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赤泥配比制备铁铝酸盐改性水泥的研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064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赤泥配比制备铁铝酸盐改性水泥的研究装置,包括:固定台体、配比装置、球磨机、回转窑、冷却粉磨装置,所述固定台体承载设备整体;所述配比装置设有调节组件和输送组件,且输送组件固定在固定台体上;所述球磨机位于配比装置的侧下方,且所述球磨机的入口处设有收集漏斗,所述收集漏斗位于输送组件的末端底部;所述回转窑设置在球磨机的出口处;所述冷却粉磨装置设置在回转窑的出口处,且所述冷却粉磨装置中自上向下依次设有冷却舱和粉磨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输送带上对原料进行按份配料,随时改变原料配比,针对不同种类的赤泥原材料,及时作出调整,最大化实现赤泥这种固体废物重复利用率的大幅提升。幅提升。幅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赤泥配比制备铁铝酸盐改性水泥的研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泥制造研究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赤泥配比制备铁铝酸盐改性水泥的研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赤泥是制铝产业中产生的工业废弃物,排放量巨大,利用极其困难,利用率不足5%,赤泥的堆存,一方面堆场建设投资大,占用大量土地,一方面破坏生态,危害人体健康,为了降低废物污染,通常将赤泥用于制备水泥,为提高赤泥的利用率,需要对赤泥与其它原料之间配比方案进行研究,确定出一套有效的配料计算方案,可以有效的调节各原料的掺入比例,实现赤泥这类固体废物重复利用率的大幅提升,然而在对配比方案进行研究时,需要对各原料配比进行多次更改,以确定在水泥质量最好的状况下赤泥的最高配比。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赤泥配比制备铁铝酸盐改性水泥的研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赤泥配比制备铁铝酸盐改性水泥的研究装置,包括:
[0004]固定台体,承载设备整体;
[0005]配比装置,设有调节组件和输送组件,且输送组件固定在固定台体上,对原材料进行配比并输送;
[0006]球磨机,位于配比装置的侧下方,且所述球磨机的入口处设有收集漏斗,所述收集漏斗位于输送组件的末端底部,收集配比后的原材料并进行均匀混合磨碎,得到生料;
[0007]回转窑,设置在球磨机的出口处,对生料进行煅烧;
[0008]冷却粉磨装置,设置在回转窑的出口处,且所述冷却粉磨装置中自上向下依次设有冷却舱和粉磨组件,将煅烧后的生料进行冷却后,在粉磨组件中加入适量膨胀剂、速凝剂,进行粉磨并得到铁铝酸盐改性水泥熟料。
[0009]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输送组件包括:
[0010]支撑架,固定在固定台体上,支撑输送组件整体;
[0011]驱动电机,设置在支撑架的一侧;
[0012]输送滚轴,对称分布设有两个,其中一个输送滚轴的中心与驱动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
[0013]输送带,连接两个输送滚轴;
[0014]内支架,设置在输送滚轴之间,与输送带的内侧相贴合,且所述内支架和输送带处于水平状态,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输送滚轴转动,进而带动输送带在输送滚轴上转动,同时输送带处于输送滚轴之间的部位,在内支架上滑动,在输送滚轴的持续转动下,输送带对原料进行持续输送。
[0015]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输送带包括:
[0016]输送条,与输送滚轴相互平行设置有多条,依次固定在输送带上;
[0017]限位件,与输送条对于设置有多组,固定在输送条上,在限位件的作用下,在输送条上构成物料槽,对来自调节组件的原料进行收集输送。
[0018]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每组所述限位件由两个对称分布的直角三棱柱构成,且所述三棱柱固定在输送条的两端,每组限位件与输送条组合成物料槽,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输送滚轴转动,进而带动输送带在输送滚轴上转动,进而在输送带的带动下,每组限位件和输送条在进行移动,对原料进行输送。
[0019]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0020]固定壳体,由两个相对凹型壳体和两侧的平面壳体构成,所述平面壳体的两端连接两侧凹型壳体,外侧与两侧的支撑架固定连接,底部内侧与输送带可滑动连接;
[0021]限位组件,呈直线分布设有多个,可滑动设置在固定壳体内,将固定壳体划分为多个区域,用于不同原料的储存;
[0022]伸缩斜面,直线分布设置有多组,位于限位组件之间,且每组所述伸缩斜面的间隔构成原料进料口,在伸缩斜面、固定壳体和限位组件的共同限制下,构成储料仓,其底部与输送带上的物料槽相对应,在输送带转动的同时,不间断的从储料仓内将原料带出,且在限位组件和伸缩斜面的作用下,对各原料的配比进行更改。
[0023]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0024]滑动壳体,与两侧凹型壳体的内壁可滑动连接,便于在固定壳体内移动;
[0025]螺杆,对称分布设有两个,穿过平面壳体,连接多个限位组件,且所述螺杆的一端与电机固定连接;
[0026]螺母,可转动固定在螺杆上;
[0027]移动滚轮,可转动固定在螺母上;
[0028]传送带体,设置在移动滚轮上;
[0029]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传送带体上设有依次分布的多个传送块,且所述传送块的中部设有与限位件相对应的限位平面,当输送组件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进行运转时,输送带带动输送条和限位件进行移动,进而带动限位平面跟随移动,进而通过传送块带动传送带体在移动滚轮上转动,即在转动过程中,总有限位平面处于限位件之间,对每组原料进行分隔。
[0030]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螺母和移动滚轮相邻的边缘处设有环形分布的多个多边形限位孔,且相对的限位孔之间由固定件相连接,当固定件通过限位孔将螺母和移动滚轮固定在一起时,且输送组件处于固定状态,在电机的带动下,螺杆转动,进而受输送组件的限制,限位平面处于固定状态,即移动滚轮和螺母处于固定状态,进而螺母带动限位组件整体在螺杆上进行移动,对每个限位组件中螺母和移动滚轮进行单独固定,实现对各限位组件的移动,即限位平面的移动,对输送条上的物料槽进行区域划分,当移除固定件,螺母和移动滚轮处于可转动状态时,由驱动电机带动输送组件运行,进而带动限位平面进行转动,进而通过传送带体带动移动滚轮在螺母上转动,配合输送组件完成每组原料的输送。
[00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配比组件的设置,对制备铁铝酸盐改性水泥的原料比例进行调节,
通过多次调节实验,以确定在水泥质量最好的状况下赤泥的最高配比,实现赤泥这种固体废物重复利用率的大幅提升。
[003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调节组件和输送组件的设置,实现在输送带上对原料进行按份配料,无需单独对原料进行比例分配,可随时改变原料配比,且每份原材料的规格相同,便于对实验的整体量进行把控,针对不同种类的赤泥原材料,及时作出调整,实验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一种高赤泥配比制备铁铝酸盐改性水泥的研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2为一种高赤泥配比制备铁铝酸盐改性水泥的研究装置的侧视图;
[0036]图3为一种高赤泥配比制备铁铝酸盐改性水泥的研究装置中配比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7]图4为一种高赤泥配比制备铁铝酸盐改性水泥的研究装置中配比装置俯视图;
[0038]图5为一种高赤泥配比制备铁铝酸盐改性水泥的研究装置中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9]图6为一种高赤泥配比制备铁铝酸盐改性水泥的研究装置中输送组件结构示意图;
[0040]图7为一种高赤泥配比制备铁铝酸盐改性水泥的研究装置中限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0041]图中:1、固定台体;2、配比装置;3、球磨机;4、回转窑;5、冷却粉磨装置;21、调节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赤泥配比制备铁铝酸盐改性水泥的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台体(1),承载设备整体;配比装置(2),设有调节组件(21)和输送组件(22),且输送组件(22)固定在固定台体(1)上;球磨机(3),位于配比装置(2)的侧下方,且所述球磨机(3)的入口处设有收集漏斗(31),所述收集漏斗(31)位于输送组件(22)的末端底部;回转窑(4),设置在球磨机(3)的出口处;冷却粉磨装置(5),设置在回转窑(4)的出口处,且所述冷却粉磨装置(5)中自上向下依次设有冷却舱(51)和粉磨组件(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赤泥配比制备铁铝酸盐改性水泥的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22)包括:支撑架(221),固定在固定台体(1)上;驱动电机(222),设置在支撑架(221)的一侧;输送滚轴(223),对称分布设有两个,其中一个输送滚轴(223)的中心与驱动电机(222)的转轴固定连接;输送带(224),连接两个输送滚轴(223);内支架(225),设置在输送滚轴(223)之间,与输送带(224)的内侧相贴合,且所述内支架(225)和输送带(224)处于水平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赤泥配比制备铁铝酸盐改性水泥的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224)包括:输送条(2241),与输送滚轴(223)相互平行设置有多条,依次固定在输送带(224)上;限位件(2242),与输送条(2241)对于设置有多组,固定在输送条(224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赤泥配比制备铁铝酸盐改性水泥的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限位件(2242)由两个对称分布的直角三棱柱构成,且所述三棱柱固定在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天宇谢海兵李洪建李连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山铝环境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