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中转式储能电站的电能量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0139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中转式储能电站的电能量计算方法,所述储能电站变压器的高压侧接入电网,储能电站变压器的中压侧接入用户,储能电站变压器的低压侧与储能电池连接,储能电站变压器的高压侧设置有计量点T1,中压侧设置有计量点T2,低压侧设置有计量点T3,电网侧设置有计量点T4,中转式储能电站的电能量计算方法采用累计式计费方法。该方法解决了中转式储能电站的计量计费问题。储能电站的计量计费问题。储能电站的计量计费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中转式储能电站的电能量计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电站计量计费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中转式储能电站的电能量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转式储能电站是通过电化学电池或电磁能量存储介质进行可循环电能存储、转换及释放的设备系统。
[0003]中转式储能电站主要用于调节峰谷用电问题。储能电站可以对电力进行存储,在需要的时候释放,能够有效解决电力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平衡。储能电通过发电端稳定发电设备输出,调节峰谷负荷,提高利用效率;通过配电端减少配电网容量需求,减缓电网阻塞,延缓配电网升级压力;通过用电端利用峰谷电价合理分配用电。
[0004]中转式储能站跨接两个电压等级网络,且同时连接电网、用户变和储能电池。该储能站高压侧连接电网,中压侧连接用户,低压侧连接储能电池。目前电网单独与储能电站、或者发电厂或者用户站的计费方式均通过电度表采集电量信息,然后通过电量采集终端将信息上送至国家电网营销中心统计,按月度计算费用并与用户结算。电网的传统计费模式是采用累积式计费方式,即一个周期(一般按月为周期)统计一次上网和下网的总电能量。
[0005]按照规定,除国家电网外的第三方例如储能电站不能向用户私自售卖电,因此,在中转式储能电站中,如果用户的电能量全部或者部分来源于储能电站时,而且用户的电费又需要向国家电网缴纳时,就会存在国家电费无法对其进行计量计费的问题。而目前尚无针对中转式储能电站的计费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中转式储能电站的电能量计算方法,解决了中转式储能电站计量计费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适用于中转式储能电站的电能量计算方法,所述储能电站变压器的高压侧接入电网,储能电站变压器的中压侧接入用户,储能电站变压器的低压侧与储能电池连接,储能电站变压器的高压侧设置有计量点T1,中压侧设置有计量点T2,低压侧设置有计量点T3,电网侧设置有计量点T4,中转式储能电站的电能量计算方法采用累计式计费方法,
[0009]储能电站在累计期间与电网结算的上网的电能量∑P
储能上网
为:
[0010]∑P
储能上网
=∑P
3反

∑P
储能变上损
[0011]或者∑P
储能上网
=∑P
3反

∑P
储能变上损

∑P
储能线上损
[0012]其中,∑P
3反
为T3计量点计量得出的储能电站的储能电池在累计期间累计向电网输送的电能量;∑P
储能变上损
为储能电站上网时变压器在累计期间累计损耗的电能量;∑P
储能线上损
为储能电站上网时线路在累计期间累计损耗的电能量;
[0013]储能电站在累计期间与电网结算的下网的电能量∑P
储能下网
为:
[0014]∑P
储能下网
=∑P
3正
+∑P
储能变下损
[0015]或者∑P
储能下网
=∑P
3正
+∑P
储能变下损
+∑P
储能线下损
[0016]其中,∑P
3正
为T3计量点计量得出的累计期间电网向储能电站的储能电池累计输送的电能量;∑P
储能变下损
为储能电站下网时变压器在累计期间累计损耗的电能量;∑P
储能线下损
为储能电站下网时线路在累计期间累计损耗的电能量;
[0017]用户需要向电网付费的电能量为:
[0018]P
用户
=P
2正
+∑P
用户变损
[0019]或者∑P
用户
=∑P
2正
+∑P
用户变损
+∑P
用户线损
[0020]其中,∑P
2正
为T2计量点计量得出的累计期间累计输入用户变的电能量;∑P
用户变损
为累计期间用户需要承担的变压器损耗的电能量;∑P
用户线损
为累计期间用户需要承担的线路损耗的电能量。
[0021]当线路由电网建设,则线损归电网负责,
[0022]储能电站在累计期间与电网结算的上网的电能量∑P
储能上网
为:
[0023]∑P
储能上网
=∑P
3反

∑P
储能变上损
[0024]储能电站在累计期间与电网结算的下网的电能量∑P
储能下网
为:
[0025]∑P
储能下网
=∑P
3正
+∑P
储能变下损
[0026]用户需要向电网付费的电能量为:
[0027]P
用户
=P
2正
+∑P
用户变损

[0028]当线路由非电网方建设,则线损归用户负责,
[0029]储能电站在累计期间与电网结算的上网的电能量∑P
储能上网
为:
[0030]∑P
储能上网
=∑P
3反

∑P
储能变上损

∑P
储能线上损
[0031]储能电站在累计期间与电网结算的下网的电能量∑P
储能下网
为:
[0032]∑P
储能下网
=∑P
3正
+∑P
储能变下损
+∑P
储能线下损
[0033]用户需要向电网付费的电能量为:
[0034]∑P
用户
=∑P
2正
+∑P
用户变损
+∑P
用户线损

[0035]其中,
[0036]∑P
储能变上损
=∑P
总变损
×
P
储能变上损%
[0037]∑P
储能变下损
=∑P
总变损
×
P
储能变下损%
[0038]累计期间的变压器损耗的总电能量∑P
总变损
为:
[0039]∑P
总变损
=(∑P
3反

∑P
1正
)+(∑P
1反

∑P
3正
)

∑P
2正
[0040]∑P
1正
为T1计量点计量得出的储能电站的储能电池在累计期间累计向电网输送的电能量;∑P
1反
为T1计量点计量得出的累计期间电网向储能电站累计输送的电能量;∑P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中转式储能电站的电能量计算方法,所述储能电站变压器的高压侧接入电网,储能电站变压器的中压侧接入用户,储能电站变压器的低压侧与储能电池连接,其特征在于,储能电站变压器的高压侧设置有计量点T1,中压侧设置有计量点T2,低压侧设置有计量点T3,电网侧设置有计量点T4,中转式储能电站的电能量计算方法采用累计式计费方法,储能电站在累计期间与电网结算的上网的电能量∑P
储能上网
为:∑P
储能上网
=∑P
3反

∑P
储能变上损
或者∑P
储能上网
=∑P
3反

∑P
储能变上损

∑P
储能线上损
其中,∑P
3反
为T3计量点计量得出的储能电站的储能电池在累计期间累计向电网输送的电能量;∑P
储能变上损
为储能电站上网时变压器在累计期间累计损耗的电能量;∑P
储能线上损
为储能电站上网时线路在累计期间累计损耗的电能量;储能电站在累计期间与电网结算的下网的电能量∑P
储能下网
为:∑P
储能下网
=∑P
3正
+∑P
储能变下损
或者∑P
储能下网
=∑P
3正
+∑P
储能变下损
+∑P
储能线下损
其中,∑P
3正
为T3计量点计量得出的累计期间电网向储能电站的储能电池累计输送的电能量;∑P
储能变下损
为储能电站下网时变压器在累计期间累计损耗的电能量;∑P
储能线下损
为储能电站下网时线路在累计期间累计损耗的电能量;用户需要向电网付费的电能量为:P
用户
=P
2正
+∑P
用户变损
或者∑P
用户
=∑P
2正
+∑P
用户变损
+∑P
用户线损
其中,∑P
2正
为T2计量点计量得出的累计期间累计输入用户变的电能量;∑P
用户变损
为累计期间用户需要承担的变压器损耗的电能量;∑P
用户线损
为累计期间用户需要承担的线路损耗的电能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中转式储能电站的电能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线路由电网建设,则线损归电网负责,储能电站在累计期间与电网结算的上网的电能量∑P
储能上网
为:∑P
储能上网
=∑P
3反

∑P
储能变上损
储能电站在累计期间与电网结算的下网的电能量∑P
储能下网
为:∑P
储能下网
=∑P
3正
+∑P
储能变下损
用户需要向电网付费的电能量为:P
用户
=P
2正
+∑P
用户变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中转式储能电站的电能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线路由非电网方建设,则线损归用户负责,储能电站在累计期间与电网结算的上网的电能量∑P
储能上网
为:∑P
储能上网
=∑P
3反

∑P
储能变上损

∑P
储能线上损
储能电站在累计期间与电网结算的下网的电能量∑P
储能下网
为:∑P
储能下网
=∑P
3正
+∑P
储能变下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逍旻黄卫平黄俊昆张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