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撬毛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0249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小型隧道、煤矿、金属矿山等矿山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型撬毛台车,包括工作臂,工作臂包括万向节、破碎锤、伸缩油缸、伸缩内筒和伸缩外筒,破碎锤内部设置有喷水装置,伸缩内筒和伸缩外筒通过伸缩油缸连接,伸缩油缸安装在伸缩内筒中,伸缩外筒一侧铰接有回转座,工作臂下方设置有前车架,前车架前方铰接有推土铲,前车架和推土铲间铰接有直线油缸,使得在相同工作范围,相同冲击载荷下,工作臂收回完全折叠状态时总体长度最小,结构紧凑从而实现整机尺寸长度、宽度和高度均最小,整机受巷道尺寸影响小通过性好,工作臂工作时操作动作最少、可以快速精准定位,具有安全保护全面和可靠性高。具有安全保护全面和可靠性高。具有安全保护全面和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撬毛台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小型隧道、煤矿、金属矿山等矿山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型撬毛台车。

技术介绍

[0002]在矿山的开采过程中(隧道、煤矿巷道掘进和金属矿山等开采),矿洞挖掘时爆破后其顶壁和侧壁常会出现松动的石块,这些石块如不及时将其清理下来,就会有随时脱落的危险,脱落下来的石块很容易砸伤工作人员,从而给生产作业带来诸多隐患。人们常采用的办法是:1)工人站在搭好的架子上利用钢钎将其撬动下来,这样不仅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在出现大面积石块脱落的情况时,工人若来不及避让,也会给施工的工人带来安全隐患。2)人们采用撬毛台车对这些随时可能脱落的石块进行清理,但是目前的撬毛台车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0003]1、工作时其工作臂机构设计不合理,转动不够灵活,使得很多死角无法清理作业,工作效率难以达到理想状态(主流撬毛台车采用的多节臂、破碎锤为了破碎目标落石需要反复调整各个臂的姿态来定位目标;耗费时间长定位不准确严重影响到撬毛作业的工作效率;工作臂节数多,相应的变角油缸多且活塞杆外露没有有效保护会被落石砸伤,故障率高,可靠性低);
[0004]2、体积大、制造成本高,不适用小型矿洞;靠液压控制阀和先导手柄控制工作臂、推土铲及破碎锤进行工作,操作复杂,控制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型撬毛台车。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型撬毛台车,包括工作臂,所述工作臂包括万向节、破碎锤、伸缩油缸、伸缩内筒和伸缩外筒,所述破碎锤内部设置有喷水装置,所述伸缩内筒和伸缩外筒通过伸缩油缸连接,所述伸缩油缸安装在伸缩内筒中,所述伸缩外筒一侧铰接有回转座,所述工作臂下方设置有前车架,所述工作臂下方安装有带有马达直连驱动的行走系统,所述工作臂一侧设置有放置发动机系统的中车架,所述中车架中心处布置有柴油发动机,所述柴油发动机左侧设置有动力燃油箱,所述柴油发动机右侧设置有液压系统油箱。
[0007]优选的,所述前车架前方铰接有推土铲,所述前车架与推土铲间铰接有直线油缸。
[0008]优选的,所述中车架与行走系统之间通过螺栓实现连接,所述中车架与前车架铰接处设置有第一回转支承。
[0009]优选的,所述中车架上方安装有保护发动机系统的罩板部。
[0010]优选的,所述中车架后侧设置有驾驶室,所述驾驶室前方设置有带有方向机的行走控制系统。
[0011]优选的,所述驾驶室后方设置有带有多功能电控手柄的安全座椅。
[0012]优选的,所述安全座椅左侧设置有消防灭火系统。
[0013]优选的,所述安全座椅右侧设置有带有水箱的冷却水循环系统。
[0014]优选的,两个所述伸缩油缸分别铰接在伸缩外筒和回转座两侧,所述回转座下方设置有第二回转支承。
[0015]优选的,所述第二回转支承包括马达和蜗轮蜗杆,所述回转座后方设置有控制工作臂的液压系统。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7]其一,通过将柴油发动机布置在整车中间位置,动力燃油箱和液压系统油箱分别布置在柴油发动机两侧的安装方式,且将驾驶室布置在整车后方,使得在相同工作范围,相同冲击载荷下,工作臂收回完全折叠状态时总体长度最小,结构紧凑从而实现整机尺寸长度、宽度和高度均最小,整机受巷道尺寸影响小通过性好,工作臂工作时操作动作最少、可以快速精准定位,具有安全保护全面和可靠性高。
[0018]其二,通过液压系统的作用可带动工作臂以回转座和第二回转支承为中点以半球面为轨迹做翻转,且通过在工作臂内部的破碎锤中设计了喷水装置,使得破碎锤可在一个半球面里精确定位破碎作业,且工作臂是一种具有较大承载力的万向节,其他形式的万向节不能同时具备以上功能,使得该工作臂机构具有结构紧凑、承载力大、工作范围大、定位精准、安全保护全面和可靠性高。
[0019]其三,通过在中车架上设置罩板部,使得在使用时罩板部可对发动机系统起到保护作用,有效防止发动机系统发生损坏,增加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且通过在安全座椅上设计多功能电控手柄,使得该设备在驾驶时舒适度更高。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右视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
[0024]其中:1、工作臂;2、前车架;3、液压系统;4、罩板部;5、中车架;6、行走控制系统;7、消防灭火系统;8、驾驶室;9、安全座椅;10、冷却水循环系统;11、柴油发动机;12、动力燃油箱;13、液压系统油箱;14、行走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6]实施例:
[0027]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小型撬毛台车,包括工作臂1,工作臂1包括万向节、破碎锤、伸缩油缸、伸缩内筒和伸缩外筒,破碎锤内部设置有喷水装置,伸缩内筒和伸缩
外筒通过伸缩油缸连接,伸缩油缸安装在伸缩内筒中,伸缩外筒一侧铰接有回转座,工作臂1下方设置有前车架2,前车架2前方铰接有推土铲,前车架2与推土铲间有直线油缸,回转座后方设置有控制工作臂的液压系统3,工作臂1下方安装有带有马达直连驱动的行走系统14,工作臂1后侧设置有放置发动机系统的中车架5,中车架5与行走系统14之间通过螺栓实现连接,中车架5与前车架铰接处设置有第一回转支承,两个伸缩油缸分别铰接在伸缩外筒和回转座两侧,回转座下方设置有第二回转支承,第二回转支承包括马达和蜗轮蜗杆,中车架5中心处布置有柴油发动机11,柴油发动机11左侧设置有动力燃油箱12,柴油发动机11右侧设置有液压系统油箱13,中车架5上方安装有保护发动机系统的罩板部4,通过在中车架5上设置罩板部4,使得在使用时罩板部4可对发动机系统起到保护作用,有效防止发动机系统发生损坏,增加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中车架5后侧设置有驾驶室8,驾驶室8前方设置有带有方向机的行走控制系统6,驾驶室8后方设置有带有多功能电控手柄的安全座椅9,且通过在安全座椅9上设计多功能电控手柄,使得该设备在驾驶时舒适度更高,安全座椅9左侧设置有消防灭火系统7,安全座椅9右侧设置有带有水箱的冷却水循环系统10,通过工作臂1的设计,工作臂1为一种具备特殊结构的液压驱动的万向节,连接破碎锤和伸缩内筒,当设备在移动时可通过行走系统14完成驱动,通过将柴油发动机11布置在整车中间位置,动力燃油箱12和液压系统油箱13分别布置在柴油发动机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撬毛台车,包括工作臂(1),所述工作臂(1)包括万向节、破碎锤、伸缩油缸、伸缩内筒和伸缩外筒,所述破碎锤内部设置有喷水装置,所述伸缩内筒和伸缩外筒通过伸缩油缸连接,所述伸缩油缸安装在伸缩内筒中,所述伸缩外筒一侧铰接有回转座,所述工作臂(1)下方设置有前车架(2),所述工作臂(1)下方安装有带有马达直连驱动的行走系统(14),所述工作臂(1)一侧设置有放置发动机系统的中车架(5),所述中车架(5)中心处布置有柴油发动机(11),所述柴油发动机(11)左侧设置有动力燃油箱(12),所述柴油发动机(11)右侧设置有液压系统油箱(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撬毛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2)前方铰接有推土铲,所述前车架(2)与推土铲间铰接有直线油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撬毛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车架(5)与行走系统(14)之间通过螺栓实现连接,所述中车架(5)与前车架(2)铰接处设置有第一回转支承。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海波徐嘉麟李岩王浩权董浩王鑫宇李浩曹韦韦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鑫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