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粘度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0996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血液粘度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所述血液粘度检测方法包括:通过硬质管路,以第一流量向静脉管路输入置换液,确定硬质管路的第一进出口压力差;根据硬质管路的管路属性、第一流量以及第一进出口压力差,确定置换液的粘度;若确定置换液的粘度和水的粘度之间的差值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则根据水的粘度、第一流量以及第一进出口压力差,确定粘度系数;对血液进行透析,实时确定硬质管路内透析后血液的第二流量以及硬质管路的第二进出口压力差;根据粘度系数、第二流量和第二进出口压力差,确定透析中血液的实时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检测血液粘度的问题。检测血液粘度的问题。检测血液粘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液粘度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血液净化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血液净化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血液净化设备将人体血液引出体外,然后将血液中的特定分子物质进行滤除,再将净化后的血液回输到人体内。血液净化治疗方式按照血液净化原理可以分为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免疫吸附、腹膜透析等治疗模式。不同的血液净化治疗模式适用于不同的临床症状,例如:各种心血管功能不稳定的、高分解代谢的或伴脑水中的急慢性肾衰、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挤压综合征、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慢性心衰、肝性脑病、药物及毒物中毒等各种疾病的救治。
[0003]血液净化治疗需要依靠血液净化设备来执行,以血液透析治疗模式为例,将患者的血液和标准离子浓度的透析液同时引入透析器内,透析液和血液在中空纤维膜的两侧,利用中空纤维膜的弥散、对流、超滤等作用,以适当的速度移除患者体内多余的水分,达到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目的。在通过血液净化设备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为了确保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需要实时监测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血液动力学参数,以有效地抑制透析过程中产生的高血压、严重脱水导致的血管萎缩等并发症。因此,血液动力学参数的监控过程作为血液净化设备的必备功能,对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的安全性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
[0004]血液粘度是表征人体的血液在管路中的流动而产生的流动阻力的物性值,血液粘度作为血液动力学参数之一,是反应血液流动性质的重要指标。当体外血液循环过程中的血液粘度增大,这会导致出现凝血、血栓等问题,并且引起心血管相关并发症;当体外血液循环过程中的血液粘度降低,通过透析器对患者的血液的脱水效率不佳,降低了患者的血液透析效率。现有技术中,在对患者的血液粘度进行测定时,无法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实时检测患者的血液粘度,只能在血液透析结束后或者在血液透析开始之前,通过抽取患者的血液,对患者的血常规或者血液粘度进行测试,并且在测试过程中由粘度测试仪和血液仪进行测试,以得到患者的血液粘度这项参数,但是这种血液粘度测定方式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无法确保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的安全性,也降低了血液粘度测定过程的实用价值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检测血液粘度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血液粘度检测方法,包括:
[0007]通过硬质管路,以第一流量向静脉管路输入置换液,确定所述硬质管路的第一进出口压力差;
[0008]根据所述硬质管路的管路属性、所述第一流量以及所述第一进出口压力差,确定所述置换液的粘度,其中,所述硬质管路的管路属性包括所述硬质管路的长度和所述硬质
管路的管径;
[0009]若确定所述置换液的粘度和水的粘度之间的差值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则根据水的粘度、所述第一流量以及所述第一进出口压力差,确定粘度系数;
[0010]对血液进行透析,实时确定所述硬质管路内透析后血液的第二流量以及所述硬质管路的第二进出口压力差;
[0011]根据所述粘度系数、所述第二流量和所述第二进出口压力差,确定透析中血液的实时粘度。
[0012]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血液净化装置,包括:
[0013]第一压力检测模块,用于通过硬质管路,以第一流量向静脉管路输入置换液,确定所述硬质管路的第一进出口压力差;
[0014]第一粘度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硬质管路的管道属性、所述第一流量以及所述第一进出口压力差,确定所述置换液的粘度,其中,所述硬质管路的管道属性包括所述硬质管路的长度和所述硬质管路的管径;
[0015]粘度系数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置换液的粘度和水的粘度之间的差值处于第一预设范围,根据水的粘度、所述第一流量以及所述第一进出口压力差,获得粘度系数;
[0016]第二压力检测模块,用于对血液进行透析,实时确定所述硬质管路内透析后血液的第二流量以及所述硬质管路的第二进出口压力差;
[0017]第二粘度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粘度系数、所述第二流量和所述第二进出口压力差,确定透析中血液的实时粘度。
[0018]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0019]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血液净化设备,包括:压力传感器、硬质管路、静脉管路、透析器和如第三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静脉管路的输入端与所述透析器的血液输出端连接,所述静脉管路的输出端与人体静脉血管连接,所述硬质管路安装在所述静脉管路上,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电子设备电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确定所述硬质管路的进出口压力差。
[002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血液粘度检测方法、血液净化装置、电子设备和血液净化设备,利用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先进行自检排除血液粘度检测过程中由血液净化设备本身各个部件的故障状态,减少血液粘度检测过程中由血液净化设备本身的部件引起的误差,提高血液粘度的检测精度,再根据水的粘度、第一流量以及第一进出口压力差,提前获得血液粘度检测过程中必备的粘度系数,以便于后期对血液粘度的计算过程提供数据基础,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能够实时计算出患者在透析中的血液粘度,并根据透析中的血液粘度精确地判断出透析器的实际脱水效果,进而确保了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高效性,防止了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故障状态;本专利技术将血液粘度检测和血液透析过程完美结合,有效地将粘度检测融入血液透析过程中,在血液治疗阶段中可实时检测、监控患者的血液粘度,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和便利性,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检测患者的血液粘度,导致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安全性低的问题;此外,本专利技术无需在血液净化阶段单独收集血液和接触血液,以对血液进行化学处理获得血液粘度,实现了对血液粘度的无接触式检测,防止对管路内的血液造成污染,极大地保障了患者的血液粘度检
测的安全性和抗干扰性,也提高了本专利技术血液粘度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血液净化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血液净化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血液粘度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透析中血液的实时粘度和脱水量的关系曲线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透析前的血液粘度和目标脱水量的关系曲线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血液的实时粘度随时间的第一变化曲线图;
[0028]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屏上显示第二变化曲线和第三变化曲线的示意图;
[0029]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血液净化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液粘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硬质管路,以第一流量向静脉管路输入置换液,确定所述硬质管路的第一进出口压力差;根据所述硬质管路的管路属性、所述第一流量以及所述第一进出口压力差,确定所述置换液的粘度,其中,所述硬质管路的管路属性包括所述硬质管路的长度和所述硬质管路的管径;若确定所述置换液的粘度和水的粘度之间的差值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则根据水的粘度、所述第一流量以及所述第一进出口压力差,确定粘度系数;对血液进行透析,实时确定所述硬质管路内透析后血液的第二流量以及所述硬质管路的第二进出口压力差;根据所述粘度系数、所述第二流量和所述第二进出口压力差,确定透析中血液的实时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粘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血液进行透析之前,还包括:通过所述硬质管路,以第三流量向所述静脉管路输入血液,确定所述硬质管路的第三进出口压力差;根据所述粘度系数、所述第三流量和所述第三进出口压力差,确定透析前的血液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液粘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所述透析前的血液粘度和所述透析中血液的实时粘度之间的差值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则停止血液透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液粘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血液进行透析之前,获取所述静脉管路内血液的第一温度;对血液进行透析时,获取所述静脉管路内血液的第二温度;若确定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之间的差值处于预设温度范围,则根据所述透析前的血液粘度和所述透析中血液的实时粘度之间的差值处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停止血液透析。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液粘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透析前的血液粘度之前,还包括:确定输入至所述硬质管路内血液的第四流量,若确定所述第四流量大于预设流量范围,则根据所述粘度系数、所述第三流量和所述第三进出口压力差,确定所述透析前的血液粘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粘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硬质管路的第一进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凡单峰万思变邓思
申请(专利权)人:健帆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