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地基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0399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地基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复合地基施工装置包括桩孔;钢筋笼;注浆机构,所述钢筋笼的内部对称焊接所述注浆管,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注浆管和圆锥形的所述尖头;吸取机构,所述钢筋笼的内部安装所述吸取管,所述吸取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所述滑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塞和所述吸取管,所述滑杆的内部对称安装所述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抵触所述第二活塞;提升机构;防护机构,所述筒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盖板,所述盖板的侧壁安装环形的所述橡胶垫;所述盖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连接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地基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具有减小桩孔内部沉渣、防止砂浆堵塞注浆管的优点。注浆管的优点。注浆管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地基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基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地基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形成复合地基是工程建设中常用的地基基础形式。通过地基处理形成复合地基增强了地基承载力,降低了基础沉降,在地基处理形成的人工地基中占有很大比例,而且呈发展趋势。可由于当前的复合地基设计中,存在复合地基标高面高于基础结构面,且复合地基紧靠基础结构的情况,故若传统的做法程序,先完成复合地基再进行基础结构施工,则在基础开挖过程中,由于土方开挖放坡需要,施工过程中将破坏部分复合地基,降低地基承载力,为建筑沉降埋下隐患;故部分地基施工方式采用逆作法,逆作法施工是地面以下各层地下室自上而下施工,借助于地下结构自身的能力对基坑产生支护作用,来保证基坑土方开挖,利用地下各层混凝土结构楼板的水平刚度和抗压强度,使各层楼板成为基坑围护桩(墙)的水平支撑点,并利用基坑外不同方向的土压力(包括被动土压力)的自相平衡来抵消对抗壁围护桩(墙)的不利影响。因此,逆作法施工一般是先施工地下建筑的四周围护墙和建筑物内部按柱网轴线布置的中间支承柱(亦称中柱桩),然后再自上而下进行地下梁板楼面结构施工和楼板下面的土方开挖。
[0003]在逆作法施工期间,其全部结构施工荷载主要靠中间支承柱和地下连续墙承担,因此控制整个结构的差异沉降是十分重要的,为提高地下连续墙和中间支承柱的垂直承载力,减少沉降差,可对墙底与柱底采用压密注浆;当中柱桩采用钻孔灌注桩时,在桩孔施工过程中,由于检查不认真、清孔未清理到位、没有进行二次清理,这都会造成桩底沉渣,另外,在钢筋进行吊放的时候,如果钢筋没有对准孔位,钢筋进入桩孔中的刮到孔壁,导致泥土坍落桩底,造成桩孔沉渣过多,降低了灌注桩的质量,且当灌注桩浇筑过程中,桩孔中的砂浆易进入注浆管的内部造成注浆管内部堵塞,导致无法对桩底进行压密注浆。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复合地基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小桩孔内部沉渣、防止砂浆堵塞注浆管的复合地基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地基施工装置包括:桩孔;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安置于所述桩孔的内部;注浆机构,所述注浆机构包括注浆管、尖头、连接杆、第一弹簧、第一活塞、第一通孔和凹槽,所述钢筋笼的内部对称焊接所述注浆管,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注浆管和圆锥形的所述尖头;所述连接杆的侧壁倾斜设有多个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尖头和所述连接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所述尖头的内部安装所述第一弹簧,且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所述尖头和所述连接杆的侧壁之间设有所述凹槽;吸取机构,所述吸取机构包括吸取管、第二活塞、滑杆、连接软管、筒体和限
位块,所述钢筋笼的内部安装所述吸取管,所述吸取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所述滑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塞和所述吸取管,所述滑杆的内部对称安装所述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抵触所述第二活塞;所述滑杆与所述筒体之间滑动连接,且所述连接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筒体和所述滑杆;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安装于所述筒体的内部;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橡胶垫、固定环、盖板和第二通孔,所述筒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盖板,所述盖板的侧壁安装环形的所述橡胶垫;所述盖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且所述固定环的侧壁设有多个所述第二通孔;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连接所述盖板和所述连接杆。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套、第三弹簧、凸块和第三通孔,所述盖板的内部对称安装所述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与所述注浆管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内部安装所述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连接所述凸块,且所述凸块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固定套的内部。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固定套的底端内部分别呈圆台形结构,且所述连接杆的内部连通所述注浆管。
[0009]优选的,所述凹槽的最大内径小于所述连接杆的最大直径,且所述尖头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连接杆的最大直径。
[0010]优选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限位环、第一磁铁、第二磁铁、第二弹簧、隔板、支撑杆、卡块和固定块,所述滑杆的侧壁安装所述限位环,所述限位环抵触所述筒体的顶面;所述筒体的内部安装隔板和所述固定块,所述隔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且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卡块和所述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固定于所述滑杆的侧壁;所述筒体的顶端安装所述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吸附所述第二磁铁和铁制的所述限位环,且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滑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筒体的内部对称安装所述第二弹簧,且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隔板和所述第二磁铁。
[0011]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底端呈半球形结构,所述卡块的顶端呈圆台形结构,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呈中空漏斗形,且所述固定块的最小内径大于所述卡块的最小直径。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软管的底端位于所述固定块与所述隔板之间,所述连接软管的顶端位于所述限位环与所述限位块之间。
[0013]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内部呈中空漏斗形结构,且所述固定环的侧壁截面为三角形结构。
[0014]优选的,所述注浆管和所述吸取管的高度均高于所述钢筋笼的高度且所述注浆管高度大于所述吸取管的高度。
[0015]优选的,一种复合地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当所述桩孔成型并进行清孔后,使用钢丝将所述吸取管捆绑在所述钢筋笼的侧壁,此时所述固定套不与所述连接杆接触,使用吊机将所述钢筋笼吊起,将所述钢筋笼放入所述桩孔的内部,此时所述尖头与所述桩孔的底端接触,将所述吸取管和所述注浆管分别连通水泵;步骤二:打开水泵,使水通过水泵不断进入所述注浆管和所述连接杆的内部,水推动所述第一活塞进入所述尖头的内部压缩所述第一弹簧,水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凹槽向上喷出,带动沉淀在所述桩孔底端的沉渣向上运动;此时另一个水泵运作使所述吸取管、
所述滑杆、所述连接软管和所述筒体的内部产生吸力,由于所述盖板的阻挡,使从所述桩孔底端的沉渣和污水不断进入所述筒体的内部,清理所述桩孔底端的沉渣;随着水不断进入所述桩底,由于所述卡块的阻挡,所述卡块与所述固定块之间的间距小,从所述凹槽喷出的水量大于进入所述筒体内部的水量,水在所述桩孔底端沉积与所述盖板和所述橡胶垫接触,水向上推动具有弹性的所述橡胶垫撑开,使所述橡胶垫紧贴所述桩孔的侧壁,从而将水积累在所述橡胶垫的下方,使水对所述橡胶垫和所述盖板的挤压力越远越大,从而推动所述盖板、所述筒体和所述滑杆向上运动,使所述吸取管抵触所述限位块,此时所述盖板不在继续运动,所述盖板下方的水压逐渐增加,当水对所述盖板的推力大于所述盖板向上的阻力时,所述盖板带动所述筒体和所述第一磁铁向上运动,所述第一磁铁运动与所述第二磁铁分开,此时所述盖板运动阻力突然减小,加快所述盖板和所述筒体向上运动的速度,所述筒体沿着所述滑杆的运动压缩所述第二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地基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孔(1);钢筋笼(2),所述钢筋笼(2)安置于所述桩孔(1)的内部;注浆机构(3),所述注浆机构(3)包括注浆管(31)、尖头(32)、连接杆(33)、第一弹簧(34)、第一活塞(35)、第一通孔(36)和凹槽(37),所述钢筋笼(2)的内部对称焊接所述注浆管(31),所述连接杆(3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注浆管(31)和圆锥形的所述尖头(32);所述连接杆(33)的侧壁倾斜设有多个所述第一通孔(36),所述尖头(32)和所述连接杆(33)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塞(35);所述尖头(32)的内部安装所述第一弹簧(34),且所述第一弹簧(34)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活塞(35),所述尖头(32)和所述连接杆(33)的侧壁之间设有所述凹槽(37);吸取机构(5),所述吸取机构(5)包括吸取管(51)、第二活塞(52)、滑杆(53)、连接软管(54)、筒体(55)和限位块(56),所述钢筋笼(2)的内部安装所述吸取管(51),所述吸取管(5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塞(52);所述滑杆(53)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塞(52)和所述吸取管(51),所述滑杆(53)的内部对称安装所述限位块(56),且所述限位块(56)抵触所述第二活塞(52);所述滑杆(53)与所述筒体(55)之间滑动连接,且所述连接软管(54)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筒体(55)和所述滑杆(53);提升机构(6),所述提升机构(6)安装于所述筒体(55)的内部;防护机构(4),所述防护机构(4)包括橡胶垫(41)、固定环(42)、盖板(43)和第二通孔(44),所述筒体(55)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盖板(43),所述盖板(43)的侧壁安装环形的所述橡胶垫(41);所述盖板(4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42),且所述固定环(42)的侧壁设有多个所述第二通孔(44);连接机构(7),所述连接机构(7)连接所述盖板(43)和所述连接杆(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地基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7)包括固定套(71)、第三弹簧(72)、凸块(73)和第三通孔(74),所述盖板(43)的内部对称安装所述固定套(71),所述固定套(71)与所述注浆管(3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33)的内部安装所述第三弹簧(72),所述第三弹簧(72)连接所述凸块(73),且所述凸块(73)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33)和所述固定套(71)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地基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3)和所述固定套(71)的底端内部分别呈圆台形结构,且所述连接杆(33)的内部连通所述注浆管(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地基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7)的最大内径小于所述连接杆(33)的最大直径,且所述尖头(32)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连接杆(33)的最大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地基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6)包括限位环(61)、第一磁铁(62)、第二磁铁(63)、第二弹簧(64)、隔板(65)、支撑杆(66)、卡块(67)和固定块(68),所述滑杆(53)的侧壁安装所述限位环(61),所述限位环(61)抵触所述筒体(55)的顶面;所述筒体(55)的内部安装隔板(65)和所述固定块(68),所述隔板(65)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66),且所述支撑杆(6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卡块(67)和所述第二磁铁(63),所述第二磁铁(63)固定于所述滑杆(53)的侧壁;所述筒体(55)的顶端安装所述第一磁铁(62),所述第一磁铁(62)吸附所述第二磁铁(63)和铁制的所述限位环(61),且
所述第一磁铁(62)与所述滑杆(53)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筒体(55)的内部对称安装所述第二弹簧(64),且所述第二弹簧(6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隔板(65)和所述第二磁铁(6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地基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67)的底端呈半球形结构,所述卡块(67)的顶端呈圆台形结构,所述固定块(68)的内部呈中空漏斗形,且所述固定块(68)的最小内径大于所述卡块(67)的最小直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地基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软管(54)的底端位于所述固定块(68)与所述隔板(65)之间,所述连接软管(54)的顶端位于所述限位环(61)与所述限位块(56)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地基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43)的内部呈中空漏斗形结构,且所述固定环(42)的侧壁截面为三角形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地基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31)和所述吸取管(51)的高度均高于所述钢筋笼(2)的高度且所述注浆管(31)高度大于所述吸取管(51)的高度。10.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吉江茹瑞春姜文应佳航卢遥钟敏蔡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