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满天星暗室的轨道运动模拟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0701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于满天星暗室的轨道运动模拟测试装置,包括:暗室;多个固定输出天线,设置在所述暗室中;至少一个移动输出天线,设置在所述暗室中;至少一个移动欺骗天线,设置在所述暗室中,所述移动欺骗天线的运动路径位于所述暗室的表面上;至少一个移动干扰天线,设置在所述暗室中,所述移动干扰天线的运动路径位于所述暗室内部。移动输出天线可在移动的过程中连续输出信号以模拟真实场景中的卫星信号,避免以多个固定天线分别输出信号造成信号之间存在切换时间而不能高度还原真实场景,可以高度还原真实场景的卫星导航系统,支持长时间、高精度的卫星导航系统仿真测试。高精度的卫星导航系统仿真测试。高精度的卫星导航系统仿真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满天星暗室的轨道运动模拟测试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卫星信号仿真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满天星暗室的轨道运动模拟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面向构建与真实卫星导航系统逼真一致的复杂电磁环境测试系统的应用需求,国内外开展了单星导航信号模拟技术研究及其设备研制,并基于导航信号模拟设备提出复杂电磁环境模拟仿真解决方案并建设了相应的测试系统。
[0003]为了尽可能模拟真实卫星星座并满足长时间抗干扰和波束成形的测试需求,暗室采用穹顶式满天星天线布设方案,根据卫星相对被测对象的方位角和俯仰角,选择相对位置最近的天线进行切换发射卫星信号,以模拟不同真实环境中不同来向的卫星信号。但在此模式下,天线切换时间约为ms级别,对多阵元抗干扰终端存在一定的影响。具体来讲,对于单星信号的模拟,是在暗室中设置多个天线,并分别采集它们的信号,每个天线信号之间的切换时间为ms级别,而实际情况中卫星的运行轨迹是连续的,信号的播发也是连续的,因此在仿真测试中,每个天线信号之间的切换会导致测试结果的误差,无法做到高度还原真实场景,仿真结果的精准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满天星暗室的轨道运动模拟测试装置,支持信号不切换条件下的连续播发,可高度还原真实卫星系统情景,有利于长时间、高精度的仿真测试。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满天星暗室的轨道运动模拟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包括:暗室;多个固定输出天线,设置在所述暗室中;至少一个移动输出天线,设置在所述暗室中;至少一个移动欺骗天线,设置在所述暗室中,所述移动欺骗天线的运动路径位于所述暗室的表面上;至少一个移动干扰天线,设置在所述暗室中,所述移动干扰天线的运动路径位于所述暗室内部。
[0006]优选地,所述暗室为正方体,包括顶面、底面以及四个侧面,其中,所述四个侧面分别朝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按照朝向的不同将所述四个侧面划分为东面、西面、南面和北面。
[0007]优选地,所述移动输出天线和所述移动欺骗天线均通过滑轨设置在所述暗室的表面上。
[0008]优选地,多个所述固定输出天线分为至少一组单星输出天线,每一组所述单星输出天线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固定输出天线。
[0009]优选地,所述固定输出天线的数量为六十九个,六十九个所述固定输出天线分为二十七组单星输出天线;所述移动输出天线的数量为三个,包括第一移动输出天线、第二移动输出天线和第三移动输出天线,所述第一移动输出天线设置在所述暗室的所述南面,所
述第二移动输出天线设置在所述暗室的所述顶面,所述第三移动输出天线设置在所述暗室的所述东面。
[0010]优选地,所述移动欺骗天线位于所述暗室的所述顶面。
[0011]优选地,所述移动干扰天线包括杆体和第二干扰天线本体,所述杆体位于所述暗室内部且设置在所述暗室的所述底面,所述第二干扰天线本体以可沿着所述杆体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杆体上。
[0012]优选地,所述移动干扰天线的数量为三个。
[0013]优选地,所述暗室内还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干扰天线。
[0014]优选地,所述固定干扰天线的数量为四个。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暗室中设置移动输出天线,移动输出天线可在移动的过程中连续输出信号以模拟真实场景中的卫星信号,避免以多个固定天线分别输出信号造成信号之间存在切换时间而不能高度还原真实场景,同时,还设置移动欺骗天线和移动干扰天线模拟不同类型的干扰信号,可以高度还原真实场景的卫星导航系统受到的干扰或欺骗信号,支持长时间、高精度的卫星导航系统仿真测试。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暗室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移动输出天线的开窗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移动输出天线的开窗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移动输出天线的开窗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欺骗天线的开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此说明书实施方式的描述应与相应的附图相结合,附图应作为完整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在附图中,实施例的形状或是厚度可扩大,并以简化或是方便标示。再者,附图中各结构的部分将以分别描述进行说明,值得注意的是,图中未示出或未通过文字进行说明的元件,为所属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
[0023]此处实施例的描述,有关方向和方位的任何参考,均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任何限制。以下对于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会涉及到特征的组合,这些特征可能独立存在或者组合存在,本专利技术并不特别地限定于优选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所界定。
[0024]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满天星暗室1的轨道运动模拟测试装置,包括暗室1,以及设置在暗室1中的多个固定输出天线2、至少一个移动输出天线3、至少一个移动欺骗天线4和至少一个移动干扰天线5。移动欺骗天线4的运动路径位于暗室1的表面上,移动干扰天线5的运动路径位于暗室1内部,移动欺骗天线4和移动干扰天线5可以发出
干扰信号或是欺骗信号,以测试移动输出天线3的抗干扰或抗欺骗性能。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容易看清暗室内部结构,在图1中隐去了暗室的部分表面,从而露出暗室的内部结构,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图1合理地还原出图1中被隐去的部分表面,而并不影响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理解。
[0025]目前的相关仿真测试中,卫星导航系统的各卫星信号均是通过固定天线进行模拟,具体来讲,对于一个卫星,设置至少两个固定天线,至少两个固定天线的连线用于模拟该卫星的运行轨迹,则至少两个固定天线的信号播发用于模拟该卫星在这一段运行轨迹中的信号。对于导航卫星系统,则在暗室1中设置大量固定天线,形成满天星暗室1,来仿真模拟导航卫星系统的卫星信号。不难发现,这难以模拟真实情况中卫星的运行轨迹及信号播发均是连续的这一特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移动输出天线3可以使其在移动的过程中连续播发信号,高度还原真实场景。
[0026]在本实施例中,以北斗导航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北斗导航系统包括三十颗卫星,本实施例以六十九个固定输出天线2模拟北斗导航系统中的二十七颗卫星,以三个移动输出天线3模拟另外的三颗卫星。其中,移动输出天线3分为第一移动输出天线31,用于模拟北斗导航系统的七号卫星(IGSO);第二移动输出天线32,用于模拟北斗导航系统的九号卫星(IGSO);和第三移动输出天线33,用于模拟北斗导航系统的十九号卫星(MEO)。六十九个固定输出天线2共分为二十七组单星输出天线,每一组单星输出天线包括至少两个固定输出天线2并对应北斗导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满天星暗室的轨道运动模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运动模拟测试装置包括:暗室(1);多个固定输出天线(2),设置在所述暗室(1)中;至少一个移动输出天线(3),设置在所述暗室(1)中;至少一个移动欺骗天线(4),设置在所述暗室(1)中,所述移动欺骗天线(4)的运动路径位于所述暗室(1)的表面上;至少一个移动干扰天线(5),设置在所述暗室(1)中,所述移动干扰天线(5)的运动路径位于所述暗室(1)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满天星暗室(1)的轨道运动模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室(1)为正方体,包括顶面(11)、底面(12)以及四个侧面,其中,所述四个侧面分别朝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按照朝向的不同将所述四个侧面划分为东面(13)、西面、南面(14)和北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满天星暗室(1)的轨道运动模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输出天线(3)和所述移动欺骗天线(4)均通过滑轨设置在所述暗室(1)的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满天星暗室(1)的轨道运动模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固定输出天线(2)分为至少一组单星输出天线,每一组所述单星输出天线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固定输出天线(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满天星暗室(1)的轨道运动模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输出天线(2)的数量为六十九个,六十九个所述固定输出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田薛仁魁李京陈强吴熙李雨濛文焱杨文彬李萌黄子涛郭玉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