所述底板31为圆环状的薄板结构,所述上圈32和下圈33分别设置在底板31的上下侧,且所述上圈32、底板31和下圈33同心设置,所述上圈32和下圈33的内径均大于底板31的内径,所述上圈32和下圈33的外径小于底板31的外径,所述上圈32的内径大于下圈33的外径;
[0034]所述上圈32和下圈33与底板31之间环形设置有加强筋。
[0035]所述内罩4扣合在沙封槽3的底板31上,且所述内罩4的下端外侧与上圈32的内侧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中填充有密封用沙子;
[0036]所述双车位台车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取向硅钢的双车位气氛保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车位台车(1)、波纹圈(2)、沙封槽(3)和内罩(4);所述双车位台车(1)的上侧支撑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5),所述第一密封圈(5)的外侧设置有波纹圈(2),所述波纹圈(2)将第一密封圈(5)约束在双车位台车(1)上,所述沙封槽(3)设置在波纹圈(2)上;所述沙封槽(3)的结构为:包括底板(31)、上圈(32)和下圈(33),所述底板(31)为圆环状的薄板结构,所述上圈(32)和下圈(33)分别设置在底板(31)的上下侧,且所述上圈(32)、底板(31)和下圈(33)同心设置,所述上圈(32)和下圈(33)的内径均大于底板(31)的内径,所述上圈(32)和下圈(33)的外径小于底板(31)的外径,所述上圈(32)的内径大于下圈(33)的外径;所述内罩(4)扣合在沙封槽(3)的底板(31)上,且所述内罩(4)的下端外侧与上圈(32)的内侧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中填充有密封用沙子;所述双车位台车(1)的下侧设置有进气主管(6)和排气主管(7),所述进气主管(6)的一端与外界气源连通,所述进气主管(6)的另一端为盲管,所述进气主管(6)上对应双车位台车(1)的两个台车中心位置竖直设置有两根进气支管(8),每个所述双车位台车(1)的两个台车下方均设置有排气主管(7),所述排气主管(7)的一端连接外放散口(9),所述排气主管(7)的另一端竖直设置有多根排气支管(10),所述排气支管(10)和进气支管(8)均位于内罩(4)内,且多根所述排气支管(10)在内罩(4)内以进气支管(8)为中心阵列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取向硅钢的双车位气氛保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支管(8)和外放散口(9)之间的排气主管(7)上连接有内放散口(101),所述内放散口(101)位于隧道炉内,所述外放散口(9)位于隧道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取向硅钢的双车位气氛保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沙封槽(3)的下圈(33)压在第一密封圈(5)上形成端面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取向硅钢的双车位气氛保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车位台车(1)的结构为:包括车架(11)、基座(12)和导轮(13),所述车架(11)的下侧设置有导轮(13),所述车架(11)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宏刘宝龙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矽能电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