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放废液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0981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后处理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放废液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放废液中
243
Am含量的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后处理分析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放废液中
243
Am含量的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放废液主要是乏燃料后处理产生的高效废液、准备直接处置(一次通过式)的乏燃料及相应放射性水平的其他废液,近年来,随着核工业的发展,高放废液的处置研究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高放废液处置研究的先决条件是对废液中的化学成分、放射性核素和一些金属元素的全分析,取得完整、准确的成分数据,且乏燃料经PUREX流程提取后,产生的高效废液中仍含有大量的超铀元素和裂片元素,因此,分离提取高放废液中的重要核素具有广阔而巨大的潜在经济效益。
[0003]243
Am是长期辐照钚制备超锔元素的中间产物,是在高通量反应堆中生产锫、锎、镶的原料,高放废液中
243
Am含量的精准测量无论是对废液处理还是核素提取都有着重大意义,由于高放废液的化学组成十分复杂,含有乏燃料中99%以上的裂变产物,导致其放射性高、毒性大,在对高放废液进行分析时首先要考虑辐射防护安全,目前,高放废液的酸及常量分析通常在热室完成。
[0004]然而,高放废液中
243
Am无法在热室完成分析,稀释后其含量较低,一般为微量级,很多单位也没有准确可靠的分析手段,因此,亟需对高放废液中
243
Am含量的分析方法开展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放废液中
>243
Am含量的分析方法,该分析方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能够对高放废液中
243
Am的含量进行测定,且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放废液中
243
Am含量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取高放废液进行稀释,获得待测样品;
[0008]S2.采用γ能谱仪测量待测样品中
241
Am的放射性活性浓度;
[0009]S3.向待测样品中加入氨基磺酸亚铁摇匀,静置,随后向待测样品中加入TPRO

二甲苯溶液进行萃取,收集有机相,将有机相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反萃取,收集水相进行浓缩,获得浓缩液;
[0010]S4.取浓缩液于热电离质谱仪上测量,获得待测样品中
241
Am与
243
Am的同位素比值;
[0011]S5.根据待测样品中
241
Am的放射性活性浓度、
241
Am与
243
Am的同位素比值,计算出待测样品中
243
Am的含量。
[0012]进一步地,步骤S1中,高放废液的稀释倍数为250

500。
[0013]进一步地,步骤S2为:
[0014]S21.测量γ能谱仪的本底,获得本底计数N
o

[0015]S22.取
241
Am放射性活度浓度为A
s
的标准样品于γ能谱仪上测量,获得标准样品的γ能谱图,记录
241
Am、59.5keV的测量计数N
s

[0016]S23.取待测样品于γ能谱仪上测量,获得待测样品的γ能谱图,记录
241
Am、59.5keV的测量计数N;
[0017]S24.计算出待测样品中
241
Am的放射性活性浓度。
[0018]进一步地,步骤S24中,待测样品中
241
Am放射性活性浓度的计算公式为:
[0019][0020]其中,V为待测样品测量时的取样体积,mL;n为高放废液的稀释倍数。
[0021]进一步地,步骤S3为:
[0022]S31.取待测样品于萃取管中,加入0.2mol/L的氨基酸亚铁摇匀,静置;
[0023]S32.随后向萃取管中加入TRPO

二甲苯,萃取、离心,分离出水相I和有机相I;
[0024]S33.向有机相I中加入6mol/L的硝酸,反萃取、离心,分离出水相II和有机相II;
[0025]S34.对水相II进行加热浓缩,获得浓缩液。
[0026]通过向待测样品中加入氨基酸亚铁,将待测样品中的钚还原为三价,随后向待测样品中加入TRPO

二甲苯进行萃取、离心,将待测样品中的Am与α核素、
137
Cs等强γ核素分离,再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反萃取,使Am与铀、钚等α核素分离,从而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0027]进一步地,步骤S31中,静置时间为10min;
[0028]步骤S32中,萃取时间为3min,离心时间为1min。
[0029]进一步地,步骤S33中,反萃取时间为10min,离心时间为1min;
[0030]步骤S34中,加热温度为180

200℃。
[0031]进一步地,步骤S4为:取浓缩液分次滴在样品带中心,待浓缩液完全蒸干后,于热电离质谱仪上测量,获得待测样品中
241
Am与
243
Am的同位素比值。
[0032]进一步地,热电离质谱仪的真空压力小于5.0
×
10
‑8mbar,离子源真空压力小于5.0
×
10
‑7mbar。
[0033]进一步地,步骤S5中,待测样品中
243
Am含量的计算公式为:
[0034][0035]其中,为待测样品中
241
Am的含量,R
1/3
为待测样品中
241
Am与
243
Am的同位素比值;
[0036]待测样品中
241
Am的含量的计算公式为:
[0037][0038]其中,c为待测样品中
241
Am的放射性活度浓度,a为
241
Am的放射比活度,1.27
×
10
11
Bq/g。
[003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40](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能够对高放废液中
243
Am的含量进行测
定,且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0041](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对高放废液进行稀释,降低高放废液的放射性后,再对其进行后续处理,避免工作人员受到高放废液的辐射,有效保障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可靠。
[0042](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对高放废液依次进行还原、萃取、反萃取处理,使高放废液中的Am与其他核素分离,从而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0043](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稳定性好,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放废液中
243
Am含量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取高放废液进行稀释,获得待测样品;S2.采用γ能谱仪测量待测样品中
241
Am的放射性活性浓度;S3.向待测样品中加入氨基磺酸亚铁摇匀,静置,随后向待测样品中加入TPRO

二甲苯溶液进行萃取,收集有机相,将有机相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反萃取,收集水相进行浓缩,获得浓缩液;S4.取浓缩液于热电离质谱仪上测量,获得待测样品中
241
Am与
243
Am的同位素比值;S5.根据待测样品中
241
Am的放射性活性浓度、
241
Am与
243
Am的同位素比值,计算出待测样品中
243
Am的含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放废液中
243
Am含量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高放废液的稀释倍数为250

5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放废液中
243
Am含量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为:S21.测量γ能谱仪的本底,获得本底计数N
o
;S22.取
241
Am放射性活度浓度为A
s
的标准样品于γ能谱仪上测量,获得标准样品的γ能谱图,记录
241
Am、59.5keV的测量计数N
s
;S23.取待测样品于γ能谱仪上测量,获得待测样品的γ能谱图,记录
241
Am、59.5keV的测量计数N;S24.计算出待测样品中
241
Am的放射性活性浓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放废液中
243
Am含量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4中,待测样品中
241
Am放射性活性浓度的计算公式为:其中,V为待测样品测量时的取样体积,mL;n为高放废液的稀释倍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放废液中
243
Am含量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为:S31.取待测样品于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霞牟凌曾巧巧李广雯张艳君杨立江马小燕杨松涛马小军陈珺米文光刁妍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四零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